:
某女士在玉田供销大卖部糖果摊位前将坤包掉在地上,随后,一位男青年捡起放在了摊位角上,被一位女士拿走。此事在玉田吧和玉田论坛将事情经过和视频披露后,网友开始人肉搜索,一时沸反盈天,好不热闹。有的担心侵犯捡包人的权利,但是,也有人认为:如果适当加以引导,网络有可能成长为道德和法律生长的一片沃土,有利于增强玉田网民道德和法律观念。
道德是有关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文明与野蛮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归根结底她是由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并由社会舆论和人们信念保证实现的。
法与道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有共同的本质,都担负着确立和维护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使命,在基本原则上也有诸多一致之处。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它们都有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功能,是指引、评价人们行为的尺度。
在过去乡土熟人社会中,道德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规范作用,因为人们都相互熟悉,一个人如果做了违反道德的事,就会受到大家的集体排斥。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逐渐演变成了一个陌生人社会,对做了不道德的事儿而受到熟人谴责的担心大大减少了,这构成了道德失序的一个重要诱因,几乎每个人都深受其害。没有面子的制约,人性弱点无限制释放。
现在,失主发帖恳切陈词此事,在本质上和一个受害的妇女向邻居倾诉并没有什么两样。人类在网络技术上的进步,再次把陌生人社会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熟人社会,同时也复制了过去熟人社会的游戏规则。这就对道德和法律秩序的重建,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必将对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有些匿名网民可能有过激言行,如果处置不当,会涉嫌侵犯公民的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但是,网络的舆论,使那些原本肆无忌惮的行为开始有所忌惮。总体看,利大于弊。网民也会在实践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精神境界得到提高,价值观得到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