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370|回复: 5

王雪松:少林言轻门主要传人肖俊英【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2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少林言轻门主要传人肖俊英


作者:王雪松

来源:雪松习武堂

                                                        
    此文刊于09年《武魂》杂志第七期



     原唐山市武术协会理事、玉田县第二届政协委员、已故武术名家肖俊英先生(1916---1988)玉田县窝洛沽镇大肖庄人,幼年丧父,由母抚育成人。为人豪爽,深明大义,救人之急,排难解纷,事母孝、交友信、取与廉、爱民族、爱国家,因之已满乡里,为人称道。
    自少年时代起,肖俊英便拜在武林名家盖京东——肖四爷(肖四爷名允文,字焕章)门下,潜心学艺,刻苦练功,在武术理论及实践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了肖四爷的得意门人之一,在冀东一带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
    四十年代初期,正值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危亡时刻,年仅二十多岁的肖俊英先生即毅然投身于抗日斗争之中。起初在家乡一带从事抗日游击,后转入华北军区禁烟局,管理肃毒、收缴毒品工作。
1946—1947年,奉命将解放区所收缴的毒品秘密运往国统区,换取武器弹药,以补给和支援人民子弟兵的解放事业。
    全国解放初期,随解放大军南下,在华北军区住广州办事处从事军需供应工作。1953年以后,由于家中迭遭不幸:首先是母亲辞世,继而夫人病故,抛下子女四人,孤零无依,无人照料。不得已而返乡务农,维持家庭生计,抚育照料子女,过着既当父又做母的拮据困厄的生活,直至男婚女嫁,各自成家立业。
建国后的四十余年间,肖俊英先生有机会结识了各地武术界的朋友,研究武术理论,切磋交流现代的与传统的武术技法,以充实自己之所学;并为培养冀东各县有志于武术研习的青少年一代,热情传艺、不遗余力、毫无保留、有求必应,而付出了大量心血。冀东武术桃李,多出于其门下。
    唐山地区在河北省农民运动会武术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其中不乏肖俊英先生的功绩和努力。肖俊英先生,多次在省市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其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不但获得了众人好评,而且受到武术界同仁的尊崇与爱戴。肖俊英先生晚年广交朋友,不论是武术界的还是社会上的,都有他的知音。他常说:“我一生崇敬正直朴实,恬淡自然,身怀一技之长的人。我国近代著名书画家、(原)唐山市政协委员蒋雨浓先生;唐山市无党派爱国人士、(原)市政协委员刘达威;唐山市武术界知名人士冯清荣等人皆是我的知己莫逆,我终生珍惜这些真诚的友谊”。
    肖俊英先生为人乐观、豁达、坚强。在困难面前从不低头,是生活磨练了他穷且益坚和强韧不拔的性格。他的武术技艺系名家传授,造诣较深,功底深厚,但从不自傲和褒贬他人,立主排除门户偏见,对武术界中的形意、太极、八卦等各家之长,无不虚心学习吸取,将其融为己身,以补己之不足,充实提高自己武学技艺,体现了他“活到老学到老,能容百家之长于己身”的不断进取与广阔之胸襟。
     肖俊英先生,师承武林言轻门名家肖四爷,在理论与实践上传承、发展了肖四爷的传统武术技艺,简略列举如下:
     一、言轻三铁(又称言轻三绝)即:铁裆、铁顶(也称铁头)铁掌。
     铁裆:练裆功的五字秘诀是操、打、坠、揉、捻外附以药功、烤功,方能使裆功收炉火纯青之效。烤功自肖四爷逝世后,其练功方法几乎失传,但肖俊英一直坚持不辍,故其铁档功高人一筹。
铁顶:练习铁顶功有三个步骤,即操、贯气、拍打(铁尺击顶)。肖俊英一生坚持苦练,以其超人的毅力,打下了坚实的功底,并毫不保留的传给了下一代喜武之青年。
     铁掌:练功者通过调息调气的内功修炼到拍打铁砂、抓砂等苦练步骤(统称操手),再经过药洗,如此反复坚持习练,历铁杵磨针、水滴石穿之功,则手掌坚硬如铁,为武林百花园中一朵奇葩。
     二、继承和发展了肖四爷的黑虎拳:肖四爷生前以善打黑虎拳著称于世。肖四爷的黑虎拳是祖国武术界言轻门中的传统拳术技法,而肖俊英先生在传统黑虎拳的基础上,融合轻、灵、巧、捷的优美动作,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这种在前人遗产之上的创新、发展,堪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备受武术界的赞赏。
     四路金刚拳:亦属肖俊英先生师承肖四爷的一项精湛的拳法。所谓四路金刚拳,是流传久远的古老拳种,他起源于宋末元初。分别为:一路猛金刚(出手勇猛威扬)、二路醉金刚(姿势如醉如痴)、三路文金刚(形似温文尔雅)、四路呆金刚(取其大智若愚之态)。此拳套路,跌宕起伏,招式变化万千,夺通神造化之妙。肖四爷逝世后,除肖俊英先生外,再无他人能全面继承(因现传世的仅有一路大金刚拳,其余三路基本失传,甚是可惜),堪称只此一家。
    滚迭(又作“叠”)手:是言轻门的拿手绝技项目,系升华散手的一部分,亦为肖俊英先生师承肖四爷的一手绝活。他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之上,又多有创新,强调不同对手运用不同的招式应变,随时随地灵活多变,避对手之正锋,出奇制胜,摆脱了肖四爷生前所主的“一力降十会”的老观点,掌握了“以巧破千钧”的新技击手法。

    三、大杆子:在古代兵器中,大杆子是大枪的通称。在古战场之上,大枪为百兵之祖,远古时期作战,尚不知使用兵刃。据古书记载,黄帝战蚩尤于野,相持不下,黄帝以折竹为兵器,大败蚩尤,从此人类始知以武器作战,大杆子(大枪)就是由黄帝折竹演进而来。大杆子一旦掌握纯属,有点油之功,戳蝇之效,其准确度相当的高。据说有一次,肖俊英先生在一座用芦苇搭成的临时戏台之上耍大杆子,戏台高度不过一丈五尺,而他手舞一丈二尺的大杆子,左旋右转,上下翻飞,柔如银蛇吐信,刚似猛虎拦尾,大杆子尖部上不挨棚顶,杆子根部下不沾台板,沿台练了几趟,顿时台下掀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此外,肖俊英先生师承了肖四爷的三套梨花大枪,亦有与众不同的高水平,即杨家枪其套路大披大挂;罗家枪以缠、绵、滑、滚为主要手法;姜家枪:以沾、连、绵、随为其主要特征。
    四、万胜双刀:夙为肖俊英先生所擅长之器械,不同于一般刀法之处在于:此刀套路结构严谨、招法变化多端、技法全面、动作潇洒飘逸等特点。每当表演与比赛之际,不论是行家里手还是看热闹的观众,都有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深受广大群众之喜爱,武术同道之称颂。
    五、一项未能实现的设想,肖俊英先生生前多次提及自己有一项光辉的设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要抓紧研习外国的武术功夫及其成果为我之所用。例如日本的剑道、战刀术、西洋的拳击、泰国拳等。从而达到“洋为中用”丰富我国术技法的目的。然而他的壮志未酬即于1988年10月26日与世长辞,成为武术界的一大憾事。
    肖俊英先生虽然去世了,但素以武术之乡著称的肖家庄,经玉田县文体局倡导,热心于武术运动的肖树福、肖秉桐、李连俊、肖廷杰(为肖俊英之子)等,为继承和发展言轻门武术文化遗产,都在不懈的努力,耐心培养着后人。
    此文在整理过程中,肖俊英先生之子肖廷杰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与指导,在此对肖廷杰老师深表谢意。

                                                                         王雪松

                                                                 2009年7月21日
发表于 2010-2-22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小菜一碟


    致敬。
发表于 2010-2-22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2-22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高手
发表于 2010-2-22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2-24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