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源头远不是那么清晰
作者:苏三
来源:苏三的新浪博客
时间:2010-02-08
昨天看到以下这篇文章,一看之下觉得有些别扭。和一个专业人士谈,感觉差不多。
“中原是汉人发源地”的说法应该大致不错。但这个民族概念实际上是2千年前汉朝之后才有的,不应该溯及汉朝之前。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不应该理解为“中原是中国人的发源地”。仔细想来,一般意义上的“汉人”与“中国人”还是有一些差异的。先不说那些明显的有异于汉族的民族,比如羌人,他们可能是最古老的中国人,几乎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根,但现在我们竟然将羌族单列为一个民族,他们与汉族就分属两个不同的民族!这就形成了一个荒诞的事实:最古老的“中国人”主体竟然不是汉族。(《汉字起源新解》一书部分章节涉及这个问题)
从以上这个差异也可以看出,古代与现代的“中国人”主体是差异很大的。羌人主要生活在黄河上游,在中国的西北,如甘肃、陕西等地是最稠密的羌人聚居地,后来很多羌人流入四川等西部地区;时间上羌人主要活跃于3000年前左右的商、周时期。汉人明显位于黄河中下游与部分淮河流域地区,时间则是在2000年之后;今天的汉人尽管分布很广,但主要还是东部地区。汉羌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重叠替代关系,但也不是全面的覆盖。所以,现在要讨论中国的主体民族,就要把中国人、羌人、中原人、汉人的时间、地理给搞清楚,然后才能说存在或有无的问题,“纯粹”就更不是个容易谈清楚的问题。我开头说的看那条新闻别扭的原因就在这里,生物科学家没有区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其结果可想而知。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我个人的兴趣以及实质工作,越来越偏向于历史,但仅只是一种探索问题的方式而已,权且看作是一个专业吧。当然由于我的关注重点在于史前史,所以这个“历史”与一般概念的历史研究又是不一样的,其中文献的作用明显降低,但却转而严重依赖于考古和其他非常手段。有些行业似乎与历史有关,但我却看到其实真的是“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里的人,对于某些问题的敏感度与认识角度会有很大的偏差。上面这个生命科学的研究者尽管研究的问题涉及历史,但明显很不“历史”,没有梳理清楚基本的历史问题就去谈问题。当然,我自己也整天都在说“外行话”,因为涉及的行业没有一个是我的专业,所以就会说不准确,甚至漏洞百出。我相信他的部分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只是需要专业的指导会更有意义。所以,我想到一个近年来很时髦的一个词汇:跨学科。现在许多学科都需要跨学科完成,一个专业内的知识不够用,集合起来才有意义、才会少出错误。
我近一年来与一些搞生命科学的人在一起探讨一些课题,接触时间长了,对于类似的问题会看得更真切,确实不同行业的人对他人的知识领域会有欠缺。以前我认为DNA研究的人应该对于历史知识非常熟悉,尤其是一些以DNA来探索人类迁徙的,就更是有如此的奢望。后来我不再如此看问题。例如,一个上海搞生命科学的年轻人,李辉,他似乎不太同意我的观点,数次说到我的想象过于大胆。其中有一次看他的言论是,古代交通不便,中国人怎么可以随意就迁徙得那样遥远。我直接想到的是,他用自己的试验数据证明了中国人是从西南进入中国的,怎么轮到我说西亚方向的人进入中国就更加困难了呢?或许他要说,他使用的尺度是万年,但我用的尺度是千年与百年,难度这之间有特别的不同吗?难道距离现代越近迁徙就越困难了吗?没有啊。我猜想,他可能潜在地将人类分为文明之前的,与文明之后的。他研究的阶段归于文明之前,所以人类怎么迁徙都是容易的,而我研究的阶段是文明之后的,就困难了。
一定程度上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记得他似乎有一句话,说,迁徙几千里那是容易的吗?我的回答是:容易。
首先,我所谓的自由迁徙时间尺度非常大,千年百年,是一种积累;然后,这个迁徙也是有时间界限的,春秋时期大约是原始自由迁徙终止的一个阶段,其实在“三代”之初这个原始自由迁徙就已经开始减缓,否则炎黄与蚩尤之间也不会打仗了;最后一个障碍是,即便在三代时期,大多数生活在远东地区的人们也是不穿衣服的,人们依然过着非常原始的生活,他们搬家的时候不用考虑任何财产负担,没有电视机,没有财宝,所谓迁徙不过是逐水而居,开步走就是了。
还原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历史研究者必须要设身处地地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下去考虑问题,这就要求你彻底放下今天的一切,“四大皆空”,这实际上是个职业强制训练,不是谁随便就可以做到的。假如你不能这样,你可能就会如生物学家一样想:几千年前古人搬家是那么容易的吗?几千里地冰箱怎么办?洗衣机怎么办?我使用了一种原始的方法来“设身处地”,那就是尽量减少与现实现代社会的实际联系,用减少外部刺激的单纯场景来积累那种感觉。有几年的时间,我故意设置了这样的屏蔽环境,我认为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继续说DNA 专家的“别扭”。专家说:“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何以见得这些西周统治者就是“汉族”呢?我说他们是哈萨克人可不可以?我当然是随便说的。我的意思是,因为我是个“西来说”的支持者,而西来说者认为曾经有大批的外来人进入中原,其中一个理论就是推测这些带来文明的人是殖民者与统治者,他们的人种与当地人并不一定是同类。所以如此肯定西周肯定属于汉族的专家肯定心里装的是“中国文明独立起源论”。而且,即便是独立起源者,如此说话也不准确,因为周朝时期还没有“汉人”概念呢,那是1千年之后的事情了,当时与周王室联姻的“羌人”起码至今都不是“汉人”,何以见得这些羌人的姻亲就一定“属于汉人”了呢?
我自己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的某一个西部的少数民族更可能是周王室的更近同根,而汉人不过是汉朝之后生活于中原地区人们的一个文化归类而已。用DNA如此去追根求源我觉得不太科学。中国历史源头的东西远没有搞清楚呢,假如不是以假设的警惕态度去看待史前史,就会误入歧途、继续出现更多问题.
但总体我很同意“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的这个说法。所以“漏洞百出”其实也并不影响得出一些正确有益的结论。不同行业的人必须一定程度上要谅解他人的问题,否则你只能整天“别扭”了。别扭太多了,看谁都不顺眼,甚至与整个社会无法妥协共存,那就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