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浩 江韵清 江震寰:一家出了三位革命者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政务网
时间:2006年11月24日
江浩(1880-1931)是江韵清(女)(1901-1974)、江震寰(1904-1927)之父,出生在河北玉田县北刘家桥村地主家庭。江浩为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一生,毛泽东曾称赞他“是一位象松柏那样长青的革命元老。”韵清、震寰受父亲影响,青年时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韵清成为中国早期妇女运动北方领导人之一,震寰则成为共青团天津地委早期领导成员。 江浩,原名江文浩,字注源、著源、著元、竹源,清末拨州秀才。光绪三十四年(1908)东渡日本自费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在日本东京结识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率先剪掉象征大清朝顺民的辫子,而被人称为“疯子”、“秃子”。 宣统二年(1910),江浩回国。在遵化省立第五中学任学监期间,积极向学生传播反清思想,秘密组织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江浩去职赴天津,与李锡九(字立三,又名永声)等人在法租界天增里29号建立同盟会北方支部,先后参与策动了深州起义、天津起义。民国元年(1912),江浩当选为直隶省议员,次年,又被选为国会参议院候补议员。 民国初期,袁世凯急于复辟封建帝制,加强独裁统治。4年,江浩因反袁被通缉,不得不出走各地宣传革命。民国5年,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国会,江浩为国会议员,并出席国会。同年开始,江浩在“教育救国”的思想指导下,在家乡创办了农民业余学校、女子小学、读报社和息讼会,又斗智苦农民进行启蒙教育,为后来玉田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播下了火种。 民国6年,段祺瑞执掌政权后,拒绝《临时约法》,江浩追随孙中山高举**大旗,与大批议员南下广东,民国7年通电全国“**救国,矢志不渝”。次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江浩与广州的国会议员发表通电,要求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严惩卖国喊,“呗谢天下”。 民国9年江浩回到北京,在李大钊的帮助下,世界观得到根本改变,时年,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共早期党员。正如他后来追忆:“摸索了十多年呀!直到俄国十月革命后,我才懂得,只有马列主义,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啊!”。入党后,继续以议员合法身份从事革命活动,把当议员每月收入的400元银币,大部分交给党,做活动经费,而个人和家庭生活仍很清苦。民国10年,江浩到保定育德中学任学监并授修身课,常集中12个班几百名学生讲大课,以人生观为题,宣传民主、科学和社会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积极赞助学生各种进步社团活动。 民国11年,江浩回北京,在国会上大力宣传“劳工神圣”思想。“二七”惨案后,江浩与进步议员愤怒抨击军阀屠杀工人的罪行,要求释放被捕工人,抚恤死难工人家属。民国12年,曹馄贿选总统,以委任县知事和比其他议员多几倍的价码收买江浩,江浩愤怒至极,大声呼喊:“只有管铜子叫爸爸的人才选他(曹馄)!”继之与180余名议员愤然离京南下,发表《离京宣言》,抵制曹馄贿选阴谋。 江韵清,幼年曾随父在北京读小学,后入县完小首届女子班学习。江浩每次探家都向子女讲反封建、贫富差别原因、妇女解放等浅显的革命道理。因此,“五四”运动爆发,正上高小的江韵清便积极投入,因在县城庙会演讲,被学校记大过1次。是年,江韵清高小毕业,赴上海爱国女子学校体育专科学习。正在上海工作的江浩时常鼓励她经受斗争锻炼,并介绍她读马列主义书籍。民国9年,江韵清毕业到天津女师附小当了教员。与邓颖超等结识,参加学生及妇女运动。 民国13年,江浩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回天津,与于方舟、李锡九共创中共天津地方执行委员会和国民党直隶省党部。江韵清根据父亲的要求,在法租界36号路普爱里租了1所既秘密、交通又极方便的房子作为党的秘密机关。同时,江浩把家眷接来掩护工作。为了不暴露目标,江浩很少请客赴宴,从不带家眷到公共游乐场所。家里布置十分简朴,书架上不放任何被查禁的书刊,以防不测。同年,江韵清经于方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邓颖超一起负责领导妇女工作。此时,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应邀北上,准备召开国会,结束军阀统治。江浩以国民党直隶省党部名义联络30多个团体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欢送活动。此间,江韵清协助江浩、邓颖超等做了大量工作,并与邓颖超等发起组织了天津妇女国民会议促成会。 民国14年1月3日,天津国民会议促成会成立,江浩当选为总务委员。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浩又被选为常务委员。孙中山病逝后,江浩立即领导筹备在天津召开追悼大会。4月18日在十多万人的追悼大会上担任主席,广泛宣传孙中山的伟大功绩和新三民主义。“五卅”运动爆发后,江浩与邓颖超等立即组织天津各界人民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罢工等活动,天津成为全国反帝斗争的有力战场。为此,江浩遭追捕,不得不回家乡工作。他在家乡创建了国民党玉田县党部,亲自指导建起了中共玉田县第一个党支部。同时组织了玉田各界3000多人参加的声援“五卅”运动反帝大游行。8~9月,江浩受中共北方区委派遣,到张家口领导斗争。在农村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建立了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民国15年江浩在广州出席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央候补监察委员。会后回天津不久,奉系军阀卷土重来,江浩再次赴张家口,帮助建立了国民党察哈尔省党部。同年夏,江浩奉调前往国民党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工作。时值蒋介石制造了反共“整理党务案”,江浩与国民党右派进行了坚决斗争。断然与参加反共的“西山会议派”挚友张继绝交。 江韵清在此时期,一直战斗在天津。民国14年至15年底,邓颖超去广州工作,江韵清接任中共天津地委妇女部长。14年3月8日江韵清主持了天津庆视“三八”妇女节大会,还把8岁的妹妹江汰清带到会上代表小学生发言。3月22日江韵清带领妇女界参加追悼孙中山大会,代表各界向孙中山像献了花圈。4月29日当选为全国各界妇女联合会委员。5月1日带领妇女团体参加“国际劳动节”飞行集会。4日率妇女参加“五四”运动纪念大会。6月率妇女团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游行集会,声援“五卅”运动。民国15年带领妇女先后参加了1月21日的纪念列宁大会,主持“三八”妇女节大会、孙中山逝世一周年大会。后天津革命形势转入低潮,年底江韵清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江震寰,化名遵三。毕业于直隶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天津上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共党员。民国13年,由中共北方区委保送入黄埔军校学习。肆业后,入苏联东方大学。民国14年回天津以扶轮小学教员公开身份任共青团天津地委组织部长、国民党天津市党部常委。民国15年11月23日,奉系军阀椿玉瑛勾结英帝国主义工部局包围张庄大桥义庆里40号国民党天津市党部机关,以“组织党部、宣传赤化、阴谋暴动”罪名,逮捕了正在开会的江震寰等15人。江浩闻讯,立即向国民党中央申请营救费,命王积衡从广州返津营救,并特别嘱咐“不要偏重营救震寰一人,要照顾全案”。 民国16年元旦,江浩想起被押的爱子、远在异国的女儿,更加怀念临终时未能见面的妻子刘玉莲,写下了一首七言诗:
春风莫事袭寒寝,病骨支离忆故人,
叹尔仓途何缭渺,怜卿身世太艰辛;
流离孤子增义愤,抚看儿女更忧心,
徘徊乔舍过元旦,日月窥窗夕又晨。 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第六天,楮玉璞将震寰等15人杀害。临刑前,烈士沿途高呼“本人万岁”等口号,昂首挺胸,拒不跪伏受刑,震寰连中3弹,英勇就义,市民为之感泣。江浩闻爱子遇难,悲痛欲绝,但亦感自豪。民国16年,江浩被任命为革命军事裁判所所长,负责镇压反革命工作,他不顾同乡亲属关系,按规定惩处了吴佩孚师长刘玉春。“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江浩毅然同毛泽东、宋庆龄等22人以国民党中央委员名义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号召全国人民“与一切假冒本党革命名义者坚决斗争!”为此,汪精卫以国民党中央名义,宣布开除江浩党籍,并下令通缉。时,中共中央派江浩任两湖特委书记。 民国17年,江浩被分配到莫斯科中山大学老干部班学习。与徐特立、董必武、何叔衡等老革命家同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因而受到严重打击。毕业回国途中,因患严重的心门漏血症,只得留海参葳疗养,疗养期间在海参葳一所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民国20年因心门漏血病复发,逝世于海参殿。江浩逝世后,党为其举行了隆重葬礼,遗体安葬在海参葳郊外山丘上。全国解放后,冀东烈士陵园为其立碑,以志其业绩。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为江震寰等烈士立碑,以示纪念。 民国17年,江韵清由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回国。次年到天津从事地下工作。后到古冶赵各庄开漆小学任教,未能与党组织接上关系。江韵清虽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仍为党工作。民国19年,因隐蔽丰润车轴山中学校长共产党员董志良1家人被捕关押4个月,经营救和证据不足而获释。后在北平等地多次寻找党组织,但终未如愿。抗日战争爆发后,江韵清主动与冀东抗日大暴动领导人鲍子菁取得联系。后暴动失败,鲍子菁等便到天津在江韵清丈夫经营的小工厂隐蔽下来,直到民国29年中共党组织派人接鲍等重返抗日战场。后江韵清家成为敌战区抗日堡垒,她与丈夫掩护抗日人员出入天津,代购军用物资和输送爱国青年去冀东抗战。民国34年江韵清还把江震寰遗子江宏烈和15岁的大儿子张世平送上抗日前线。 抗日战争胜利后,江韵清夫妇重新得到中共党组织信任,继续负责秘密联络和掩护进城干部,她家仍做秘密工作点。此外,还由其丈夫出面以民办名义主办了地下党报纸一一《中国新闻》。民国38年天津解放后,江韵清又做了一名小学教员,后调至天津人民图书馆工作。 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中,江韵清又把18岁的二儿子张世俊和15岁的小儿子张世杰送到部队参了军。1960年她被调到天津对外友协机关任副秘书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遭林彪、“四人帮”迫害,被关“牛棚”、“审查”,1974年9月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