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013|回复: 3

初访古人种玉处【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4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初访古人种玉处

作者:sunmoon
来源:玉田信息港论坛


    二月八日下午,约友一同登麻山。
    我对玉田的人文历史知之甚少,但有一个认识却是根深蒂固的——麻山是玉田非常重要的一座山。这座流传着的阳伯雍种玉传说的小山,造就了一个县城的名字,我想麻山应该是玉田最具灵气的一座山吧。

    麻山寺座落在麻上脚下,流览过许多次,而与其近在咫尺的位于山顶的那座书有“古人种玉处”的石碑,却是从未亲见。我曾多次联想,那次几百年来傲立于山巅的石碑,经历过多少磨难,又见证过多少次历史的变迁呢?麻山种玉处,是我梦中曾到过的地方,而今天我要真正地走近它。
    麻山并不高,沿着本来没有路到如今也只能勉强称之为路的有些陡的小路,向上爬,一刻钟的样子就到了山顶,山顶有一片平地,书有“古人种玉处”的石碑就屹立于此。“古人种玉处”远没有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介绍玉田的图片那么漂亮,也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伟岸,在这并不丰茂的山上,它孤零零地矗立着。山顶,满地的垃圾与杂草,似乎想要与这石碑上的千疮百孔“相应成趣
    走来二位老人,一位八十一岁,另一位六十一岁。二老见我们凝神注目着石碑,便主动聊络起来,与我们讲阳伯雍种玉的传说,讲小时候去麻山寺游玩、嬉戏的场景,讲麻山寺如何遭遇破坏...... 他们的眼前似乎在播放着当年的电影,时光已去,我看到了他们眼神的深处是感慨,是怀念,是无奈。
    我走近古碑,找寻属于它的历史的蛛丝马迹。 “古人处玉处”这几个大字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这个碑是为何而立。仔细观察,“乾隆三年四月……魏德茂重建……”这些字迹也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历史与变迁。然而,与之不协调的是,人们似乎喜欢在一些名胜古迹上表达自己爱的誓言——“我爱李冬英”几个又大又脏的字充斥在石碑上最醒目的位置,那么的刺眼与滑稽。
    据二位老人讲,此碑立于清雍正年间,重修于乾隆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因要破“四旧”而被拆除,现在所立石碑是后来(具体时间未做了解)县文化馆找来的坦克将原已经破损并残缺的石碑运到山上再用其他石头拼合而成,古人种玉人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而在这里游玩的人们还在肆意地践踏着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遗产,“古人种玉处”何时再恢复它往日的风采?
    回家路上,问友人,当初人们为什么要拆掉它呢,如果能够完好的保存下来,将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文物。友答,当时,人们都认为拆掉它是正确的。无语……
    玉田,因古人种玉而得名,古人种玉处在麻山,麻山顶上立有一块古人种玉处的石碑。这碑会不会重建?不知道,只希望我们都用行动去爱护它,保护它,这是玉田的标志。

2009年2月9日记流水帐于家中





PS:本人对麻山种玉的传说了解甚少,张树云先生所著的《玉田说古》有着详细的记载,也请大家把所了解的麻山、古人种玉的传说发出来与大家共享。
发表于 2010-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2-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匿名  发表于 2010-11-13 10:25 | 来自河北
回复 3# 若兰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