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278|回复: 2

[原创]粘饽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粘饽饽


    大清早的,乡下的老母便打来电话说:快到腊月了,家里的粘饽饽又蒸好了,今天正好有人进城,顺便捎带些给你们送去。
    我一听,心里一震:可不是吗,又快到腊月了,儿时的农村,只要进入冬月,家家户户都要蒸上许多的粘饽饽,蒸好后冻成硬硬的放到大缸里,以备整个冬季食用。



    丰润地处京左肘腋之地,历来以丰泽润美物阜民丰、“民勤俭而务稼穑,敦朴无华亲上好义”而著称。据清光绪版《丰润县志·物产》谷之属所记载的14种物产之中就有:“黍:即稷之黏者,粒大而匀圆,色黄,俗曰:黄米;蜀秫:俗名高粱,种出自蜀,故名,种类极多,有红白二色,有黏与不黏之异,黏者为秫,不黏者为黍,故又名蜀黍。”而同样在《丰润县志·物产》菽属所记载的9种物产中也有:“豇豆,夹必双,本草名肾豆,俗呼为爬豆,有红白班各色;饭豆:俗名小豆,色有黧白,形类绿豆。”这说明大自然给生活在这里的人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供人们享用,聪明睿智的丰润人就这用本乡本土上的特色物产制作了一种传统美食。

     我不敢说蒸粘饽饽这个习俗是丰润民间的独创,也不知道这个习俗从何时而起,是由谁发明的,但我依稀记得儿时的情景:时令只要一进入冬季,家家户户的女人们便聚集在村里的碾棚里,把家里的粘高粱和黍子之类的粮食用碾子碾出新米来,再用清水淘干净,晒干后碾成面粉后掺入些玉米面、或是小麦面粉用水和好,再把各种豆类磨豆瓣,用水煮一下做成豆泥,入上些许糖、枣之类的,便开始包粘饽饽了,包好后放入锅内蒸熟,取出来放到外面冻成冰疙瘩,再放入大缸内储存起来,便成为整个冬天里的备用吃食了。

    粘饽饽是庄户人家的不可多得的食品,他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丰润人。在那生活并不富裕的时代里,粘饽饽成了庄户人家在冬季里的一种主要食品。那个时代,“闲正月,闹二月,里里拉拉带三月”,冬季里农活不多,农人的生活要尽量节俭,所以,这种食品既方便又耐食用,一日三餐,取上几个粘饽饽,放进锅里蒸一下,即烧了炕,又做了饭,还可方便人们食用。

    粘饽饽拉近了邻里之间纯朴自然的友善关系,孕育了丰润人风俗朴茂,敦尚节义的民风。庄户人家包粘饽饽时,会显示出一种红红火火的风景。往往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忙活,有时人手不够,不用特地相邀,便会有街坊四邻的人主动过来帮忙,一边位着家长里短的就把活干完了。一会儿是:“死丫头,你忘了往里面放枣了。”一会儿是:“他嫂子,别放那么多的馅儿,省着点用。”那场景总能给人以温暖、和睦、亲如一家的感觉。冬季的农村,经常听到那种亲切的声音。这家传出的是:“二奶奶,您老尝尝我家的粘饽饽,刚出锅的,还热着呢。”那家说:“他二婶,从我家拿几个粘饽饽回家给那爷几个尝尝吧。”大街上正有人说:“那是他大姑吧,回娘家来了?过来尝尝我家的粘饽饽,临走时再带几个回去,让你婆婆也尝尝。”从这些亲切的话语里,人们自然会感悟到丰润民间那种质朴的民情。

     粘饽饽让我感到了暖融融的慈母之爱。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离开家乡一晃三十年了,老母也成了快七旬的老人。但她每年都想着蒸些粘饽饽送给我们几个居住在城里的儿孙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吃的用的品种繁多,哪里还缺这个吃。儿媳妇们心疼老母的身体,总是对她说:“您不用做这个了,家里什么都有,好好养好自己的身子骨就行了。”可老母每年都会说:“我闲着也没事做,孙子们打小没怎么吃过,你们又都不会做,我做点让他们尝尝鲜,只当是活动活动筋骨。”每年都照做不误,做好后让人给我们捎来。

    我看着这些个金黄色的紫色的粘饽饽,心里升腾起那种久别的亲情。这哪里是粘饽饽,这分明是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那双饱含着欣慰与期盼的双眼啊,就是这些粘饽饽,又让我这个快到知天命之年的人还能享受到伟大的母爱,慈母还在乡下惦念着她的儿女们,她还在力所能及的为她的儿孙们做点事,还在一心的期盼着他们生活的更好!

    啊,我的白发亲娘!
发表于 2010-1-4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借个吃中不?
发表于 2010-6-13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粘饽饽粘枣,沾住没跑,母爱把你粘住了,好好享用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