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232|回复: 1

板话里的故事(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8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板话之四:劳动英雄打坏蛋,三锄钩子两袋面
  也是在解放前,赵家营两个农民因整理土地打过一场架。问题的起因并不复杂。甲方在平整土地时,把杂物扔在乙方的地里。乙方见状很生气,认为甲方这么做不合适,用句文化词叫做“以邻为壑”,就将杂物扔还甲方。甲放坚持错误,又将杂物扔回来。这样,甲乙双方一个据理力争,一个蛮不讲理,由开始的互扔杂物,到互相对骂,最后发展到动手打架。结果是乙方打了甲方三锄钩子。是情发生后,村民反响强烈,公众舆论一边倒,都认为乙方做的对,甲方该挨揍。甲方挨了三锄钩子,却受到舆恩的谴责,原因何在?原来打人者是个劳动英雄,被打者是个坏蛋。
  打人者叫程银。此人年近四十,体形高大,身板硬朗。他平时不善言谈,是庄户人家那种只知干活,不爱翘嘴的地地道道庄稼汉。程银料理庄稼确实有一套。他种庄稼,同样的地力,同样的肥料,同样的种子,总比别人收成好。比如种绵花,别人的一株挂十几个果,他准比别人多几个。种花生别人收三百多斤,他还是比他人多收个二三十斤。当有人问他种庄稼有啥绝窍时,他笑呵呵的说:“庄稼人对待土地就要像老子对待儿子那样上心。孩子饿了,该给吃的就得给他吃。孩子冷了,该给加绵就要换绵衣裳。种庄稼地也是同样道理。甚么时候该下种,甚么时候该施肥,甚么时候该浇水,不论有没有时间,都要跟上时节。有道是,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那个时候,县里评选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程银被群众理所当然的公推为劳动英雄。他胸带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着实的在县城大街风光了一回。
  被打者叫王泉,三十余岁,身材修长,面色白黄。说话慢声细语,做事慢调斯理,很有一些文化人的气质。王泉在村里口碑极差。为啥村民都不说他好,有人说:“王泉说话咬油。无理狡三分,得理不饶人”。有人说:“王泉办事忒损,笑里藏刀,吃人不吐骨头”。还有人说:“王全没有人味。。。。。味”。咋没人味,说者缄口。王泉的祖上是庄里首富,但到他父亲那一辈已显露败相。他父亲爱架鹰打猎,骑马玩枪,一派公子哥的派头。且横行乡里,欺压善良,翻脸啦连亲叔二大爷都不认。有一次,他叔说他整天没有正形,不像过日子的人,搞得家不像家,业不成业。他听的不耐烦,掏出手枪就把他叔的耕牛打死了。等到王泉这一辈,正赶上平分土地,家里被定为地主。王全是哥俩,平分土地后,两人分家另过。他上有老母,跟着他弟生活,他没有给过一根柴,管过一顿饭,却对弟媳关心倍至,村民颇有微言。在赵家营,村民评判是非的标准是:“好人有好报,坏人万人笑”。程银忠厚老实,王泉贼奸溜滑,打人事件发生后,村民倾向打人者而谴责挨打者也就不足为奇了。
  倾向归倾向,谴责归谴责,村干部必须秉公办事。既然王泉挨了三锄钩子,程银再有理也得赔偿。经过村干部调解,双方同意,由程银赔给王泉两袋洋白面。事件平息啦,板话却在村民中流传开了,那就是:“劳动英雄打坏蛋,三锄钩子两袋面”。
 
发表于 2009-12-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回复 1# 胆剑寒士


    在等着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