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107|回复: 0

[原创]清代丰润的两种名牌产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清代丰润的两种名牌产品




   地处京东的润泽大地,一直以山清水美、钟灵毓秀、物阜民丰、底蕴丰厚著称于畿东,这里的人们也一直以聪明睿智、心灵手巧、多才多艺、武盛文昌、人才倍出而名扬海内。千百年来,这里诞生诸多有名的文臣武将之外,还有许多有名的产品名扬海内外,在清代,丰润人自已加工研制的“玉容宫胰”和“丰邑折扇”便是远近闻名的两大名牌。

    胰子,是旧时丰润人对肥皂、香皂之类的日常洗涤用品的统称。古时的人们把猪的胰腺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诸多的香料,均匀地混合后,再经过精细的加工,自然干燥便成可作洗涤衣物日用品。但究竟是哪朝哪代的什么人的发明创造,史料也没有记载,后来,人们又在制作工艺方面加以改进,他们在研磨猪胰时加入砂糖,又以碳酸钠,即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纯碱,加入熔融的猪脂,混和均匀后,压制成球状或块状,而且,又制造出了桂花胰子、玫瑰胰子等多种品牌的胰子,与今天人们平时常用的各种带有不同香味的肥皂颇相似了。玉容宫胰,是聪明睿智的丰润人经过精心研制加工而生产出来的上等精品香皂。据清光绪版《丰润县志·杂记》记载:“太原之胰闺阁珍为奇品,然色差亚,而除垢亦未净,未若丰胰之腻白滑泽,所向砉(huo)然也。他估伪制,全不肖,不知其所擅场,乃在邑所产之桃花碱,色香俱绝又适于用,此今日之玉龙骨也。”这段史料记载的就是产自丰润的玉容宫胰之美妙之所在。据有关的资料记载:胰子这种产品,在丰润早就有自己加工销售的了。但最鼎盛时期是在处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十八世纪中期以后,丰润城内共有三家最为有名的商号大量加工制作经销此品:一家是城内署前街的周朴存在东门内路北开设了商号“日升号”;另一家是城北西马庄一姚姓商人与城东北王官营镇石厘村李姓商人二人在东街路北合开了商号“长升号”,后来这家商号归李姓商人独资经营,更名为“长盛号”;还有一家是东丰台棘坨褚姓商人与韩城侯姓商人合开在南街路东、后迁至路西的商号“东德福”;这三家商号最为著名,他们均专门高薪聘请制作手艺很高的工艺师,用自已研制的秘方精密加工制作并销售各种胰子,且销路甚广,远销东北三省及京畿各地。这三家的胰子所用的原料不同于一般的胰子,因其颜色纯正,其味清香迷人,其除垢去污之功能之高效,远非其他常用洗涤用品可比,因此,深受各阶层人士的欢迎。所用主要原料,一是麝香,据药典记载,此品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有特殊的香气,可以制成香料,入药后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此品有善辟污秽恶浊、祛异味邪气、解毒清痰之功效;二是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有开窍醒神之功效,还有滑润皮肤及防冻裂之功用,且不染衣巾;三是白乐碱,丰润人称此碱为“桃花碱”,是丰润特产,用土碱熬制,经三次或更多次提炼而成,其质地洁白纯净,去污性极强,高于一般土碱。将上述三种主要原料按秘方上的比例调匀磨细,再放入木制或是其他模型上制作而成,产品制好后,外观形态各异,上面的花色或为花卉,或为小动物,式样美观大方,引人怜爱,更因其功效非常,味香色正,每块重一两(50克)左右,十块一斤,用各商号自制的包装纸包装,极受闺阁之中的美妇少女们的喜爱。因丰润自古为大御道必经之要冲,清代每年秋季,朝廷都由北京皇宫往沈阳故宫送皇影,即皇帝的画像,车马如云,长队如龙,逶迤往来,押运的皇室贵族、王公大臣及文武随从均必须经由丰润,人吃马喂的或是驻扎停留,或是用餐歇脚,因此,此品也因深受王公贵族的青睐随之被带往东北及京城,因相传此品为皇家宫中洗理整容之品,故名为“玉容宫胰”,成为丰润的名牌产品远销外地。引得各地商贩前来采购,红火一时。加之每年高丽国的贡使和客商都要往返于丰润,玉容宫胰也远走异国他乡。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肥皂及香皂相继问世,丰润的玉容宫胰即被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在清代,丰润与“玉容宫胰”相齐出名的,还有一种产品,那就是“丰邑折扇”。折扇,又名“撒扇”、“纸扇”、“摺迭扇”、“聚骨扇”等,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主要由扇骨、扇页和扇面三部分构成。普通的折扇,用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讲究一点的,扇面上还要题诗作画;高级的折扇,扇骨和扇叶往往要用象牙制作,上边还要雕刻出各种纹饰,扇面也大多带有名人的字画。据史料记载:折扇是一种舶来品,系日本人发明创造,古称“倭扇”,由日本遣唐使作为进贡礼品带到中国,不过那时还不流行。到了北宋,“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展之广尺三四,合之止两指许”,那都到了“如市井中所制折叠扇”了,就足以说明它已不是少数人专用的了。

    从明朝永乐帝开始主导折扇潮流,他命令内务府大量制作,并在扇面上题诗赋词,分赠于大臣。每逢夏季,宫廷贵族赐予侍臣折扇,折扇成为宫中活动时侍臣携带的物品之一,后来宫廷女子也受其影响,经常拿把折扇,作为身边的装饰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旦流行,久盛不衰,折扇一时成为一种时尚:文人雅士学着互赠题诗词字折扇,表喻友情别意,手持折扇,成为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到了清代,折扇之随处可见,简直登峰造极。所以,在明清两代,在折扇生产地江南一带出了很多名士,他们的风流才情,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柔情氲氤的诗画美境;以折扇为媒介,流传于皇宫、府第、闺室、民间、海外,诸多的知名大画家是以画扇面而名扬天下,明未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清代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著名书画家刘墉(公元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等都以善画扇面名扬大江南北,流芳千古。折扇也因了这些精美的画面和名词佳句身价倍增,成为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谁又能想到,在折扇数百年的历史中,丰润折扇还有着属于它的辉煌历程呢?据《丰润县志·杂记》记载:“高丽国贡使每年冬至春归经由邑之南关,其与隶仆从辄携其扇箑(sha)货卖,制极粗恶,而胶漆牢固,屠贾时或利之,士大夫不屑捉也。丰人仿其式为之,而小变其法,骨以云竹、棕竹,绘以山水花卉翎毛,著名画士如商山、纪宏、唐瓒、雷炳,嘉道以如侯国成、叶成学、郑荣祺、曹铨,现在如丁荣庆亦俱生动有致,丰扇之名与胰并驱畿东良有以也。”这段史志说的很明白:每年的冬到春归的高丽国向大清帝国进贡的使臣都必然经由丰润城南关,这些高丽使臣及随从总要带些本国产的扇子在这里贩卖,但他们的扇子制作极其粗劣,可丰润的文人雅士达官显贵们却看不上。但聪明睿智的丰润人看出了其中的机巧,小变其制作方法,便使这种不为人们看重的扇子大受青睐,使得“丰扇之名与胰并驱畿东良有以也。”这不能不让人钦佩丰润人的聪明才智,竟然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和理念,将粗制不堪卖不出手的一把纸扇稍加改造,便使其成为紧俏商品--丰邑名扇而远销各地卖了个好价钱不说,还借此让丰润之名远扬各地!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心灵手巧的丰润工匠看到高丽国的折扇后,很快就发现他们在设计和制作、加工等环节上的不足之处,只是经过丰润人小变其法,仍仿其样式,用水磨竹、棕木、乌木、骨片、象牙等用为扇骨股,在扇股上透花或漆以朱漆,扇面以绫、绢、宣纸等裱糊而成,扇轴以细牛筋或锡、铜、银、金做成,再绘以山水、花卉、鸟兽、翎毛、人物等栩栩如生的画面,便成为丰润著名的折扇远销各地了。尤其是象牙雕刻,工艺精湛,做工细腻,玲珑剔透,形色各异,可以说是巧天工名贵至极!其中素扇面更是引人注目,倍受士大夫们的珍爱,更让文人雅士们的爱不释手藏若珍宝,他们购得折扇之后,遍请名人书家绘其墨宝或咏诗题字于其上,视为名贵之物。可不要小瞧了这把小小的折扇,在那时,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位腰间悬挂着光彩夺目的玉佩和绣工精美的槟榔荷包,再挂一把装饰秀美的短刀,手里持着一把丰润名扇的人,就如时下一个人开着辆名车,身着名牌服装,打着名牌领带,扎着名贵的腰带,手里持时髦的手机走在大街上一样惹人注目!

    可是,聪明的丰润在随后的日子里,并没有满足于即得的成果,仍在研究制作加工花样等工艺上的创新,他们又在扇坠上做起了文章。又精美的扇坠上系以宝石、美玉、翡翠、玛瑙、珊瑚等形态各异的扇坠,因为,这些材料曾经是千百年来才子佳人、青年男女钟情之后定下终身之物。看,这些小之物,颇有些戏曲里男女相悦演化为千古佳话之意。由此更可见丰润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挚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实,丰润折扇之所以名震京畿诸地,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这种折扇既可单开,还可双开,也就是说,它既可以向一面开,还可以向两面开,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正开的一面是美妙的山水、花鸟、人物、诗词等书画作品,让人怡情雅性,但背面去是反应人类最原始本能进行繁衍后代的春宫图,旧时也叫春戏图,在那个年代,富贵人家藏之箱底,名曰“避火图”,也叫“春宫”,官宦门第陈列于大厅几案上以供玩赏,正因为此,诸多达官显贵才不惜重金来丰润争先购买,或是作为贵重礼品馈赠友人,或是留给后人作为艺术观赏,或是巴结上司、结交官府作为进献之秘筏,这无疑更增加了丰邑折扇的知名度,使得此扇风靡一时盛况空前。只是由于后来官府查禁淫书淫画,这种折扇才如泥牛入海消声灭迹。

    与玉容宫胰有相同之处的是,由于丰润地处京沈御路的要冲,每年秋季都有皇室宗亲、王公大臣、文臣武将往返于关外和京城之间,这种折扇也颇为得到达官显贵的喜爱,被视为珍宝,争相购买,带到东北和京城,或是收藏,或是馈赠亲友,此扇遂与玉容宫胰相得益彰,声价倍增,驰名京东北诸地,誉满京畿,此扇直到清帝逊位,民国肇造,仍产销两旺供不应求。加之高丽国使臣和客商每年也都要往返于丰润,折扇也远走异国他乡。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丰润折扇的兴盛是离不开当地画家高超的绘画艺术的。商山、纪宏、唐瓒、雷炳、侯国成、叶成学、郑荣祺、曹铨、丁荣庆等著名扇面画家因绘出诸多精美的画扇而名扬天下,与此同时,也为丰润折扇的扬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尽管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清代丰润折扇及其制作技术与工艺已经淡出了原属于它的历史舞台,但作为现今时代的丰润人,还是应当铭记它曾经的辉煌。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首先受到冲击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必然是文化,而随着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必然更加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丰润的“玉容宫胰”和“丰邑折扇”两个名牌产品的兴盛和消亡恰恰证明了这一点,这两样商品的出现本来就是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产物,但一旦它作为一种品牌出现,就不单单是一种商品了,它所代表和彰显的,是那个时期丰润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史。

    玉容宫胰,无疑是聪明的丰润人在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湛的加工制作工艺制造出来的兼美容、护肤、洗涤、理疗、健康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在当时处于领先水平产品;而丰邑折扇,则纯属于中国文化与高丽文化交流并融合为一体的产物了。丰润城西有处地名叫做高丽铺,据史料记载:高丽铺原名为“高丽铺堡”,本是个驿站,始建于唐代,是通往东北的大榆驰道上的诸多驿站之一。到了明代,高丽铺堡驿站主要接待朝鲜使者和客商,嘉靖三十年朝廷将其命名为高丽铺堡驿站。现在,明嘉靖三十年刻制的“高丽铺堡”石碑还在,还相继出土过红铜盆、铁筷子、陶釜、陶瓮、陶甑、陶罐等。这说明中国与高丽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来以久,清光绪版的《丰润县志·文苑》就收录了一首高丽国使臣题在墙壁上的一首五言绝句:“柝声传永巷,新月挂西楼;千里东归客,寒窗一夜愁。”这首诗是高丽国何人所作,作于何年何代现在已无从考证,但单就从这首五绝来看,足以看出那时高丽国使臣对中华文化研究之精通,文化底蕴之深厚,就是现今时代的大学生恐也不及也。而当时的丰润人竟然通过一把折扇,把两国的制作、加工、绘画、雕刻等工艺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即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繁荣了丰润的经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更加促进了丰润的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虽说因为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用洗涤用品品种繁多日新月异,电风扇和空调的出现并大量生产,这两种产品早已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之中。但在那个人们尚不知电为何物、靠在石板上用棒槌敲打、在搓衣板上揉搓来浣洗衣物的年代,这两种产品的对于人们的帮助和作用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是无法得知的。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忘记,这两种产品曾经是丰润历史上的辉煌,更是丰润人智慧的结晶,它是丰润历史的见证。作为现今时代的丰润人,在了解了这两种名牌产品的由来和它走过的历史进程之后,面对丰润的历史和现在,又作何感想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