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288|回复: 1

[原创]观鸡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观鸡寺



    丰润地处京东近畿,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的人们一直尊儒崇佛敬道,遵教化守节操,学风纯正义胆忠肝古道衷肠。据清光绪版的《丰润县志·坛庙》记载:丰润古时曾经有坛、祠、寺、庙、观等近一百二十余座,其中有许多建筑精美寓意深远的寺庙都是建于远古,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观鸡寺就是其中的一座。

     观鸡寺的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美。观鸡寺位于现在的左家坞镇北沟村北二里处,建于灵山秀水之间,因寺北有一座苍莽翠黛的高山--陈宫山伸出的两条山腿,即西圆山东面的东圆山北侧峰顶,其山形呈现出的是金鸡之相,故称之为观鸡山,“鸡”与“吉”音相同,取金鸡大吉之意,因观鸡山得名为观鸡寺。据《丰润县志·山川》记载:“观鸡山,在县城北三十里,《名胜志》俗传,峰顶有金鸡之瑞,故名。又《水经注》:巨梁水流经观鸡山,谓观鸡水。”《丰润县志·坛庙》记载:“观鸡寺,在县北三十里,水经注: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巨梁水东有观鸡寺,寺内起大堂甚高,广可容千僧,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径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盖以北土,寒严气肃猛,出家沙门率多皆贫薄,施主虑阙道业,故尝斯称是,以志道者多栖托焉,今寺基照旧,少变。”据有关资料记载:观鸡寺建于辽代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九月九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了。《丰润县志·文苑》收有《大辽景州陈宫山观鸡寺碑铭》“辽大安九年(公元1093年)九月九日建:维三宗教,孕源於竺邦,后千馀年寝流於震域,东汉之金人兆梦,经象以之始兴,全吴之舍利飞灵塔寺于焉。竞作历晋宋,而下迨隋唐,以还派行蔓延周及华夏。我钜辽启运,奄有中土,始武功以勘世乱,力拯乾纲。中文德以葺王猷,模恢帝业,尚虑前缘,未晓宁分遗贱之殊,后报或迷,安息战伐之役?繇是诚坚信力,诞布宗乘。遵一音垂嘱之专,固万叶匡维之盛。俾民知信,响免仁暴,以参淆化,助修明极,迩遐而敬畏。浮图为胜可得而言。故今昔相沿,历朝所尚。城山胜处,列刹交望。厂设精庐,侣栖泊静,且邻都邑,定苦骚烦。观鸡寺者,离垢远尘之兰若也。按幽州土地记,蓟城东二百里陈公山有观鸡寺,土俗传说曾观山峰有金鸡之瑞,因以名焉。载考创修不详何代。地方沃爽,路概虚通。北依遵化城,寔前古养马之监;南临永济院,乃我朝煮盐之场。九峪十峰萦回左右,甘泉仙洞濬列东西。而况宝塔灵应之山,镇其形胜,龟灵佑国之寺,翼乃标奇。信绝世之福田,幽严之殊致矣。寺场边外缭以石垣,固崩圮也。佛立当前,藏诸贝牒,备阅讲也。严其正殿,所以拟瞻依也;敝厥后堂,所以延讲侣也。启辟典库,藩利息而资费也。治葺庄园,事播植而供亿也。仍择乾位,别置净居,虚白其堂,用栖僧众。夫诚修则事应,道在则缘成。虽有真寂之乡,苟无淳洁之士,则山坊雅秀,徒为樵牧之资;院宇幽闲,曷积薰防以业?主张有在,必贤良能当寺。故堂上律仪精检,为时众所推者日云、庆云、灿云,行皆俭素,秉常诵焚,历操宴寂,岩室六载不违其邀,转读莲经方过,将终其志。或凝寒徒步,履腊雪以无艰;或常住总提,取秋毫而不犯。噫!生而必灭,报身虽尽于先,因代不乏贤,余庆其钟于后。嗣今讲经律,论传菩萨戒讳,琼奥善从,宿种隙荤血以非,尝戒自性成,曾讥诃而求玷,日六时礼诵,常三昧观缘,道德相高,缁俗共仰,聿遵懿轨,克肖先风。讲经律论讳可,回学赡辈,流识超物,表以宣传。而自任负,才干以时推众,祈住持兼命提点。计术有取,威惠胥均。积库钱仅五千缗,广庄土逮三千亩,增山林余百数顷,树果木七千株,总佛宇僧房洎厨房舍,次兼永济院属寺店舍共一百七十间,取聚僧徒大小百余众。物广丰美,惟附旧以曾新,谋画指令,凡一唱而百和。后来居者宜守成规,事毋滋繁,繁则速於广弊;从毋乖竞,竞则致於暌离,用能踵接乎?昔踪适足保安乎?常住向与予道交有素,义解潜通,不以才识非度,猥以铭述见託。噫!使后叶知此际兴崇之力,防未来隳失之尤,勤于贞珉,期作永计。延尪慵是癖笔削,无能承礼命以弥恭。屡逊避而不恕,覬塞其请,强为之铭曰:懿彼能仁,迦维降神;挺生粹表,溥接迷伦;恩及动植,慈等恕亲;示归寂灭,遗付王臣;我朝建国,嗣纂金轮;三教助化;千龄在辰;法流借润,泽浸生民;焚宫创饰,率土弥纶;惟观鸡寺,隶清安军;崇修绀宇,栖息万人;藉产殷赡,堂皇睹新;檀维信向,居众和均;斋肃齐轨,诚平等伦;常亲是守,利行咸陈;期令后叶,不坠芳尘;虑清高岸,庸刊翠珉。”从上面的碑铭上的“创修不详何代”看来,观鸡寺可能始建于辽代以前,它是冀东始建最久的寺庙之一,其规模,根据碑文所记“兼永济院属寺店舍,共一百七十余间”,说明观鸡寺的规模十分宏广。

    观鸡寺的建筑工艺绝伦,技艺精湛,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反应了古代丰润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想象力。传说的观鸡寺座落面积非常宽广,说它东起临近邱庄水库的胡岩子,西至仰山村,南到白各庄,每天关山门的僧人都是骑着快马往返。据建国后的史料记载:此寺院落面积为97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700平方米。但整个观鸡寺的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飞檐走拱,宽广雄扩院落清幽。它座落在一个高十几丈的孤土丘上,三面环山,它的北面横亘着浩瀚巍峨的陈宫山,东西两侧分别是自陈宫山逶迤而来的山腿,即西山和西圆山,西圆山东面的东圆山北侧峰顶有金鸡之相,素有“九峪十萦回”之说。东距奔流南去的浭水河仅四里。寺的四周二三百米之内,苍松翠柏遮天蔽日,微风吹过,松涛之声昼夜震响呼啸风吟传之百丈之外。林中东南角有石井,井水平时不竭,夏则自流,饮之甘冽清甜,林中距寺西北角约20丈屹立着一座高约16.3米的古塔,亦称为经幢。树林的东南角有一棵两抱粗的古松,高出林层两丈有余,并有一个直径六七尺的松斗,按当地的民间说法,松繁叶茂之时,在个别枝上形成的枝叶簇团谓之松斗,垂到树冠之下,这是风水很好的征兆,游人观之为奇。清初诗人王恺游历观鸡寺时曾作下《游观鸡寺》诗:“晴来游古寺,眼界十分赊;市远尘嚣净,山幽景物华;锦鸡眠碧草,白鹿动闲花;偏爱僧房好,烧松更煮茶。”诗中把观鸡寺清幽、静雅、环境优美的景象描绘出神入画。文人吴廷准也曾游历此处,作下《登陈宫山》诗:“携侣观鸡寺,登临兴倍豪;冈峦四围绕,云汉一峰高;万树含秋气,长松起暮涛;徘徊情未已,和月下东皋。”作者把游历观鸡寺时的看到的美好景色付注于诗句之中,把那分悠然自得之意形容的淋漓尽致,用浓重的笔墨盛赞此处的好风景。两首诗均被收录于清光绪版的《丰润县志·文苑》内。

     那么,观鸡寺是怎样的一处寺庙呢?据史料记载:观鸡寺主寺座北朝南,并列三院,以西院为主,布局合理。西院最南面的第一层大殿是高大突出的山门,山门上挂着一块六尺余长二尺余宽的黑地金字大匾,上刻“观鸡寺”三个大字。进入大山门,山门两侧塑有面目狰狞的“哼”、“哈”二护佛法的两尊大菩萨泥塑彩绘像,这两位大将就是佛教里最著名的哼哈二将,是把守山门的两位警卫大神,或者叫两位把门将军,他们睁眼鼓鼻,上身裸露,体魄健壮,手持武器,为大力士与大武士模样。其神态威严,怒视凡间,令人望而生畏。他们两位原来都是佛国里的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记载,哼哈二将手拿金刚杵,是一种十分坚固而又锋利的古代作战武器。哼将,名郑伦,原是商纣王的大将,是度厄真人的弟子,他虔诚拜师,认真学法,度厄真人很快授他一种法术,即“窍中二气”,如遇盗贼,只要鼻子一哼,就会响如洪钟,并随响声喷出二道白光,可吸对方魂魄,打败敌方;哈将,名叫陈奇,他腹内有一道黄气,如果遇到敌人,只要张口哈出一口黄气,同样可以吸敌人的魂魄,置敌人于死地。佛教界还有一种说法,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国王的夫人生了一千个儿子,个个都成了佛。最小的两个儿子,一个叫青叶髻,一个叫楼至德。他们两兄弟为了保卫兄长们成佛,同时也为了保护佛法,便自觉自愿做了佛国的佛法神。他们两个手拿武器,腹怀“窍中二气”,怒目而视威武雄壮,尽职尽责把守山门,保卫佛国与佛法永远不受侵害,这当然只是佛教中的传说,其寓意无非是说佛教的神圣不可亵渎之意。

    进入山门,第二层塑有形态各异的四尊大佛便是四大天王殿,一边两尊,民间亦称为“四大金刚踩八怪”,又唤名“风调雨顺”,意在风调雨顺带来“五谷丰登”与“天下太平”。据佛经里所讲,四大天王各护一方世界,居须弥山的东胜神州、南赡部洲(中国属该洲)、西牛贺洲、北俱罗洲。由于他们各护一方世界,所以又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托,身着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琴,“持国”,就是他以慈悲为怀,用琵琶弹奏,以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名叫毗琉璃,身着青色穿甲胄手持宝剑,“增长”,意思就是令众生增长善根,手持宝剑,意思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西方广目天王名叫毗留博叉,身着红色身穿甲胄,手上缠一龙,意思是对不信佛教的人,用索捆绑,使其皈依佛门;北方多闻天王,名唤毗沙门,身着绿色穿甲胄,右手持宝伞与神鼠,意思是可以治服众魔,以保护众生财富不受侵犯。在四大天王中,论地位,北方的多闻天王最高,其名声也最大。他本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原名“施财大”,用中国话来说就是一位财神爷,他有很多信徒,毗沙门来到中国以后,相传还帮助唐朝打败了蕃兵的进攻,故在唐朝时的军营里都供有他的神像,还建有天王庙与天王堂。有些军队还在军旗上绘有他的神像,表示军威大振,不可战胜,简直成了军队的保护神。这四大天王之所以又唤名“风调雨顺”,完全是被“汉化”以后的事,他们完全是按照中国人的意志取的,是中国人的习惯称呼。关于四大天王,还有一种说法:说南方增长天王又叫魔礼青,手持青光宝剑一口,是司风;东方持国天王名广目天王又叫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面,是司调;北方多闻天王又叫魔礼仁,掌混元珍珠伞一把,司雨;西方广目天王又名持国天王,又叫魔礼寿,掌紫金龙与花狐貂或是手缠龙,是司顺。这四大天王各司其职,组合拢来便成了“风调雨顺”。因为风调雨顺,就会带来五谷丰登;同样的道理,因为五谷丰登,就给人民带来了丰衣足食,人民丰衣足食以后,社会上就会出现“日不关门,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在那个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还十分低下,科学并不昌明的年代,人们期盼幸福美满的生活,只能把这种愿望寄托于对神灵的祈求上了,反应了民间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

    二层大殿南面西侧建有鼓楼,东侧建有钟楼,寓意为“晨钟暮鼓”,钟楼北侧还建有十面十层的“石面”,状似石塔,亦称为经幢,上刻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二、三层大殿之间东面建有娘娘殿,内塑子孙娘娘、三霄娘娘和眼公娘娘像,是人类繁衍后代,期盼多子多孙多福多禄的期盼之情。西面建有岳王殿,岳飞塑像英姿俊朗,威然正坐,膝下跪着奸臣秦桧夫妇塑像,与岳飞形成明显的高大与渺小,正义与**的鲜明对照,岳飞塑像背面墙上写着一幅对联,上联为:“想想你当年宰相,”下联为:“看看我今日将军。”横批:亘古一人。寓意之明,颇发人深省。

    第三层大殿塑有释迦牟尼、五百罗汉像与倒座观音像;释迦牟尼,释迦,原是一个部落的名称,牟尼,则是“仁”与“寂”,合起来便是“能仁”与“能寂”,也可以理解成“释迦族的圣人”。释迦牟尼是尊称,它原名是叫乔答摩·悉达多,释迦通常被称作“佛”、“佛陀”,意思是“觉悟者”、“知者”,中国民间称为“佛爷”和“如来佛”,“如来”的意思就是指“从如实(绝对真理)之道而来。”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一个小国净饭国国王的儿子,母亲生他七天便去世了。释迦成人后娶表妹为妻,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罗侯罗。释迦踏入社会后,通过观察,一方面,深感自己的国家处在强国之间,随时有被吞并、被消灭的危险;另一方面,又感到世态炎凉,社会残酷无情,而人生又有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于是他感到十分苦恼,决心出家修行,以便得到精神上的解脱,并同时为了人民救苦救难。六年后,释迦来到一棵毕钵罗树,即菩提树下,盘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这样经过七天七夜,他终于悟出了宇宙与人生的真谛并悟道成佛。这时他刚好35岁。从此以后,他四方传教并建立僧团与寺院制度。释迦活到80高龄时在拘尸那迦城郊一片娑罗林中涅盘,即超脱生死界限,特指佛的入灭。他死后,遗体火化,将佛舍利即遗骨分给各国使都建塔供养。这也是各地建立宝塔的由来;五百罗汉,印度古代惯用“五百”、“八万四千”等来形容众多的意思,和我国古人用“三”或“九”来表示多数很相像。五百比丘、五百弟子、五百阿罗汉,在佛教经典中固然是常见的,但并不意味着是固定的数字。五百罗汉像在五代时期见于绘画和雕塑,不久便有许多寺庙建立了五百罗汉堂。后人又列举五百罗汉的名字,并在寺院中塑造的五百罗汉像,许多形象都是出自匠人的臆造和附会;倒座观音,是一座坐南面北的观音像,这里面有个佛家的道理: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这句话初看来平淡无味,然此句实在蕴含着天地间无尽的哲理和禅理。

    三层大殿东面建有老爷殿,内塑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和武士周仓的塑像;西面建有菩萨殿,内塑菩萨佛像。丰润自古以武盛文昌闻名于世,人们追求的是忠义,所以,在丰润许多地方都供奉着武圣关公。三层大殿南面立有石碑六块。

   第四层大殿一侧放一鳌鱼塑像,一侧站有三个将军佛像。鳌鱼,丰润民间习惯把地震、发洪水等自然灾害称之为“鳌鱼翻身”,把它视为不祥之兆。传说鳌鱼四只脚顶着的,有的说是大海龟,有的说是鲸鱼,还有的说是成了精的巨龟,说法不一。传说城内的天宫寺塔就是为了镇住这里的一只大鳌鱼,要不这个鳌鱼一翻身,就会有海水从地下漫出,水淹九州十八县。中国古神话里对鳌鱼记载比较多。《淮南子·览冥篇》中有“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之说。也就是说,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要坍下来,赶紧抓住了一条很大很大的鳌鱼,砍下它的四条腿,墩在地球的四个角上,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着,这就是鳌鱼顶天负地之传说。但在丰润以及其他很多地方,都把文人考中状元称之为“独占鳌头”,为“文魁星第一”之意。丰润文庙的魁星楼里,就是魁星右手持巨笔,左手持墨斗作擎天之势,右脚站立在一只巨大的鳌鱼头顶之上,左脚向后勾起作北斗七星之状,以示“独占鳌头”,古代的丰润人在这里用三位神将来镇守着这个大鳌鱼,是把它视为凶险怪物,其用意无非是想借以永保此地不发生天灾过上太平日子之意。

    三层大殿东面有月亮门可通中院,中院建有铜佛殿,内有大小铜佛百余尊,中院东侧是东院,中间有门相通,东院建有杂役住房、粮房等。整个寺院松青柏翠,遒劲苍翠,院内有许多珍奇古树。二层殿南鼓楼前面有棵公白果树,有棵蟠龙松树,二层殿后身有母白果树一棵,都是合抱粗,据说这棵白果树上的果子有神奇功能,姑娘吃了能雪肤白润,容颜美丽,小伙子吃了英姿焕发,富有朝气,老人吃了能返回老还童,被当地人称之为神果树。三层殿前的东西配房之间有四颗800多年历史的老松树,高两丈余,树冠大而出奇,游人常在此树下小憩,有人在此摆卦抽签,因此,这四棵树被人称之为“长寿树”。

    观鸡寺曾经是一处景色优美的去处,引得诸多文人雅士前来游赏。由于观鸡寺紧临陈宫山,据说这座山是为了纪念三国时吴国大将忠义之士程普而命名的,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三国时忠义之士陈宫而命名的,其说法史料上也不一致。清光绪版《丰润县志·山川》记载:“陈宫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东邻还乡河,西接黄土岭,山南有峰,其色苍翠,一名花山。《水经注》:巨粱水出陈宫山。又旧志云:三国陈宫,东郡人,不知兹山何以得名。又《尔雅》:大山宫小山霍,宫谓绕之。《礼记》曰:君谓卢宫之取义或在于此。按《吴志》:程普,右北平土垠人,普最年长,时人皆呼为程公,或陈宫之误耶?因旧志附会,聊推广之。按辽时观鸡山碑记云:寺在陈宫山,其山在县北偏西地。接东北黄土岭,又东曰丑儿山,曰长岭,南折曰狐儿崖,曰山头村,村东即还乡河。自观鸡寺至山头村,山之名不一,实绵延周围二十余里,疑此一带皆陈宫。况古碑查据,与旧志东邻还乡河西接黄土岭,宫谓围绕,云云形势似亦符合,旧谓在东北误。长岭即陈宫山也,丑儿山亦陈宫山也,出碾磨石山半有水有水一区,深不可测,大旱则减,大雨则溢。”《丰润县志·古迹》记载:“陈宫山麓观鸡寺,辽大安时碑犹存,昔人云:寺内可容众千人,今虽止数楹而地势高明远眺豁然,春夏时早迎朝晖夕披峰阴林花开落山鸟飞鸣,秋冬则叶黄满山,雪白迷径,下帘危坐啜茗焚香聆松涛谡谡,时与梵声相杂信,有心随迹清之趣。”这说明陈宫山即是一座历史名山,又是一座风景优美花团紧簇的风景胜地,正因为此,才引得历代丰润诸多文人雅士前来观赏。曹钤曾游此寺并作下《晚秋至观鸡寺》诗:“秋深黄叶未飘零,寺下青松夹路生;最爱僧居尘世远,无言山水倍多情。”此诗把陈宫山的美景一览无余,对观鸡寺的胜景更是赞美至极。清代文人吴廷准亦作《观鸡寺怀古》诗:“松林西北观鸡寺,面面峰峦引翠环;几簇人家青嶂外,千寻鸟道白云间;止知孟德今无土,谁料陈宫尚有山;极目乾坤思往事,浮生半日且偷闲。”他是在借此诗表达自己对陈宫山的感怀,他认为此山是为了纪念三国名臣陈宫而命名的,还表达了三国魏武帝曹操杀陈宫的不满之情;清光绪丰润文人、并任抚宁训导的鲁松亦作下《雨后游陈宫山观鸡寺》诗:“连日雨濛濛,观鸡古寺崇;樽开青嶂外,人坐白云中;摘果僧家献,窥泉井干通,辽碑苔蚀字,汉树叶吟风;草接岩腰碧,檐悬日脚红,牛眠瞻北郭,龟负忆东蒙;俯仰悲遗迹,升沈问化工;隐囊如何辨,诵读学陈宫。”从诗中不难看出,他也认为陈宫山是为了纪念三国名士陈宫而命名的,从诗中可见陈宫山和观鸡寺的风景曾经秀美静幽,让人流连忘返,恰似一处世外桃园一般。时至今日,陈宫山、观鸡寺等山水风景也没有受到大的破坏,谷内时宽时窄,曲径通幽,山坡松柏密布,谷中苹果、梨、杏、桃、核桃、柿子、等果树应有尽有,一年四季皆有奇美的景象,仍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人们还在此处捡拾到过古人的箭簇等,说明这里在远古时期曾经有过军队驻扎。陈宫山南面便是左家坞镇,这里曾经水陆并举,商铺林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曾经是丰润一座明珠般的商业重镇。

    观鸡寺历经800多年,规模形制未变。800多年的风霜雨雪,没有摧毁其巧夺天工的建筑,800年人沧海桑田,虽经历无数次天灾,但它却风采依旧。1948年土地改革时将观鸡寺周边的松树林砍伐干净,使这里的自然风景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但寺庙主体仍被保留了下来。因其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和建筑艺术极高,1956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为重点保护单位。然而,在那场浩劫中的1968年4月中旬,北夏庄公社革命委员会组织数百名群众几乎是在瞬间便将这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名胜古迹观鸡寺拆毁,让它永远的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佛教诞生于古天竺,历时两千多年,深受亚洲等国民众的喜欢,在世界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在我国与儒、道并称为国之三崇,现在,我们要想离开佛教而谈论儒、道的思想和理论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这说明,“儒、佛、道”的思想和理论体系在诸多方面是一致的,是相通的。

    在丰润得名800年的历史中,“儒、佛、道”的理论和学说一直深受丰润人们的欢迎,使得这里古韵幽风,底蕴丰厚。近年来,西杨家营在其后山建起了凌霄寺,姜家营居士祖阔又投资在秦王山北面建起了千佛寺。这些善举都让人很受鼓舞。人们有信仰是好事,总比什么信仰都没有,见天的就知道捞钱享受、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害人整人、天良丧尽、假话连篇、搞潜规则、暗箱操作的行尸走肉们强啊。

    让我们期盼着有一天,能有人把这座古老的寺庙重新建起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发表于 2009-11-2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