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964|回复: 0

潇水:关于历史写作的四种模式【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5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关于历史写作的四种模式

潇水



现在世面上写历史的,甚喧,且尘上,大略看来,不外乎可以有四种写法。

    第一种是品评式的历史写法,典型的就是易中天的《品三国》。它不是以故事叙述为特长,而是以就史实的记叙和评论为主体,内容大约是让人看了,可以得到一点教益,明晰一些事理,至于文学性,倒不是它所致力于的方面。这种书总是要有的,十年砍柴的《晚明七十年》、《闲看水浒》、吴思的《血酬定律》都是这类品谈性的,属于史学论文的一种浅白通俗的表述了。古人也有这种写法,比如苏洵、方孝儒写的《六国论》、《豫让论》之类的。

    第二种是直叙和再现式的历史写法。这里面最典型成功的就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有网友评论它说明朝的那些事儿,初看,这文章象是史书的白话翻译,且言语平淡,平铺直叙,缺乏才华的闪光和文笔的起伏,读来毫无痛快淋漓的感觉。但仔细一读,却越来越佩服当年明月分析得当,条理清晰,治学亦严谨内敛。这个评价和我的评价也差不多,总之这种再现和直叙式的历史,重点在于讲事情,通俗易懂地将出来,满足人们窥测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兴趣和要求。所以有人说它是历史札记,大约也是差不多的。虽然在书中也加有大量的抒情,一些点评和议论,但总得目的和阅读的体验,是给人以信息和史实的掌握了解为主。所以其重点在史,而不在文学。

    押沙龙写的《出轨的王朝——两晋》也是这类写法中的成功者,又有故事,又有一定的评议和情感关注,是历史叙述与札记的混合体。其它此类写法的,甚多,天涯的多数文章,大约都是这样的。

    第三种是文学化的历史写法。这种和上一种的共同点是,都是把历史的准确还原和叙述,作为基本要求,但是它又不仅仅满足于此或者致力于此。而是以历史事实作为严格依照的史料对象,对它进行文学式的加工和总体文学化的再现。这种写法的古代成功作品就是《东周列国志》。这种历史写法中,人物的刻画、细节的描述、必要的情节化等多种文学手法的使用非常普遍。蔡东蕃的《前汉演义》及其后续同系列作品,也属于这一类。

    至于当代,可以算是从事这类写法的,就有我的《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系列,虽然也是严格依照历史史料,不加任何扭曲和杜撰,但是在呈现手法上充满文学化的活泼和自由,举个并不很恰当例子来讲,比如在描述赵武灵王被造反派困饿死在沙丘的时候,就有这样的写法:



赵主父决定即便饿死也不吃这个宠物鸡。他给这个小母鸡起了个时尚的名字,叫星期五,用以纪念绝食日开始的这黑色的一天。

    而宫院的树杈上,有一家勤勉的雀夫妇搭了个小窝,常常叽叽地叫。在一个风雨之夜,摇撼的枝条把一只小雏鸟抛到地面上。次日清晨,星期五兴冲冲地来报告这个好消息。赵主父这时情绪比较稳定,他拖着虚弱的身子,跟着鸡宠物出去,蹒跚着走到院子里,看见那只绝望的小雏鸟,已经只剩半条命了,蚂蚁们开始围攻它稀疏僵湿的翅膀。



赵主父找来一些干柴,用古代打火机——燧石或者燧木(前者靠敲击,后者靠钻磨),赵主父和星期五一起努力,把火打着,烤了小雏鸟吃了。刚下咽的时候,很久没有吃东西的赵主父感觉好像一块铁进了食道,跟宇航员杨利伟刚从太空下来进食时一样。



上述写法,所基于的内容,是依照史记的,但原文只是说赵武灵王靠着吃小鸟,活了些天了。在我的书中,开始对它进行一种文学化的再现。还举一个例子:

    “子异举着酒瓶,跟他在旁边一起摇摆的,是他的好朋友韦哥。韦哥又名吕不韦,是个小商人,他喜欢游手好闲,风流闲荡。

     一个很正点的漂亮歌女这时候出现在台子上,急促的鼓声敲碎了刚才恹恹欲睡的气氛。这个美女长得很野性,头插羽毛,身材冒火,细腰削身,她举着古代话筒,领大家一起蹦的,同时唱古代的RapEverybody, move your body! Dont stop! Move your body!oh!yeah!

    气氛立刻high起来了。大家一起开蹦,其中吕不韦跳得比较有个性,像被驴子踢了一样。

    这种无伤大雅的文学化的历史,在强调筋骨内容是严谨的史料的同时,进行再次创造。不仅仅是给人窥测史实和人物的收益,同时希望有文学感受的体验,至少这是我所追求的。所以在书名上,也不是简单直白地讲《战国群雄争霸记》什么的,而是《青铜时代的恐龙战争》这样的文艺化的名字。

    以上这种文学化的历史写法,这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挑战,因为写得好,则可以成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写得不好,则连直叙和再现历史的札记功效都不如了。

    目前从事这种历史书写的,似乎并不多。有一些作品,带有这种文学化的历史写法的色彩,或者流于戏说。

    第四种写法是历史的文学化的写法。当然这个术语和上面的术语都是引用了一位网友(bdux)的发明。历史的文学化,主要的区别在于历史和史料成为一个基本的参考素材,对它进行高度文学化的重新组织、延展、变形和再造。典型的作品如曹三公子的《流血的仕途——李斯》。这本书依照了一些非常基本的历史人物的名字和基本的事件,对它进行高度的再次创造、虚构,这种虚构的比重已经超出了上一种文学化的历史中的文学程度,《三国演义》中关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的虚构,可以也算是这类写法。所以,《三国演义》是文学化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学化的两种手法的综合体。

    现在电视剧的很多古装剧,大约也属于这种历史的文学化的模式。

    历史的文学化的写法,所基于的史实部分非常有限,而大量的重新虚构、编织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也许可以形成类似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这样的史诗的震撼的作品,但是难度颇大,所以需要经过多待艺人的集体努力。其实我所最崇敬的,就是这第四种历史的写法,但是只是觉得自己达不到呢。

    目前世面上写历史的,大约总不外乎这样四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