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83|回复: 4

石永刚:故乡咏怀【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5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故乡咏怀

石永刚


序:“老来思旧,似乎是上了年纪人们普遍的规律,我当然不会例外。退休后,脑子里不知不觉总爱翻捡“陈年旧帐”,所有经历过的人和事,常常象过电影似的在印象里过来过去。特别是儿时的情景,老家,老房子,甚至老房子里的老桌椅板凳,老箱子,老柜历历在目,还都一件件的活灵活现。至于对那些年长或年龄相仿的人,更是总也挥之不去。

    小燕山口一个很不起眼的山区小村落。在我的心目里,就象永远永远定格了的,凝固了的。在别人的眼里,她,可能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她,永远不可能迸发出突然飚升的经济数字,也不可能创造出或政治上或经济的等方面的奇迹。然而,她却有着许许多多的神奇,许许多多让外界无法解释无法破译无法透析的迷。她,虽然老化却生机盎然,虽然土气却富有魅力。这倒不仅仅是因为那是我童年的摇篮,是我呱呱落地后见到的第一个世界,有我在爸爸妈妈怀抱里一边听着不记得重复的多少遍的“小耗子,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拉大据,扯大据,姥家口唱大戏”等童谣,一边打着瞌睡时深切感受到的温馨,有哥哥姐姐们搀扶我蹒跚学步的老宅,有读小学时而现在早已面目皆非的老校舍,有埋葬长辈们亡灵的一个个凸起的义冢,有和小伙伴打弹弓射麻雀的老榆树和捉迷藏,踢蛋蛋的打麦场……而且,那里正是我乃至如我一样的后生们走向社会、走向军营、走向中学、高中、大学校门和五彩缤纷的世界的石阶与村头。正是这个百十来户的小村,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除去十年文革,先后走出一百一二十位后生,其中光大学本科毕业生就多达六十余人,有的还是读过硕士念完博士的研究生。中专或高中毕业的就更不计其数了。尤其让乡亲们感到自豪的是,一位出生普通农家、土生土长的娃娃参军入伍后,三十多年的功夫,一路晋升当了将军,在中央军委荣膺重任。此外,还不乏团职、营职、连职等军官,这些出类拔萃的后生们通过军队、院校等不同渠道进入机关、企事业、教育界、文艺界、科技界,走向城市、走向市场,走向四面八方,分散在祖国各地,从偏僻走向广阔,从平静走向繁华,在不同的战线,实现着各自报效祖国、报效社会、报效中华民族的志向和报负,升华着各自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在不断地为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积淀着荣誉。在他们中间,为国家公务员者有之,为工商企业经理、集团总裁者有之,为工程师、科技人员、审计师、会计师者亦有之,为校长、教师、文学家、艺术家者还有之。

    对于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村落,理所当然地引起周围乃至更大范围人们的好奇与猜测。有人说是这个村的风水好,有一条龙脉动在护佑着这个村,还有人说是这个村的人气好,个个有善心、菩萨心、慈悲心,因此感动了佛祖在保佑这个村的后生们发迹。不然,怎么会连续三四十年,接二连三出息那么多后生?七嘴八舌,怎么说的都有。我却以为:无论山水也好,龙脉也好,客观原因也好,主观原因也好,都没有必要去置可否。反正自己是肉眼凡夫,有还是没有也看不出来。但有一条我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个村的民风好-古朴淳厚,列祖列宗积善累德,忠厚传家、信守仁义礼智传统美德的好风尚,潜移默化地悄悄影响、熏陶、化育着一代又一代。从我记事时起,这个村子的人们,男女老幼、大大小小,相安互敬,彼此亲善,互相帮助,蔚成风气。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是自家的东西不拿,象毁坏古迹,扒坟拆庙、诱良为娼、损人利已的“缺德”事,这个村子的人绝不染指;打爹骂娘、坑兄灭弟、恃强凌弱、打架斗殴、赌博、窃盗、邪淫等伤风败俗的勾当,也没有这村人们的“份儿”。相反,修桥补路、扶危济困,恤孤怜贫、上孝下慈、团结友爱,成人之美的事情却能争先恐后,乐此不疲。正是这种世世代代绵延不绝的教化,给后生们注入了昂扬向上、坚忍不拔的气质。是一辈又一辈子的村民们依归佛、道、儒等古圣先贤们教化的理念营造的“福田”,才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有所成就、有功于社会的茁壮“秧苗”。每想至此,我便对故乡的列祖列宗和父老乡亲倍生敬意和感激,是他们养育了我们,托举了我们,为我们赋予了刻苦求知、发奋图强、建功立业的基因与雄心。作为他们的生辈子,该怎样回报们他们呢?我想,除了在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中争取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尽些微薄之力外,我还将在适当的时候,联络在外的同乡们帮助村里建造起一座祠堂,给列祖列宗和所有村里故去的先人提供一个的归宿,在春节时举行祭祀活动,以彰显他们的美德,勉励后人把先辈们优良的道德风尚继承下去,弘扬光大,使之代代相传、绵延不断。情之所至,特作“故乡咏怀”七律三首,诗以言志:

(一)

燕山要冲古道边,

百户村落生盎然,

世代安享躬耕乐,

民风淳厚子孙贤,

将军自是人中龙,

数十儿郎亦不凡,

百余后生进城市,

当谢列祖造福田。

(二)


玉邑城北小燕山,(即小燕山口村)

民风卓然不一般,

尚古尊贤蔚成风,

仁风化育润心田,

相安互敬重孝慈,

读书儿郎各争先,

建功立业报父老,

拜谒列祖宗祠前。

(三)

看似平淡绝无奇,

唯有道德固根基,

薄田数亩路裹腹,

几垄木棉聊做衣,

祖厚孙贤守孝悌,

五伦大道不偏离,

读书子弟须勤勉,

身修名立自家齐。

作于20060825

发表于 2009-11-2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发表于 2009-11-2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纯朴的文字
发表于 2009-11-2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写的很好,
发表于 2009-11-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