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574|回复: 5

我对外交流的奖章纪念章!喜欢的朋友可以联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珐琅空军赠跳伞纪念章
下载 (30.65 KB)
2009-6-5 07:17

下载 (30.22 KB)
2009-6-5 07:17


建国初期老章.《军事博物馆证章图录》里有此枚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20090418_e912354cf35883b01b642t13wmuUqX6w.jpg


  
  2007年1月11日,包世忠的长子包海林、长女包丽林来到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捐献了他们父亲的一枚会战纪念章。纪念章高3.8厘米,宽2.6厘米。上半部为半扇形,下半部为半圆形,背面有“会战纪念章1960-1963 中共松辽石油会战工委1963年12月制造”字样。上面印有井架、一排6 个人,站排关的人高举旗帜,其余人手拿工具,站在地球之上,身边就是一架已经喷油的井口,喷出的油流尤如浪花一样把地球圈在中间。整个图案为金色。地球及底色为红色。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喷油井松基3井,是包世忠带队伍打下的。在中国石油史上,由少校任钻井队长的,包世忠是第一人。
  松基3井的井位确定后,石油部要求尽快开钻,钻井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包世忠带队的32118钻井队。包世忠接到任务后,迅速组织井队搬迁。一场特殊情况下的搬迁战,就这样打响了。没有大型吊车,他们就用“三脚架”和滑轮倒链提升近20吨重的泥浆泵体,然后在悬空的泵体下面挖出一个斜面坑,让20吨重的泥浆泵放在只有5吨载重量的卡车上。最终,包世忠率领他的32118队,靠人拉肩扛,把钻机全部运到了松基3井。历尽磨难,包世忠和他的32118钻井队,终于在乍暖还寒的4月,把井架立在松基3井的位置上,并且让松基3井在9月26日,实现了惊世一喷。包世忠常常记起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人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对胜利的回答是谦虚。
  这枚会战纪念章,是对像包世忠这样的石油人所负出的艰辛劳动、为油田会战初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油田会战领导及所有人的充分肯定与鼓励,也是见证油田会战时期艰苦生活的物证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499046_2.jpg 499046_3.jpg 石油会战奖章量小和那个纪念章是一套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珐琅五十年代中国教育工会徽章.
1954年中苏友谊万岁徽章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1952年颁发成渝铁路通车纪念章(见图),铜质镀金珐琅,直径3.6厘米,上方镌有党徽,底部绘铁路路徽和象征喜庆的飘带,两边麦穗环绕,中间铸有“成渝铁路通车纪念”主题文字和通车日期“1952.7.1”。纪念章设计简洁朴实,这是西南铁路工程委员会颁发给参加成渝铁路建设所有员工的纪念品。成渝铁路——新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中国地大物博,铁路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中,有一个令新中国铁路建设者们振奋且永远不能忘怀的名字,它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这是中国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铁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建设,1952年6月通车,1953年7月交付运营,线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成渝铁路于上世纪80年代末实现了电气化。
    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而它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到1936年,国民政府成立了成渝铁路工程局,次年开始修筑。后来,政府更以修路为借口,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结果只是在地图上画了一条“虚线”。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面临着西南刚刚解放,战争尚未完全平息,社会秩序尚未安定,国家财政相当困难等各种不利因素,党中央和政府为了西南人民,决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立即开始兴建成渝铁路。
    解放大西南和建设大西南,是本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中的重要一页。在西南,本人屡建殊功,功勋卓著,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主持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就是其中光辉的一页。
    1949年12月31日,当时西南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本人在主持西南局常委办公会议上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1950年1月2日,本人在向中共中央报告重庆解放一个月后西南的情况和建设新西南的计划时,特别提出“着重于修成渝铁路”。这一决策,反映了西南7000万人民的愿望,很快得到中央人民政府的批准。1950年6月15日,在西南军区大操场举行了成渝铁路开工典礼。本人同志莅临致词,贺龙同志亲手将一面绣有“开路先锋”的锦旗授予筑路大军。当天,筑路一总队高举“开路先锋”的旗帜,开赴九龙坡、油溪工地,揭开了修筑成渝铁路的序幕。
    当时,党中央确定了“就地取材”的修建原则,发动广大军民,先后共有3万多解放军和10万民工参加,齐心协力,发扬苦干精神,铁路以每日5030米的进度,于1952年6月13日竣工,比计划工期提前3个月。西南人民盼了近半个世纪的铁路梦想终于成为现实。1953年7月1日,成渝铁路正式通车。本人主席为成渝铁路通车题词:“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本人为《新华日报》题词:“庆祝成渝铁路通车。”
    1953年7月30日,成渝铁路正式交付运营。它横穿四川盆地,有力地促进了西南地区物资流通,对发展生产和繁荣地方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全线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成渝铁路实现电气化以后,年运输能力由过去的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相当于新修了一条成渝铁路。
    2008年,成渝铁路年运输货物达到了9004万吨,相当于最初修建时的近15倍;年旅客到发量7000万人次。
 楼主| 发表于 2009-10-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描述:抗美援朝:绝对原光!百里挑一的品相!
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