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002|回复: 1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纪念.哈哈还有美女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成立纪念.哈哈还有美女看.徽章由12色烤漆组成.红太阳照耀下的沧源大地!走进云南沧源佤族山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我国版图的西南角,地处金三角边缘地区。在这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繁衍生息着一个神秘的原始部落——佤族。

沧源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临沧地区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属国家二类边境口岸,境内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群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古朴的佤族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是中国佤族文化的主要荟萃之地,被誉为“崖画之乡”、“动植物王国”、“佤族歌舞之乡”。佤族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历史,20世纪30年代曾发生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

  

沧源,古时俗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三国,东晋时期属衰牢县地归永昌群辖区,南朝时属宁州,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地,大理国时归属永昌府地。元朝,南部及东北部属木连路军民总管府,西部及中部属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朝,分属孟连长官司,耿马安抚司,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属镇边直隶厅。**初年在勐角董土司地设沧源行政委员会,归迤南道管辖。1934年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同年设置沧源设治局。1949年4月,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党领导,推翻国民党设治局,成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归普洱专区辖。1951年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现岩帅镇。1952年,划归缅宁(临沧)专区辖,同年12月县政府机关迁驻勐董。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63年9月定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于1964年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







1964年2月20日,编号2665,昆明证章组制文庙直街71号..自藏品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自治县民居风情!佤族在中国境内是云南省独有的一种民族,其分布在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临沧、思茅、版纳、德宏、保山五个地州,总人口近37万人。而在世界上,几乎东南亚各国都有佤族居住,据不完全统计,总人口达350万余人。中国的云南只属佤族居住地北部的边缘地带,总人口仅占世界佤族的十分之一。由于历史、文化、地域等原因,佤族自称和他称多种多样。“佤族”这一个名称,是国务院根据境内大部分人民的意愿于1962年才定下来的。所以只有境内和周边地区才这样自称。据初步考证和根据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所述,佤族一直是世居在云南境内的一个民族,后因地理条件和民族群体相对弱小而不断南迁。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苏联考古学家斯.伊.布鲁克(《印度本人半岛各国的民族成分和人口分布》,载《民族问题译丛》,一九五六年第四期。)对中印半岛上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有大批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孟高棉的部落,南迁入中印半岛,有一部分仍然继续留在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这一说法和《司岗里》史诗的说法是一致的。
  根据《司岗里》史诗所述,佤族一直是一个不断自北向南缓缓迁移的民族,后他们迁到怒江和澜沧江之间山高坡陡峡谷深的地带,借助那一带的天然屏障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优势,他们相对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从而有了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大批人马仍不断南迁,故有一部分人仍留在了中国境内。
天空好蓝.水好清.人间天堂
沧源云海


佤族姑娘,典型的佤族特征

佤族小伙子隆重登场,摆个poss先,酷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