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688|回复: 2

我与古观象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6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天津
    我与古观象台

  我在网上发帖子,有热心跟帖的网友,他们还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肇事者,应当给予回答,从好的方面说,这是学问的切磋。从人情物理来说,这也是一种礼貌。所以我大多以感谢的心情,再回一个帖子。

  我在网上曾看见这样一个帖子,题目是——“艰难的抉择”,老夫好奇打开阅读,文章的内容是一句话:“今天中午不知道吃什么?好烦。”再往下看是回帖,有的网友说吃馒头不错。有人说吃米饭炒菜好。有人建议烧烤。有人游说辣煮。还有人说不如下饭馆,看菜谱临时决定,---------。

  我心想这位楼主肯定会有一种选择吧?谁知没了下文!

  于是我在抱怨这位楼主的同时,也为跟帖的网友鸣不平,可惜了时间和精力!

  我也有不回答的时候,比如一位网友问我:您变了吗?这很难回答。如果我以外交官的语言说:“有的方面与时俱进,有的方面依然故我。”这就没什么意思,于是我保持了沉默。所幸时间还有,不妨从长计议。

  昨天有一位网友跟帖说,想听我的人生故事,这个好办,多的是,正中我怀。省得我一天对蓝天浩叹,在风中独白。

  然而接着就是我的一声叹息,因为讲人生故事离不开时代、环境、人物等等。这就容易犯忌讳。有的网站编辑大人看见自治区shuji_<secretary>给改成了”本人”,见了piao<whoring,>改以**替代,让读者一看反生疑惑。我岂不是同样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在这种编辑面前,还是退避三舍的好。

  现在我就跟这位网友讲一段人生故事,故事应该看成——过去经历的事情。

  现在,从南线坐火车进北京老城区时,城墙上有古观象台赫然入目,气象不凡,是何等的神秘啊!但对于我来说乃是儿时的游玩之地。

  本人儿时,在北平水磨胡同住过。从水磨胡同东头过一条南北路,就是北平内城的东城墙,城墙内侧有斜斜的马道,供人马上下。四七、四八两年常跟小伙伴走马道、登城墙,再向南行就是古观象台。那时哪懂什么浑天地动仪,就知道是个铜架子,伸出两手拽住其中一条,来个引体向上,北平人叫:打提溜。但胸中藏有有敬畏之心,谁也不敢敲打,上面绝对没有我等顽童的划痕,也不曾书写“到此一游”的留言。大人摸也不敢摸,就是一味的端详,多数是傻看罢了。

  现在的人胆子大了,什么全敢偷。若没人管,说不定就被识宝的南蛮子偷跑了。

  再不然就是让人拿走,当铜卖了。

  所以我对北京文物部门现在的严密看管态度,表示赞赏。
发表于 2009-6-1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发表于 2009-6-1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保护文物人人有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