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336|回复: 0

转《安监员集体辞职:后矿难时代的奇谲生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27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安监员集体辞职:后矿难时代的奇谲生态  

 煤矿安全是涉及生命安全的大事,可是如果无法建立完善的责、权、利均衡的安全监管机制,无法实现经济结构合理转化,那么,严格的问责制度就会变成行政系统内逐级下压的责任风险转嫁机制。处于这个系统末端的安监员若不想成为将来的“替罪羊”,辞职还是上计。  
  因为工作缺少安全感,湖南娄底48名安监员集体辞职。在涟源,煤矿安监流行一句话,安监员要有“机器人般的体力,圣人般的智慧和品德”,同时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中国青年报》5月25日)
  建立健全严格的问责制度,让所有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公务人员丝毫不能懈怠——— 这是每次矿难之后,人们迫切的呼吁:只有严纠矿难背后的人祸因素,才有可能将矿难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监管员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工作状态是一种理想的设计要求。监管员们的工作越缺少安全感,煤矿的生产安全与矿工的生命安全就越有保障。
  然而,制度的设计与规范、实施与考核最终都落实在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上,不能超出人的心理与道德限度。对于公务人员来说,制度设计时,对他们道德的评估即便不是按西谚所云,将他们预设为无赖,也不能以过高的标准要求。监管员也是血肉之躯,在涟源,安监员要有“机器人般的体力,圣人般的智慧和品德”成为一句流行语,这说明对安监员的要求已经超过了他们能力负荷的底线,集体辞职是抗议,是“逼宫”,也是他们对职业进行风险评估之后无奈的选择。
  以娄底安监员下井检查考核为例:安监站人员下井每人每月不得少于10次,每少一次扣100元,凡发现弄虚作假,每次罚款3000元,年度内个人累计两次或单位累计4次,个人实行下岗,同时取消站长、副站长全年津贴。更为要命的是,他们负有安监责任,却没有执法权——— 责、权、利的严重失衡迫使安监员要么辞职失守,要么与非法矿主勾结失节。为了管理辖区矿井,涟源市煤炭工业局等相关部门每年下发的文件超过300个。然而,责、权、利的不匹配如同要求安监员做出无米之炊,细密地下发文件变成了向下转嫁将来可能的问责风险——— 而在安监员那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逃之夭夭。
  实际上,纵使赋予安监员足够平衡的责、权、利,要使他们切实履行责任,实现安监员的职业安全感,他们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无米之炊”。比如娄底经济发展离不开煤,那么在当地经济没有成功转型,摆脱对煤的依赖之前,安监员即便有了执法权也会面临来自更高权力和更大利益方面的压力,这是缺少严格执法背景与环境的“无米之炊”;再如煤矿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资金投入,投入不足导致的矿难将会成为安监员自身无法控制的系统性风险,这是财力不足的“无米之炊”。
  煤矿安全是涉及生命安全的大事,可是如果无法建立完善的责、权、利均衡的安全监管机制,无法实现经济结构合理转化,实践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无法保障资金投入,那么,严格的问责制度就会变成行政系统内逐级下压的责任风险转嫁机制。处于这个系统最末端的安监员纵是巧媳妇,也不能做出“无米之炊”,若不想成为将来的“替罪羊”,辞职,“走”还是上计。
  湖南娄底48名安监员集体辞职事件像一面小小的镜子,折射出了全国煤炭系统内后矿难时代的奇谲生态,不可不深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