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田报》文化副刊——《白阳》(总第三期 白阳乡恋2009年第1期)
桃李花开—《白阳》文化网刊(总第三期 白阳乡恋2009年第1期)
总策划:曹茂明 总监:张建中 社长:张玉辉 总编:于振宇 学术主持:臧贵中 玉田民间泥塑艺人——吴玉成
玉田泥人 ——透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河北玉田是一个与玉发生关系,极受历代一些帝王和有关专家、学者珍视的古县城。它位于京津唐三市中心,3000多年前为燕国初都所在地,春秋时期归属无终子国,唐初设为无终县。自女皇武则天时期以晋代干宝志怪小说《搜神记》中“阳伯雍无终山种玉”①的故事而更称为玉田县。自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玉田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泥塑)”以后,俞加不言自名,炫人眼目。
玉田泥人生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其产地主要分布在戴家屯、西高丘等几个村。1981年乡土玩具专家、中国美术馆研究员李寸松先生来玉田泥塑之乡考证:早期玉田泥人动物作品与玉田出土的陶猪、陶马、泥埙(哨)等汉墓明器颇如孪生。可见民间泥塑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孕育和造就了玉田这块神奇的土地。清光绪年间,以刘凯(1870--1961)为代表的泥玩具艺人,随着当时北方盛行的《安天会》(西游记)、《南西厢记》、《宝剑记》等昆戈戏剧的盛行和杨柳青年画的流行,对丰富手捏戏文内容的泥人题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将玉田泥人延续下来的著名艺人有刘俊祥、王希庆、刘广田、吴玉成等。
戴家屯、西高丘是两个近邻村落,其地势平坦。土质属褐土化潮土。因泥土粘柔、细腻,晒干不裂而得天独厚。由此,先民赋予泥土以生命的音响与色彩,创造出享有无穷魅力的玉田泥人。处于盛期的上个世纪50年代,泥人造型达300余种。戴、西两村的家家户户都掌握了制作各种音响泥人的技巧,男女老幼一齐动手。当时,泥人在附近鸦鸿桥集市上有长达一华里的摊点,形成了泥人一条街,来往北京、天津、山东、东北等各地的商贩络绎不绝。有一首歌谣依然余音未泯:“孙子拽泥,奶奶削笛,儿子捏戏,媳妇染坯,爷爷赶集,赚回玉米,闲日下庄,破烂唤哩”。迄至80年代在乡间小路,古木村头,还常常能碰到用自行车驮着铁丝笼子卖泥人的老者。 玉田泥人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取材上可分四类:(一)神话传说。如八仙过海、牛郎织女、麒麟送子、寿星老等;(二)戏剧和历史人物。如西游记、杨家将等。(三)禽鸟动物。如凤凰、孔雀、大公鸡、小狮子、青蛙、花老虎、小灰鼠、小乌龟等。(四)时事风俗和现实生活。如:娃娃抱鱼、搬不倒、阿福、拨浪鼓、小泥哨、骑驴回娘家等。从这四大类别中,可分为“口吹(笛)类”和“手动类”。“口吹类”主要指在泥人内部安装有苇笛的半彩塑、全彩塑的泥人和扎孔泥哨等,其工艺主要采用模具印坯、装笛、手工彩绘而成,可以说它是一种垂髻把玩的小彩塑泥埙玩具。堪称小彩塑,一般习惯称之为泥人、泥笛或泥玩具,其代表作有半彩塑的荷仙姑、孙悟空、穆桂英、阿福、小狮子和全彩塑的大公鸡等。“手动类”主要有半彩塑的搬不倒(底部的泥球缺与上部纸筒相连接)和全彩塑的花老虎(腰部用牛皮纸连接成手风琴状,用手推拉作响)、小乌龟(爪部用小弹簧连接)、小灰鼠(纸壳与泥轮、皮筋等相结合,通过抽线跑动)以及兔皮作响的拨浪鼓等。
在泥玩具的规格上,最小的只有小指大小(如小泥哨等)。最大的可根据需要任意订做,一般泥人的壳厚在1—2cm,体厚在3—6cm,体宽在5—30cm,体高在6—35cm。 玉田泥人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一、造型夸张、线条简拙,体态妖娆雅致,“颇有唐代陶俑遗韵之美”——李寸松语。如半彩塑作品《杨家将》、《阿福》等人物造型,则集中刻划人物正面形象,而背面一概省略为带孔的光面。这种简省的造型风格,主要源于对原始泥塑的本能继承,同时吸收了古代的石、木浮雕等造型手法;其全彩塑作品《青蛙》、《小鸟》等主要吸收了玉雕、瓷塑等造型手法。二、着色粗犷而奔放,点线面勾抹自然,色彩对比生动,形成了大俗至雅的艺术特色。如:《阿福》的着色艺人深谙留白之道,视白为万色之母。先以白粉打底分割“黑、红、绿”三种硬色(即硬色与硬色之间互补的补色对比),但用色并非均等,而是以点、线结合和面积的大小增减而削弱色相对等的强烈对比。尤其在配色上吸收了杨柳青年画“软靠白、硬压软”(软即明度高、纯度低的淡色)的色彩技巧,使色相自然产生色阶层次。三、有苇笛装置,增强了彩塑的音韵美,对远古的泥埙有一定的借鉴性,对客观事物有拟声达意的独特性。半彩塑的泥人吹孔一般设在泥人背部,全彩塑的泥人吹孔一般设在侧部,而音孔全部设在泥人底部。这种通过口吹孔洞而发出的天籁之声足以使人怡神养性,品竹弹丝。
玉田泥人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那种来自远古的乡土气息,依然深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党的十一届三种全会以来,各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抢救、发掘工作,提出了对民间美术普查、搜集、整理、研究的方针。笔者曾多次下乡对民间泥塑重点摸底访情、扶植,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探讨。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年会上②, 1993年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年会上,张仃、李寸松、王树村、徐锋、肖锋等老一辈专家学者以及日本、香港的海外学者、友人伊藤三朗、梅创基等,他们对玉田泥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深居在京郊门头沟林区“大鸟窝”的焦墨山水画家张仃认为:“民间艺术即使有的不够成熟、有的甚至粗野,但它有清新之气、自由之气、欣欣向荣之气”。他十分推崇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愈是民族的,愈是国际的。”在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上,他说:“民间美术本身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气质和风情,最能唤起人民对自己祖国、民族和家乡的爱”。并提出:“当前民艺应该按照——挖掘、整理、保护、研究、开发这一道路前进。”玉田泥人,正是在国内外民艺学术交流日益扩大,在民艺学术组织不断取得社会承认和支持下逐步体现了它的学术价值。先后使玉田泥人入编了国家出版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玩具卷(吕品田主编)、《乡土艺术》(王宇文主编)、《中国民间玩具》(李寸松主编)等多部专集。
近年来,玉田泥人以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多次参加省、市、国家民间艺术博览会。1994年10月玉田泥人——“绿衣娘”等5件作品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举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并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玉田县划拨的民艺之乡建设专款二十余万元。2006年6月,玉田民间泥塑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文化厅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玉田民间泥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国内有关民间艺术研究部门和大学院校以及旅游景点纷纷来函、来人订购玉田泥人。以满足其收藏、欣赏、研究、经销的需求。 由于时空变迁,玉田泥人以被随之而来的新型玩具所取代。诸如电动、塑料等玩具。从而使泥玩具淡出市场。但是玉田泥人在饱含“玉璧”灵气的岁月里,那一缕缕动听的余音,仍绕郭穿巷。使人难以释怀。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下,2005年,玉田县人民政府与有关部门,召开了“继承民间文化遗产,推动玉田经济腾飞”为专题的会议。对玉田泥人,采取了静态与动态等保护措施,县长办公室拿出专项资金,保障了各项计划的落实。使玉田泥人在民间艺术之乡恢复了生产。同年,玉田泥人作为民间美术项目,被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玉田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与玉田县招商局在北京国际贸易大厦召开的迎新春乡音联谊会上,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玉田泥人以殷殷乡情又一次唤醒了故知的雀跃,充当了赤子合璧的心灵使者。
如今,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为弘扬民族文化,守望精神家园,提高保护、研究、开发民间乡土艺术意识,持续性维护温馨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一方经济科学发展。因此,以传承古今文明为己任,放开心灵视角,将五千年积淀的中华文化底蕴浸润心田,负起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义务,这正是值得我们通过政策、学术、开发等全方位结合而付出努力的关键所在。 玉田民间泥塑文图在国家级部分报刊发表
注释: ①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阳伯雍种玉”——阳公伯雍,洛阳人也。本以侩卖为业,性笃孝。父母亡,葬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公汲水,做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以一斗石子与之,使至高平好地有石处种之,云:“玉当生其中”。阳公未娶,又语云:“汝后当得好妇。”语毕不见。乃种其石。数岁,时时往视,见玉子生石上,人莫知也。有徐氏者,右北平著姓,女甚有行,时人求,多不许。公乃试求徐氏,徐氏笑以为狂,因戏云:“得白璧一双来,当听为婚。”公至所种玉田中,得白璧五双以聘。徐氏大惊,遂以女妻公。天子闻而异之,拜为大夫。乃于种玉处四角做大石柱,各一丈,当中一倾地名曰“玉田”(《玉田县志》清代光绪十年版本)。 ②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12月在广东佛山市成立。主任委员:徐运北,第一副主任委员:张仃,副主任委员:王树村、孙长林、刘恪山、李寸松、李绵璐、林明体、张道一、徐锋、曹振峰、韩美林(以上为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摄影作品:《乡土奇葩》求知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