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359|回复: 17

[白阳诗园] 白阳诗园2009年第1期:书法家、诗人旭 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4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桃李花开——《白阳》网刊ckh1.JPG
未标题-1.jpg
DSC03993.jpg

              《新玉田报》文化副刊——白阳》创刊号(总第一期 白阳诗园2009年第1期)
桃李花开——《白阳》文化网刊创刊号(总第一期 白阳诗园2009年第1期)
总策划:曹茂明   总监:张建中   社长:张玉辉   总编:于振宇   学术主持:臧贵中
《白阳》——白阳诗园.JPG
                                                                        本期人物:诗人、书法家——旭宇

序——
    “冬去春相连,家家庆团圆”。春节之际,村之在立春之日借《玉田论坛》宝地和广大坛友的祝福,开辟了 “桃李花开”暨《白阳诗园》诗歌作品版专题栏目。以便在新的一年,给广大坛友和新萌生的玉田诗人群体送上健康、甜蜜的祝福。
    “桃李花开”将以系列栏目陆续刊发本乡本土的优秀文学作品。现将首期开设的《白阳诗园》诗歌作品版栏目呈现在大家面前。其诗歌作品在坛友主题精选,欢迎署真实姓名和自荐作品及论坛内外的各界人士发表评论。论坛投稿可以在【诗词歌赋】-原创 板块主题发表。即点击“发帖”纽选择分类[桃李花开]即可发新话题(投稿)。
也可将诗歌作品发送到:
bojue08@163.com ,优秀作品将择优发表在《新玉田》文化副刊。
    《白阳诗园》:自古玉田与玉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白阳”,堪称为玉田家园之“玉壁之光”,又因属玉田籍当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旭宇先生的大号,遂以“白阳”命名诗园,并由旭宇先生亲笔题写。我们相信,当所有的烦恼甚至连美好都随过去的秋风一片一片落下的时候,你会重新打量天空。这时候,一抹白阳也许能让你展开眉端。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亲爱的朋友,请与我们为伴!让我们趁牛年的开端,为《玉田论坛》开垦出一块纯洁美妙的精神家园。
                                                                                                      己丑年立春

DSC04037.JPG
旭宇咏家乡诗选
    白阳诗语心灵的向往,使我得到了一轮生命的太阳——数千年我们先民用血汗和智慧雕刻的
古璧。握璧在掌,一个伟大民族文化的灿烂在心头放射出奇彩。——旭宇

作者简介

    旭宇,原名许玉堂。号白阳,字京东。当代著名诗人,著名书法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编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旭宇,194111月出生于玉田县刘家胡同村,书承家学。自6岁始临颜真卿达十年之久。1960年在玉田师范学校任教并开始文学和书法创作。1964年被保送到河北大学。毕业后到内蒙古建设兵团任《兵团战友报》的记者。
    1976年调入河北文联,曾创办过大型文学双月刊《长城》,任诗歌散文组组长;当过省民艺家协会副主席,兼《民间故事选刊》主编;主编《诗神》杂志8年。从1973年《军垦新曲》(旭宇、火华等著)第一部诗集问世,此后又出版了《醒来的歌声》(1981)、《春鼓》(1983)、《云·篝火·故土》(1990)、《天风》(1996)、《白阳吟草》(2001)、《旭宇短诗选》(2003)等7部诗集和《旭宇书法精品集》、《旭宇书张南轩诗稿》、《旭宇书法集》等五部书法作品集。在诗歌创作上,其新诗、散文诗、长诗、古体诗均有力作问世,独标新意。而在书法艺术上,更是奇峰出世,领异达于时代。中国文坛泰斗臧克家称赞旭宇是:“融诗为书,化书为诗。其诗,清新自然,独树一帜;其书,刚健流丽,自成一家”。
DSC03997.jpg
                              旭宇出版的部分诗集
                                                           
冀东行


燕山,睡在我的记忆里,
她是我绿色的童年,
曾记得头上的白云走不完,
一颗心儿被小溪缠在青山。


历史从这里阔步走过,
长城,是它留下的巍巍身影,
王朝最后在这里咽气,
遗骨已埋——山环中的东陵。


到处都能拾起慷慨之歌,
冬日的风也悲壮出名。
稻谷在青石板上顽强生长,
也因这土地曾种过革命!


中秋饱尝金枣、紫蟹,
蘸着雁声看故乡明月,
不知是谁把云的手帕抖动,
精美的瓷器上洒了银霜一层。


轻轻哼一句皮影唱腔,
便吐出一个可爱的家乡;
我握着山里人给我的笔,
在冀东山水间拾取母亲给我的诗行。

红枣

有多少诗句,献给我
家乡的红枣?
每粒枣儿含满韵律
任读者品嚼。
家乡的枣树
即使遭了虫害风雹,
欠收了,多挨三杆,
从不怨恨,只是期望
来年的风和雨调。

在遥远异乡的秋夜,
我把星星,一颗颗数着,
红了,笑了,
多象我家乡的红枣。
问天上,也有父老
栽了一天枣树?
夜夜,让人们品尝思念的美好……



春鼓



金色的声韵,冲腾
冬之堤崩溃了,溅起
长空第一行雁阵
所有醒来的受过压抑的心
新萌的浅绿和冰刀未曾砍断的劲枝
都翘起了低下的头
闪着新春的目光瞩望远方
用翠色的耳朵谛听
那硝烟般云层的深处
利剑一样劈斩的巨臂
将春鼓,隆隆擂动!


雄浑。大河的男低音
似从天庭和地柱的崩溃处
奔出来的力神
带火的声波,洪水般奔跑着
灌浇着一切渴望振奋的心
涤荡着一切僵死的梦幻
在田野,在山峦,在那积雪
还盈尺的角落
在那阳光还耕耘不到的地方
鼓荡起振聋发聩的威韵

僵死的季节,在这春鼓
隆隆巨轮的碾轧下,彻底的碎了
春风的大军,正浩浩荡荡走来
绿色的欢呼,破土而出
头上的天,也被这鼓声锻打得
一派明净

啊,这是春的历史性大进军!

我冲入这洪波
信仰和理想都奔流了
在搏动八十次的脉管里
浅唱、低吟,都飘落了
春风的铜号在长空书写雄韵
我化作了火焰,跳跃着,奔驰着
红旗一般穿越人生的黎明
踏着夜的残骸奔向朝霞
汇成那里升起的火炬
我化作了春风,入地,升天
吹着甜甜鸽哨和千里柳笛
拭亮犁尖,抖起江河的彩带,
一路作舞,将城乡启笑

是的,还有抽泣和险路
但,我应是面春鼓
祖国,你擂吧,我敞开金色的胸膛
这里有强音
只为春的进军
不为冬做狂吼。

华北平原诗叶


历史厚厚地飘落在这里,
酿造了千里思念的青翠。



辽阔,太阳也很难走到头。
梦,也无边无际。


但,也有武士样巍然的远山,
也有少女似婀娜的河堤。


道路缝起一个个古老的村落。
也绣着人们新春的心意。


每位老农都是一个浓缩的时代。


每头老牛全是一部浓缩的历史。


人们雷霆般的性格
埋在地下,是矿,是水,
是一支支可燃的歌。


太阳的刀,将季节均分,
于是人们有冷热的情感。


寒雪,粉饰着枯贫,
裸露的阳春却萌动着种子。


即使在冬的桎梏下,
也有绿色的歌在冰下歌唱。

十一
秋日的喜悦,全交给了
不知疲惫的一弯月镰。

十二
人们如杨柳似地生活,
只需要一块瘠薄的土地。

十三
我歌唱这默默的泥土,
它育孕一万个沉甸甸的太阳!


母亲

那远天飘拂的白云
是母亲的银发吗?
那家乡深深的枯井
是母亲的老眼么?
她生在干旱的年代
胸中没有春心
  肩头只有祖母的威严
和一家贫苦的命运
如今她成了婆母
可岁月却已更换
不再生长儿媳妇的卑微
和婆母的不可侵犯的家尊
她将自己的前半生交给了儿子
后半生交给了孙孙
夜半,流下软软的泪
是甜,是苦
自己也不能辨认

在她心的土地
生长一棵小树
粗粗的手,抚过一圈圈年轮
做过香香的梦
这树制成棺椁
陪她常睡在村畔的荒坟
可时代将这树制成了桅浆
风,吹离开她浅浅的海滨
尽管有一丝割不断的牵绳
拴在她绞痛的母心


啊,天边的白云
响着低沉的雷的呼唤
在我灼热的心壁
一阵,又一阵……

啊,我的母亲


童年

    童年永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是一部读不完的经典。每每躺在床上,让心绪起如一池清水平静下来,生命初始的岁月便升起一轮不落的太阳,生活的每一页都充满跳跃的音符,让你激动而神往。
    初春的细雨洒下一片新绿,泥土芳香的气味让紫燕陶醉,小朋友追逐牛犊在田间奔跑呼叫,挖来几块黏黏的黄泥,在青石板上塑造起生命的追求,小牛、小狗都长了翅膀,每一团泥巴都能与心灵对话。玩得兴起,小朋友们将自己也塑成了泥人,彼此笑着每个的面目全非,回家时难免在屁股上挨上几个巴掌。
    月亮和星星与童年相交最厚。尽管老奶奶说有魔鬼在黑暗处,门槛也锁不住会飞的心。月下的迷藏如《西游记》的故事,神秘而难忘,蟋蟀与萤火虫多么迷人,还有那俏皮的月亮,总是在蛙声中升起,朦胧的月色融化了小小的身心,挚爱与欢乐都在那彩云般的梦里成为永恒的回忆。


小村唱晚


    倦意的夕阳挂在树梢,如鸟巢,等候着飞行者之
    歌的休止。几缕闲云为文人的水墨,任意泼洒,抽不断的柔情有谁理解?
    晚空是一幅难于勾勒的画图。

    老牛驮着历史,归家的路上与农夫对话。尾随的花狗为侦探,不时地在花草间突袭,做出一番惊人之举。一阵深沉的机器鸣唱,注入了时代的血液。喜鹊掠过,捡起几个不俗的音节撒向天边。

    小溪穿过晚春,自然有了几分春意,一路多情地向村庄流去,任翠柳蘸炊烟打扮它,几分风骚。这小诗般的清新之流,无人注目,只有在农家的锅里,才会成为一个梦想,一个明天的追求。

    灯光来得很晚。鸟雀停止歌喉的时候,是牲畜们的唱吟。高音喇叭与几杯白酒下肚,老农们谈古论今,使一弯新月依依不舍。
    青石上,留下多少感慨和粗声的叫骂。

    带着新禾清香的微风吹过,村夜如漆。春虫停叫处,双双倩影闪去,村庄的梦更温馨,畅想更翠绿、更年轻。
冬夜炉火

    秋天乘着落叶,匆匆地走后,寒冷便扑进故乡的怀里。
    像是冬天发出了邀请。此时,总有铁匠推着吱吱歌唱的独轮车,驮着千里风雪,露宿在村头。
    星夜,支起一架炉火,蓝红色的光焰映照着他们艰难的人生和奋斗的力。
    煮熟了一锅像星星般红亮的高梁米饭,这硬硬的米粒,很快就化作了脸上宝石般晶莹的汗珠。化作了倔强的精神。
    饥饿和劳作,把一切粗食都变成了佳肴。
    力在舞,铁锤在歌唱了,那是雪花融化在炉火脸上的时刻。
    乡亲们,把为了耕作而致残和献身的犁,请了出来,敬请铁锤和炉火来医治。
    笑脸和信心,在火花的飞溅处萌发又一个春天的希望。
    村子,躺在铁匠们不断抖动的臂弯里。梦,是甜的。寒冷也难钻进哪怕是断裂的屋壁,有那村口的炉火在站岗。
    太阳起来了。
    这犁铧横穿过我可爱的故乡;也穿过我崎岖的人生原野。


太阳

    家乡的八月,是一坛陈酿,醉着我的挚爱。而禾谷场上的三弦、小鼓和铜板的合奏,却醉了家乡的八月。
    透明而缠绵的琴音,流水般灌溉着静静的村夜。而那播种感情的说书声,恰似这流水的手指弹出的山石清韵,一声声,一声声,激起了人们的共鸣。
    一位年轻人的盲人在说书。他的妻子,用爱轻敲小鼓的胸和铜板的背。月光镀亮了他俩。两颗心在碰撞。
    他们在吟唱一首爱情的故事。
    他们自己又是一个被爱情镀亮的故事。
    琴的流水歇了。一双温柔的手挽起一双摸索的手。
    多少声赞叹印在他们身后。
    青年失去了眼睛,失去了太阳。然而,他的心头又有一轮艳丽的太阳升腾。
    啊,爱情哟!
入学的日子

    共和国诞生的那年秋天,铭于我永生的岁月。
    天空湛蓝湛蓝,伸手可及。故土的还乡河榆柳掩映她清亮如玻璃般的水流,光波诱人。
    岸边的草丛里时有鸣蝉初飞,小鸟乍起,露水打湿的鸣唱清纯而婉转。
    在初升的阳光下,幼小童心由野性的小生灵步入方正规矩的学堂。
    我,一个幼稚的农家孩子,在共和国成立的秋天的早上,与太阳一起入学了。踏着还乡河的细草与白沙铺成的长堤,开始了人生的崭新旅程。
    老师发给的课本上每一个插图都那么可爱,一个个方块的铅字那么含情,稚嫩的小手抚摸着它们,每个字都有生命。从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全身,激动的情感常让我跳跃起来。将小脸贴近书本,用鼻子闻一闻那字的墨香,六十个春秋过去了,我仍感知她芳香气味的清新。
    此时生命的感悟是什么,天门洞开?登皋而啸?抑或灵魂的飞翔与升腾。
    难忘,一九四九的秋天!我涉水登临人生的校门。此后,我的梦永远是飞翔的,负笈而行,伴书而眠,总是与一九四九年的秋天在一起,那时的太阳永远挂在我心的正午。
    忆记童年便是幸福。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是人生辉煌的一部巨著。
第一个国庆日

    童年的我不知道北京,不知道天安门。那时,我甚至将家乡的还乡河认为就是黄河,并和小朋友们辩论过。
    在家乡,第一个国庆节来得静悄悄,以至翻了身的村落都未能感知这伟大时刻的撼世足音。
    可我们的小学校却如第一行春雁凌空的鸣叫,撼动了长天,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镌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老师如早春的布谷儿鸟,在我们刚开垦的心田上播下共和国金子般的种子。
    我们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虽然唱的走调)。在新辟出的大庙的天井里,树起了高高的旗杆。一面崭新、鲜亮如太阳般的五星红旗将在上午十点钟冉冉升起。在我们合唱《义勇军进行曲》中;在我们天真无邪的目光中;在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的敬礼中;在我们戴上了红领巾仅一个多小时的惊喜中;在我们还不知道长安街的稚幼中,目送着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真的,那面红旗是最亮的最照耀人心的,是升在我们一生的心头上的。否则,为什么风风雨雨她的鲜红在我们心中总不褪色。
    我们是共和国的第一个生日的第一批少先队员。红旗的一角飘在我们的肩上,飘在我们的心上。
    那一天,我们的童心化成无数的和平鸽,飞翔啊飞翔,祖国的万里晴空是我们生命的无垠疆域,是我们理想发芽的沃土。
    万岁,共和国的第一个生日。万岁,童年的第一个金色秋天。
090206141948efbabb6d625045.jpg
刊头摄影:喜马拉雅

发表于 2009-2-4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先支持
再慢慢读
[em27]
发表于 2009-2-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先拜读![em115][em115]
发表于 2009-2-4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不愧为大家之作
发表于 2009-2-5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支持老师建议。积极参与,为论坛作出应有贡献。
发表于 2009-2-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支持.
发表于 2009-2-8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支持并争取能参加![em46]
发表于 2009-2-8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46]
发表于 2009-2-1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27]
发表于 2009-5-24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有诗性
发表于 2009-6-9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天津
大家之作,欣赏。
发表于 2009-7-23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诗书俱佳,特别是书法越来越好了。
发表于 2009-12-19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拜读啦,真是一种享受啊,
发表于 2010-2-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发表于 2010-2-15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