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学——台南孔庙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文明,是中国人的主要文化传统之一。中国历代皆以儒学为教育的根基。为了传播儒学,在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首先建立了孔庙,也称之为“文庙”。之后,全国各地都模仿曲阜孔庙的模式建立孔庙。
1664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便开始在台湾实施中国的规章制度、文教礼仪。在其部将陈永华建议下,于1665年在台南建立了全台第一个孔子庙,以致力于在台湾传播儒学文明,培养人才,1666年落成,在此设立国学。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改建孔庙为府学。因为是全台童生入学的地方,故有“全台首学”之称。后来因为台北、台中等地先后兴建府学,遂于光绪十五年改称为台南府学。
台南孔庙是全台湾历史最为悠久,保持较为完整的一座孔庙。从兴建迄今,历经10多次修葺,但大致保持旧制。整个孔庙坐北朝南,恢宏庄严,是模仿古代宫殿式屋宇而建造,属南中国式建筑。屋顶为传统的歇山重檐式,黄色琉璃屋瓦,屋脊两端翘起,十分优美。庙门上一横匾,上面以金字题写了“全台首学”四字,笔迹雄浑有力,益增孔庙的庄严肃穆。
大成殿是全庙的中心。郑成功父子时代这里为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专办科举考试。清代改为台湾府学所在,称作“全台首学”。大成殿的中央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灵牌。在灵牌上面的殿梁上,至今还悬挂着许多珍贵的清代皇帝所钦赐御匾,其中有康熙的“万世师表”、乾隆的“与天地参”、咸丰的“德齐帱载”、光绪的“斯文在兹”等,重重相叠在一起。与其他孔庙不同的是台南孔庙大成殿既无旁柱,也无回廊,以伸出厚墙的挑梁支撑。两旁东西庑则陪祀孔子的72个弟子和历代先儒先贤的牌位。连接东庑北边的是礼器库,连接西庑北边的是乐器库,保存着古制的礼乐器,以备祭孔时用。两庑交于崇圣祠。崇圣祠也叫“圣祖殿”,其中祭祀着孔子五代先祖,以及孔子的兄弟。
在大成殿前有露台,露台前有棂星门,平时紧闭,惟有祭孔大典时才开,典礼完了又即关闭。棂星门东西两旁有“名宦祠”、“乡贤祠”、“孝子祠”、“节孝祠”。还有一古朴典雅的“明伦堂”,是儒家讲习伦常之理的地方,学生在此由学官教谕、训导,相当于府学的教室。在明伦堂的正面墙壁上,有八块赵孟頫体的《大学》全书遗迹,极为珍贵,现在仅存4块。在明伦堂之后是文昌阁,楼高3层,呈塔形布局,是孔庙的最高建筑。奉祀文昌帝君,并作为藏书之所。
棂星门外有围墙,隔开庙(大成殿)和学(明伦堂)。围墙东西各有一小门,分别是礼门和义路,好象两个小牌坊,表示着尊礼崇义的夫子之道。棂星门前还有一个向外弯曲的半月形小池,称为泮池,泮池上有座拱桥,也叫泮桥。古代士子考上秀才,到孔庙祭拜后,要在泮池采摘水芹插在帽缘上,以示文才。如今取消了科考制度,但喷泉依旧,与庭前的绿阴连成一片,成为人们的旅游胜地。在东大成门外还有座“下马碑”,为康熙年间树立,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着“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任何人到这里都必须下马下车,步行进入孔庙,以示对孔子的尊敬。门外还有一泮宫石坊,为乾隆年间重修孔庙所筑,石坊因南门路之辟筑,与主体建筑分置两处,苍劲牌坊矗立一旁,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也是台湾的“教师节”,台南市政府都要按照古制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人群聚集,万人朝拜,庄严隆重,十分热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