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康,捷达,桑塔纳,被并称为“老三样”。究竟什么时候有了这个叫法,本人无从考证。不过发明这个叫法的,一定是个高人。
“老三样”之所以叫“老三样”,是因为它们卖了很多年,并且还在卖,并且还会继续卖下去。
之所以卖了很多年了还会继续卖下去,是因为它们都很“经典”。
不过,虽说都很“经典”,但是各有不同。
先说桑塔纳吧,谁让它既“来的早”又“来的巧”还“来的好”。“来的早”就不必说了。“来的巧”是说德国人很善于把握时机,所谓“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到一个需要的国家谈一件正中对方下怀的事情”。改革开放使中国开始富裕起来(还不算富强),汽车(这里特指轿车)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这个“人们”在当时还是那些有官有权的少数人,但是一个十亿人的国家里的“少数”可是真的不少了。但是当时国产车里好像只有红旗和上海两款。红旗自不必说,不够一定地位的人,碰都别想碰一下。县团级才有212吉普坐坐。上海牌轿车也是少的可怜(其实那时候,什么都很少)。既然自己没有,那么,引进外国汽车就很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于是,很快的,满街都是桑塔纳了。当然,这满街的桑塔纳可不是现在的私家车,都姓“公”,所谓“公务车”是也。(当然,也有捷达和富康,只是数量上后两者远远不如前者。)所谓“来的好”,是对双方而言,都能各取所需。国人有了汽车,自然是好事。而德国人让一款在南美都快淘汰的老车拿到中国来,并且重新焕发了“青春”,而且这“青春延续了十几近20年。这恐怕连当时的德国人也没有想到天大的好事了。
再说捷达。和桑塔纳比起来,捷达的劣势在于车型有点儿小,没有桑车看起来那么“派”,加之捷达本来就是以“运动”著称,做公务车就不如桑车合适了。所以只能屈居桑车之后。不过,两款车都是大众的东西,收益的还是德国人。
法国人也很快就来了,可是,法国人浪漫有余,别的就差的远了,至少在还没有搞明白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民族到底是怎样的审美观念的时候就匆匆的来了。结果,一款两厢富康让法国人郁闷了许多年。
光阴荏苒,十几年过去了,还好,“老三样”们还都活着,不管各自经历了怎样的风光或者风雨,哥儿几个都走过来了。只是,时间变了,事情也会变的。当年的老大(老桑)早已风光不在,就是在“老三样”里,老大的宝座也让位与同门兄弟捷达了。有意思的是,老桑的两位弟弟2000和3000早已经满大街了,作为长兄,老桑还是活的有滋有味。不知道这是经济学的问题还是经济学以外的问题。也是,中国这么大,很多地区发展了,很多地区还很不“发展”,城里没有地儿了,还有乡下。东边没有地儿了,还有西边。别忘了还有出租司机呢。
比起老桑,捷达不知道是更聪明些呢,还是更不聪明,反正是经常给自己化化妆,今天烫个卷发,明天抹点口红。结果是:有效。试想,不管内里怎样改进,如果还是披着当年刚来中国时的那身外壳,捷达还有人要么?
最不聪明的就是富康了,看不见的地方改了很多了,连心脏都换了。看得见的地方却依然如故。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正是桑车和捷达不如富康的地方。十几年不变的脸,依然有着吸引力,那么这张脸应该是很经典的了,这才是真正的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