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化,我享受着
每天晚上,只要老公没有应酬,我们就一定去散步,闲逛。一是散心,解除下一天工作的疲劳,一是担心他身体过胖怕有什么隐患,再就是留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我们的行进路线不太固定,差不多把小城的各个角落都走遍了。就像小时候,没事走遍犄角旮旯一样。因为他不是本县人,对以往的老城不熟悉,所以每到一处,就给他讲以前这个地方的样子,还有在这个地方我和小朋友玩怎样的游戏。他很爱听,不时的应和着,说我以前是个很淘气,又聪明,还不温柔的小破孩。呵呵,不过,看得出,他说着很得意的样子。可我们聊天的主题最终就是家乡的变化太大,还是条件好了。
的确,家乡的变化就是大,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真的很恰当呢。
走上街里的路,我们一般到地下和华盛闲逛。一路上,灯火通明,一行行的私家车接连不断。看到县医院新建起的高层,闪烁着五彩的小灯,我高兴的不得了,话又多了起来。告诉他,这里原来是城几村的队部,一个宽阔的大场院,没什么好玩的东西,只记得外面有一眼辘轳井,井柄很古老的那种,小时候看着有些好奇,还曾经淘气被辘轳柄打伤,所以印象很深,现在想来,那柄倒像是木雕古董。旁边是几户人家,都是普通的门楼子和黑色大门,偶尔能从里面闻到花草的清香和收音机的播放声。医院的西侧本是县委、县政府的家属院,大伯家在那里,爸爸又在民政局,相隔几步之遥。可以说我在那里长大。那时一切的记忆,现在已经踪影皆无,已成为一个个富丽堂皇的居民小区。
中心广场,算是小城玩耍地方之最了。喷泉、霓虹灯召唤着各类的人们,交际舞、大秧歌吸引着八方来客。以前这里不过是几家农户、电影院和实验小学的旧址。记忆最深的要属看电影了。那时,哥哥经常带我去,而且从不花钱,那时他们几个朋友也要属于“干部子弟”了。记得那里的一位领导是他们同学的爸爸,总是有办法进去的,完事挨顿查票爷爷或什么的玩笑、疼爱地骂罢了。看的诸多的影片中以卓别林的喜剧印象最深(其实那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老是在哥哥怀里睡着)。现在,家家户户是什么都有了,电影院自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尤其是这样的小城。看着广场上呀呀嚷嚷的人群,是很少见小孩子了,一是他们的作业负担重,再有动画片、游戏的吸引。可我们那时,没有什么作业的,家里玩的东西也不多,总是到外面路灯下冬天捉迷藏,夏天捉蚂蚱什么的,回来喂笼子里的鸡。
大厦附近,各种的私家车挨挨挤挤,开不起来,各种声调的喇叭鸣着,好不热闹,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吧。可小时侯,城里没有几辆车的,县委、县政府和几大局,加一起也没几辆,好的就要属212了。
步入外环,又是另一种场景。天边幽静的番星眨着惺忪的眼睛,和远处的各色灯光交相辉映。两旁的路灯笔直的向远方延伸着,形成一道弯弯的弧,最后成一灭点与星星会合。道两旁的绿化带还扣在暖棚里,安详地睡着。两旁的高楼林立,灯明色艳。爱运动的老人们悠闲的走着、说着、笑着.只有我,一会跑,一会跳,一会正走,一会倒行,缠绕在老公身旁,面对面地跟他烦着......记得小时侯,这里是一片荒野,沟沟壑壑,哥哥曾带我到附近的水坑里给金鱼打捞食物。现在,一切都变了,变得繁华、漂亮、美好。饭店里、酒吧不断发出优美动人的乐曲,和着大小车辆的鸣笛声,人们的欢歌笑语,形成一曲和谐的交响曲,不断地变换着,洒向旷野,飘向星空,流进人们的心脾......
变化,我享受着。每天就这样玩着,看着,感慨着,……心里充满更多更美的憧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