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70|回复: 0

黄土坎之战:书写冀东抗战史上以弱胜强的辉煌篇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9-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黄土坎之战,是1944年1月19日我军对日军的一次激烈的防御战。

1944年初,被日寇在“治安强化运动”中蚕食的广大根据地,除蓟县平原及蓟宝边界地区外,其余基本得到了恢复。为全面恢复被敌蚕食的地区,冀东军分区决定利用冬季集中兵力恢复蓟县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18日夜,冀东军分区首长率军区侦察连、十三团一部分以及独立四区队3个连,从北部山区来到玉蓟边界地区的高庄子、黄土坎一带,准备从这里突击蓟县敌占区。日军驻华北方面军连夜调集多路兵力,于1月19日清晨,对独立四区队驻地黄土坎发起了突然合击,企图把独立四区队3个连一举消灭。

最先到达的是来自唐山方面的日军独混第八旅团20辆满载步兵的卡车,这股日军以7辆坦克为先导向黄土坎闪电般袭来。日军接近村头全部跳下汽车,在坦克的掩护下,以半月状的包围形式,从东面向村中攻击。一连指战员据守村东大庙,以机枪、步枪、手榴弹的交叉火力向敌人射击,阻止敌人前进。日军依仗人多和火力猛,曾两次攻占村东大庙。为了堵住日军,不让日军进村,独立四区队首长命令二连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村东大庙,并亲自指挥战斗。通过战士们的英勇拼杀,村东大庙终于被夺了回来。敌人又以坦克直插村中。战士们用手榴弹猛烈轰击,将一辆坦克履带炸断,使之瘫痪。同时,战士们还用大车、木头等各种障碍物堵住街口,使其他坦克无法进村。

当一连指战员阻击东路敌人的时候,日军第六十三师团的六十七旅团数百人,从蓟县方面陆续开来。这部分日军首先控制了村西北砖窑,然后以火力掩护向东运动,与村东的日军接应。与此同时,村东日军也迅速向西向南运动,与村西南刚刚从宝坻方面开来的日军独混第九旅团近百人和200多名伪军相接应。至此,3路日军形成了对黄土坎村的严密包围,开始全面对独立四区队攻击。

村西北方面的日军用山炮、迫击炮、掷弹筒等向村中轰击,并借西北风施放毒气。在密集的炮弹的轰击下,房屋纷纷倒塌。坚守在这里的独立四区队三连指战员不时灵活改变战斗位置,以避开敌人的攻击,向敌人还击……战斗持续了10多个小时,日军一直未能攻入村内。独立四区队指战员越战越勇,阵地越来越巩固。到了下午敌人的攻势逐渐减弱。天黑以后,驻扎在北部高庄子和临河庄的军分区侦察连及十三团,主动向黄土坎日军出击,独立四区队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从村北强行突出敌人重围。

这次战斗,日军约出动1500人,伪军约200人,并配有各种重型武器,而独立四区队只有3个连500人。然而,我军英勇顽强杀敌500多人,自己仅伤亡53人。这在冀东抗战史上是以弱胜强的罕见战例。这一辉煌的胜利使玉蓟两县人民深受鼓舞,特别是给蓟县被蚕食地区的群众以极大鼓舞。此战后,抗日工作者深入蓟县东部和南部地区,使蓟县平原及玉田宝坻边界根据地的恢复工作打开了局面。

记者孙愫根据《80年前镜像里的冀东子弟兵》一书整理

来源:环渤海新闻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