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玉田县妇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论述,以“巾帼护苗 以爱护航”行动为抓手,通过家风建设的“声音力量”、家庭教育的“科学赋能”、困境关爱的“精准托底”,在未成年人心中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筑牢思想道德的根基,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她力量”。
01“家风建设”:用声音传递家国情怀,激活成长“心动力”
长期以来,玉田县妇联以亲子朗读作为推动家风家教建设的重要举措,扎实安排部署、高标准组织实施,有效引导广大家庭在共读共享中传承优良家风。
1、高度重视。7年来,为激发家长与少年儿童的阅读热情,不断深化“少年儿童心向党”主题实践活动,帮助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县妇联始终把亲子朗读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工作抓实抓好。
2、上下联动。县妇联通过各镇(乡、街)妇联、县直妇委会(妇联),与教育部门紧密联合,全面部署,广泛动员,发动全县城乡家庭踊跃报名、积极参与。活动得到了全县热爱阅读的家庭的热烈响应。全县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创作了一批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富有感召力的优秀作品,充分抒发了爱党爱国爱家、童心向党、同心抗疫之情,营造了浓厚的亲子共读氛围,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注重外延。由于亲子朗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广大家庭形成了浓厚的亲子共读氛围。广大少年儿童及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各类读书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优秀传统文化、学党史历史、读经典诵名句,不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营造了浓厚的书香传家氛围,引导少年儿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强国复兴有我、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伟大祖国”的壮志豪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实现“小舞台”撬动“大德育”。
02“家庭教育”:以科学指导赋能,筑牢成长“压舱石”
1、重点关注学校,巩固发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阵地。与县教育局通力协作,组建由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家教经验、且热爱家教工作的18位同志为成员的家教讲师团,对其教方法、分任务、压担子,优先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协调安排到各中小学家长学校进行讲座,充分发挥家教讲师团家教专家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全县家教骨干教师的授课、讲座水平。同时利用市妇联组织的百场公益讲座机会,邀请市妇联家教专家深入基层进行家教讲座,组织全县家教讲师团成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基层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参加受训,在广大学生家长受益的同时,让我县家教讲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受到最新家教理念的洗礼,增强大家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庭教育的信心和决心。适时举办家教优质课评选、家教微课大赛、家教论文大赛等,激发教育工作者家教工作激情,提升全县家教讲师水平。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印发经验材料等形式,大力推广优秀家长学校先进经验,指导与引领全县家长学校工作,保证全县中小学家长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2、农村社区同步,持续强化农村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功能。学校的家长学校,以讲座为主,农村社区的家长学校,以讲座为辅,以沙龙、座谈等形式为主,或为家长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结合家长朗读沙龙、阅读沙龙、征文比赛、亲子朗读、亲子阅读等形式,增强家长学校的吸引力、凝聚力,全面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3、依托社会力量,为全县家教工作注入生机活力。培育家庭教育试点单位2个,组建18人家教讲师团1个,近年来试点单位始终同妇联组织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家庭教育公益服务,积极走进公立学校幼儿园以及行政机关和企业单位进行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年受益家长达8000余人次。同时,本着“家庭教育人人有话说”以及“让一般家长看得、听得、学得、用得”的家教服务理念,县妇联与教育、关工委、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部门通力合作,编印《好家教在身边》系列读本3本,把高深的家教理论通过身边优秀者的学习运用、现身说法具体丰满起来、鲜活亲切起来,为广大家长提供方法经验,走入寻常百姓家。
03“困境关爱”:用精准帮扶托底,点亮成长“希望灯”
针对困境儿童及家庭,深入推进“爱心爸妈”工作,为助力政府解决“一老一幼”问题贡献巾帼力量。
1、招募“一一对接”关爱人员,给予困境儿童温情照料。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招募“爱心爸妈”,对“爱心爸妈”和困境儿童专门登记造册、动态管理,用心用情做好服务。
2、组建“月月覆盖”关爱团队,推动关爱活动永葆生机。通过爱心招募、组织动员等形式,在全县组建玉田县妇联干部爱心妈妈团及政法护航、卫生健康、成长教育、职业教育等12支“爱心妈妈团”,覆盖多种特长、多个专业,织牢织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网络,让关爱活动常抓常新、永葆生机。
3、汇聚“强强联合”关爱力量,搭建综合立体共暖模式。在全县启动玉田县家校社共暖困境儿童及家庭活动,充分发挥教育部门资源雄厚、队伍壮大等优势,联合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以细化分类困境原因为基础,精准关爱为发力点,启动搭建“综合立体”的共暖模式,共暖困境儿童及家庭的格局初步形成。
4、创建“层层深入”关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落地见效。织牢一个服务网络,对困境儿童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留守儿童纳入管理范围。建好一套联动机制,组建三支“爱心爸妈后援团”,确保困境儿童精神有人关爱、心灵有人抚慰、困难有人帮助、权益有人维护。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组织开展非遗剪纸研学营、周末读书分享会、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中秋、科技研学、假期陪伴、假期收心研学等各具特色的活动,让困境儿童切实增加获得感、幸福感。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心灵工程”,更是一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下步,我们将继续以“护苗人”的担当、“筑梦者”的情怀,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让每一朵“幼苗”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中绽放光彩!
来源:文明玉田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