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基层戏曲人才的专业水平和艺术素养,3月21日下午,由玉田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玉田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百姓公益艺术课堂”戏曲培训工程在县文化馆惠民剧场继续开课,来自全县的百余名音乐教师和戏迷朋友积极参加了此次培训。
“手要像托着千斤顶,气要沉到脚底板!” 站在舞台中央的授课老师突然提高嗓门,百名学员齐刷刷跟着练习,现场声浪穿破屋顶,迎来掌声阵阵。一位五十岁的戏迷感动落泪:“这不仅仅是戏曲培训,这是往人的心里种评剧的魂儿啊。”
这位感动全场的授课老师,就是国家一级演员,唐山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政府文华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张俊玲。张老师是玉田籍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说起她,玉田老戏迷准会拍大腿:“当年她在地头唱,能把浇地的老乡们听得忘了关水闸!” 这话不夸张,张俊玲老师作为评剧洪派艺术传人,不但作品多而精,而且能把各种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成兆才》《香妃与乾隆》《刘伶醉酒》等都是戏迷朋友们口中的佳作。
课程中,张老师将自己的经验一一教授:课程开始,张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评剧的历史和如今评剧在全国的地位。随后,她为大家详细讲解评剧中各种演唱和舞台技巧,并多次由自己和自己的学生亲身示范。她提出,一是基础要建立在用气上,二是唱腔要体现在板式中,三是身法要钻进情境内,四是情感要活在角色里,五是适当展现念白的魅力,这样才能唱好评剧,让角色更饱满,让戏更有感染力。张老师鼓励参训人员围绕上述五个重点进行练习,并依次提出建议,帮助参训人员调整唱法。在一曲全体合唱的《青灯照白头》中,本次课程圆满结束。
“百姓公益艺术课堂”是我县精心打造的一张公共文化服务名片,共开设“百姓歌声”、“百姓乐坊”、“百姓舞堂”、“百姓书房”、“百姓戏苑”五大系列十大门类课程。年开展培训400课时,惠及15000人次。多年来,为我县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是我县文化艺术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县全民美育的重要阵地。
“百姓公益艺术课堂”戏曲培训工程的成功延续,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我县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提供人才储备。下一步,我县将把戏曲培训工程与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融合开展,让戏曲艺术之花在种玉之田精彩绽放。
来源:玉田县文化馆微信公众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