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
玉师 冯立然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扭会——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几天,民间传统特色的庆祝活动称扭会。有耍龙灯,地秧歌,高跷秧歌,跑旱船,小车会,跑驴,五虎棍等。
踩高脚子——唐山话中“踩”读作“chǎi”。“踩高脚子”就是“踩高跷”。“跷(qiáo)”,《康熙字典》引《玉篇》:“举足也”,即把脚抬起来。“跷”用作名词,指带有脚踏板的木棍。这种木棍的高度不一,低的低至数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唐山的高跷以三尺左右的高度最为常见。“跷”是用于“踩”的,把脚“踩”在“跷”上,自然就成“高脚子”了。
“踩高脚子”是一种民间舞蹈,是脚踏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形式,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表演者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耍龙灯——又称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扭秧歌——秧歌舞,又称扭秧歌,历史悠久,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秧歌队一般由十多人至几十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地秧歌——相对于高跷秧歌而言,不踩高跷的秧歌叫地秧歌。
秧歌队中的行当,大致可分文丑、武丑、文公子、武公子、妞(少女、少妇)、文(老婆)、武(老头)和童子等。地秧歌的动作丰富多彩,舞蹈时主要以扇子和手绢为道具,秧歌艺人们创造了丰富的舞扇和舞绢的动作,以及“俏步”“弹步”“闪腰”“绕肩”“扭头”“颠点头”等有突出个性的步法和舞姿。
跑旱船——是汉族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这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逢年过节,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船中的人物肩挎木架,使“船”前后左右运动。
在船的上面有棚,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它装饰物。
小车会——又名云车圣会、太平车会。一种传说,元末金人入侵,北方人南逃的故事。另一种说法是表演“千里送京娘的故事”。道具是用竹蓖扎制的车盘,车中留一园孔,坐车的演员肩挎车盘,有假腿盘在车上,车盘四周有布幔下垂,两侧画上车轮,以掩盖演员双腿。车盘上有四根细竹竿,支一布棚,四周配挂彩球等饰物。小车会配器有鼓、铙、钹等打击乐(也有用唢呐、笙等吹奏乐的)。角色一般为十二人最为普遍,分别是:推车老汉、坐车小姐、拉车丫鬟、陪车丫鬟、丑妈妈、傻儿子、蠢姑娘、算命瞎子、瘸子僧子、二人。其节目主要有:轧场、行车、跑车、切车、倒车、耍车、逗车、车陷泥泞、风摆荷叶等,演出风趣幽默、令人捧腹。
跑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间舞蹈。起源年代不可考,流传于河北、陕西、湖北、山东等省。以河北昌黎、卢龙、滦县一带最为著称。多在春节或赶会时随秧歌队表演,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表演者多扮成农村少妇,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演员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另一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跑驴一般都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唱有舞,诙谐风趣。 跑驴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鼓、大钹和小钹等,乐曲常选用冀东唢呐曲《满堂红》。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