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178|回复: 0

【我为家乡代言】选择 守候 感恩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我为家乡代言


为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展现大美家乡、魅力玉田,学校党委、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主题征文活动。每一篇文稿、每一张照片和视频作品都饱含着对家乡的真情实感。我们将逐一为大家展示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快来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今日作品《选择 守候 感恩》


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我的荣光!成为一名家乡的职业教育工作者也是我的幸运!现在我从事职业教育已经31年了,特别想写一段文字诉说情怀,述说对家乡大美玉田的热爱,尤其是对家乡的职业教育的的热爱。我就从忆职教往昔看今朝变化,写写我感触最深的职中的七个变化,这些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源于我们有一个伟大的党,都源于承载着新时代玉田高质量发展的这片厚重土地。仅以此文为家乡玉田代言,为家乡的职业教育代言!


操场的三次变化


杨家套村有一条向北延伸的土路,西侧是我们的老职校,东侧是老职校的小土操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有着两个木头桩子做的篮球架的篮球场。每逢下雨,操场上密密麻麻的圈圈积水,暴露了平时看似平整的操场原来有那么多的坑坑洼洼。那时候,我们要等:等雨过天晴,等风、太阳吹干晒干操场,然后我们才可以在操场上打篮球.....


1994年学校从杨家套搬迁到县城,我们的操场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好几倍,只是学生跑操依然可以扬起漫天黄土。操场正中每几年都要翻种一茬又一茬的草籽,种下的草籽最终都没有长成我们期待的草坪模样,不时地看到老师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拔掉匍匐在草丛中带刺的蒺藜!


2019年我们的塑胶操场终于建成。色彩明丽的操场红绿相间,红色的是长长的跑道;绿的呢,是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田径场。红绿互相衬托,好像一朵碧叶红瓣的花。进入操场,踏在柔软的“草地”上,你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放松;红色的跑道上勾勒出一道道白线,好像是操场的舞裙,曼妙多姿。学生们在操场上欢快地跑跳,喜鹊在东边杨树上欢快地鸣叫.....从此,玉田县城多了一颗耀眼的星星,那就是职中的校园。


实习场室的变化


记得老职校没有实习实训室,校园的北面有一个校办工厂,有时候老师让机械加工专业的学生排好队伍有序地到工厂的车间里面参观,从车间的入口进入,参观一圈从车间的出口出来回到教室,就算实习实践了。现如今学校建有实训楼3栋、大型实训车间2个,共有实习实训场室54个,实训面积1.8万平方米;配套各类实训设备4316台套,总价值4160万元,达到了国内县级职教中心的一流标准,充分满足了学生实习实践需求。


招生的变化


我记得那是1998年,学校生源枯竭,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给老师们摊派任务:每人一个招生名额,每招一个学生还有100元的奖励。我和很多老师一样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不得不到学生家里去做工作。2012年为了保障职校生源,初三学生开始春季分流,学校分成六个招生宣传小组,我是宣讲成员之一。连续几年我都要到包片初中去宣讲,那个时候我的心里总有障碍,总感觉自己像在搞“传销”。


如今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2007年秋季开始中职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1500元国家助学金;2014年秋季开始国家免除中职学生学费,同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学生上职校从“被动”到“主动”;从“分配招生任务名额”到“找亲戚托关系入学”;从“入户动员招生”到“通过考试按分数线录取”。职校生源已经供不应求,初三老师劝诫不爱学习的学生说:“再不好好学习,职中你都考不上了。”从此,我在招生宣讲时留下的心里障碍和心理阴影再也没有了,感觉职校老师的腰杆也终于直起来了......


交通工具的变化


1994年玉田职教中心从杨家套农村搬迁到县城。我记得搬家那天,老师们的行李由学校的双排车先行拉到了新学校,我和其他老师们带着一路喜悦的心情骑着自行车从杨家套到新学校报道。那时候我的自行车是一辆新买的三枪变速自行车,在当时那也是让很多同事羡慕的交通工具!


我费力地骑着这辆新车在奔赴县城的路上想:“要是能拥有一辆摩托车就好了!”后来,随着国家重视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我拥有摩托车的梦想实现了!


再后来,不记得哪年的述职会上,我在述职的结尾说:“希望老师们的日子越来越好,校园的停车场上停满自家小汽车。”当时我看老师们的目光很茫然,那意思好像是“拥有自家汽车可能吗”?而如今的景象是:学校门口两侧的停车位上,南院、北院的停车场上都停满了老师们的自家车!谁上班来晚点,找个停车位都难!


师生住宿和住房的变化


我记得在老职校学生宿舍是平房,一个宿舍住20人;1994年搬到新学校后一共有两栋还没有竣工的宿舍楼,学生暂时住在机修楼的实验室里,一个实验室里住30人。那时候学生喝热水是要提着暖壶到离宿舍很远的水房打热水。现在我们拥有7栋宿舍楼,纯净水直接接到了宿舍楼层。


老师们搬到新学校后,因为95%的老师家住农村,城里没有住房,只能住在学校。现在的4号男生楼就是原来的家属楼,每间宿舍就是一家,当时每层的整个楼道堆满了煤气罐和煤气灶,每当做饭时间,整个楼层弥漫着各家的饭香......如今,老师们在县城都拥有了自己第一套房、第二套房......


学校声誉的变化


我们职校始建于1983年,当时的专业只有财会、机械加工、农林畜牧三类专业;如今玉田职教中心专业建设已经硕果累累,已经发展到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等八大类共16个专业。1991年我刚到职校时,学校只是一所融职高、技工和升学的农村职业高中。


如今,在一届又一届的校长的掌舵下,在一代又一代职教人的辛勤坚守中,师者肯大爱,党员肯担当,学校已经发展成一所融中专、技工、函授、培训、升学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精品校。多年来学校已经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累计有100余项。三十多年前老职校在方园十里名不见经传,如今玉田职教中心早已扬眉吐气,远近闻名。老职校已从一所不知名的农村职业高中发展成了有《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先后报道的示范校、精品校!“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玉田职教中心的学校建设发展成果引来衡水、邢台、迁安等超过100校次前来参观交流。


我的变化


1991年我大学毕业,因为家里七大姑八大姨都是顶着高粱花子的农村人,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所以从没有奢望进入县城工作。我的心愿就是在离家近的鸦鸿桥中学任教。没想到开毕业分配会时我被分配到坐落在杨家套村的“第一职业中学”。


想起初到职校上班的情景,那时的我21周岁,作为新老师站在红砖灰瓦的教室门前候课,曾被进入教室的学生误认为“这是哪班的小胖丫站在这里了 ?”曾经被学生误认为是一名学生的“小胖丫”,如今已是黑白发相间,拥有31年职教教龄的“老职教人”了。


“共产党员”的称号萌动于我的童年,根植于我的青年,坚守于我的成年。“共产党员”在我心中是神圣的,是伟岸的。曾经仰慕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爷爷有46年党龄,如今我也成为了拥有20年党龄的教育系统优秀的共产党员。


两次省级班集体、一次省级团支部的班级管理荣誉和省级技工院校优秀教师的个人荣誉是我的小骄傲!


我和职业教育之间真的有缘分,是职业教育选择了我,我也从一而终,直到退休我可以守候职教将近39年!在职教班级管理、教育教学、就业管理、专业建设、成自考社会服务等领域曾经的辛苦付出,党、我的家乡和学校都已用不同的方式给予了我回报。我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源于我所在的家乡的这片土地给我搭建的平台和我们身后的伟大的党!我愿传承这百年薪火,一生选择,不忘初心;一世守候,不忘党恩!愿河清海晏!祝国泰民安!

来源:玉田职教中心
作者:张银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