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884|回复: 0

宗祠的情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21: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穿过整整齐齐的乡村街道,我们来到村子中央,望见了这座古香古色的院落。从外面看,很难把它同影视剧中阴森古板的“祠堂”联系起来,更像是北方常见的清代四合院。

院子坐北朝南,东西大概有六间房大小,南北纵深狭长,颇具规模。正中是单檐歇山顶的门楼,檐、檩、椽及斗拱均为仿木砖雕,门前影壁上笔力虬劲的“子孙保之”四个大字表达着久远而深切的期许。门楼东侧是三通石碑,正面的文字历经风雨磨蚀,有些斑驳不清,只在其中一座石碑背后上刻四个大字“本元宛在”,证明这里的确是宗族的纪念之所。

宗祠,俗称祠堂、家庙,是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宋代朱熹因循儒家礼制文化,提出民间可以建立家族宗庙,宗祠开始兴起。到了明代,由于实行大规模移民政策,朝廷为了便于统治,顾及民间的亲情关系,允许移居外地的宗族建庙立祠。宗祠常见于南方,北方少见,也只有名门望族才有能力建筑自己的祠堂。时至今天,大多数祠堂在战乱中销踪匿迹,在整个唐山地区来说,这里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家族祠堂。

王氏宗祠见证了王氏宗族的兴衰,也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文化积淀厚重,它的平面布局、建筑形式、装饰手法与北方民居有相似之处,与南方比较显示了北方建筑的独特性,是研究清代北方地区民居及宗祠建筑的活化石。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太平府(今安徽省)当涂县池王庄王安遵照朝廷的诏令,带领全家人到这里安家落户,建庄名为王家老庄,后来更名为达王庄。明朝中后期,宗族一支迁到玉田城内,并在城东修建了第一座宗祠,名为瞿坛庵(今玉田三中)。清朝道光十九年(1839年),达王庄王氏第十六世祖王敬德集资筹款,历时将近四十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才建成宗祠主体建筑秩祜堂,七年后续建了厢房和临街门楼,到王敬德去世前基本建筑落成,但仍有遗憾。对于古人来说,修建宗祠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情,必须严格按照礼制标准规格建筑。王静德给儿子留下遗嘱:“庙虽修成,当中尚缺门楼一座,以收合堂之气,乃显完善,尔等必须继吾志以修之。”王敬德次子王绶遵照父亲的遗嘱,用砖墙把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形成二重院落,并建起了精致的木结构的二门雕花门楼。王氏宗祠清朝经历两次修葺,2018年河北省省文物厅拨款近百万元修复宗祠,使王氏宗祠恢复生机。

宗祠紧邻村委会,我们来的时候,迎面遇见一位村干部,听说我们专程来观赏和了解王氏宗祠的来意,便毛遂自荐,兴奋地说自己就是王氏后人,愿意带领我们参观,我们自然更是高兴。走进大门,门上的一幅对联彰显出一种文化底蕴:“两树梧桐溯先泽,一龛弥勒表清芬”。秩祜堂位于院落正北,穿过堂前通廊,通廊上悬挂着王敬德手书的三块匾额,明间为“功德归宗”,中间两根明柱上刻有对联,“堂构新辉昭进德,杯旧泽永贻谋”,一些字体已经辨认不清,看来是当年的真迹。通廊两侧墙内镶嵌着石碑,碑文行、草、隶、篆各具特色,是当年地方名流乡贤赠与的题词。秩祜堂为三间结构,每间都悬挂着匾额,中间的堂名据说是时任知县冯为题写,足见当年王氏家族在地方的显赫地位。说到这里,“导游”喜形于色,流露出一丝自豪。西间为“敦宗睦族”,东间为“功德千秋”。我们的“导游”热情洋溢,如数家珍,依次向我们介绍当年祠堂正中的木龛供奉着王氏祖宗牌位,按辈分高低、大小严格排列,龛前龙头拐杖题有“康熙赐给”的字样。秩祜堂前檐下悬挂着达官显贵题赠的八块金字匾额。两侧有东西耳房各二间,东是义行祠,西为节孝祠,用以祭祀本族中的忠义之士和节妇、孝子之类。又有东西厢房各二间,过去是本族子弟习文练武之所,昔日少年一板一眼地刻苦马步站桩似乎犹在眼前。东西耳房及东厢房明显带有不久前修葺的痕迹,东厢房供奉地藏王菩萨和三位祖先的挂像。我们忽然发现,内墙壁上题有毛主席语录。尽管时代和属性不同,但却没有突兀之感,倒是很有历史和真实感,颇具不同时代的特色。

院内建筑基本保留原貌,一律大式正脊,青筒瓦,廊柱交错,墙体磨砖对缝,精致典雅,足见当日建筑风格和庄严气派。旧日的宗祠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产物,是宗族权威的象征,也是凝聚族人的圣殿。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宗祠,大多是在宗族人员出现叛逆行为时到这里接受“家法伺候”的处所,因此给我们的感觉总是令人恐惧,缺少温情。王氏宗祠牌位前凛然排列的木棍,就是著名的“刑具”。由此可见,宗祠对于族人也具有行为规范约束的“惩罚”功能。但宗祠初衷原为“追远、报本”的目的而兴建,所以在建筑规制上要体现出礼尊而貌严的状貌。

祠堂是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族人之间发生争执到祠堂裁决,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大都在祠堂进行。宗祠也讲究人文关怀,族人无房居住可以借居祠堂空屋。外出族人到祠堂祭拜后,要带上一抔祠堂泥土,以示不忘根本。

王氏宗祠保存完整的《王氏族谱》,从乾隆十九年(1755年)直到二〇一四年四次重修,收入了历代社会贤达的大量诗文,更涉及许多民风民俗,是研究当地文化的重要凭证。这部王氏族谱记载着王氏族人在各个时期儒生武将、名宦乡贤层出不穷。主持修建王氏宗祠的王敬德,“幼年习文,壮岁就武,丰姿绝世,膂力过人”,在王家濒临家道败落的时期考中了武秀才。光绪年间,古稀之年的王敬德担任编纂《玉田县志》的采访任务,其严肃认真、不畏劳苦的精神令人饮佩。王敬德在书法上也是成就斐然,村东边不远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觉寺内尚存他所书写的三通碑刻,许多书法爱好者都从那里获得过教益。王敬德的长子王绳在王氏宗祠院内创办名噪戏坛的昆弋益合科班,培养了郝振基、王益友等著名演员成为享誉全国的历史名人,为中华戏曲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敬德的孙子王却三远赴日本留学,回国后积极参加了反“旗地变民”斗争,在王氏宗祠的大门口插上红旗,训练农民队伍,一九二七年率领农会会员参加声震中国北方的农民暴动,被推举为玉田县临时县长。暴动失败后,王却三革命意志毫不动摇,继续在王氏宗祠内与革命同志秘密开会,与鸦鸿桥的马文灿一起组织了一支约二百人的抗日武装就是以王氏宗祠为指挥部,转战于丰、玉、遵三县,五十六岁时壮烈牺牲,成为名垂千古的人民英雄,为王氏宗祠填注了一份红色基因。

王敬德祖孙三代,用自己的独特方式为王氏宗祠增添光彩,后世的王氏功勋人物更是数不胜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涌现了三十多位革命烈士,在和平年代培养出以多位优秀干部以及多位“省劳动模范”、“时代先锋”、企业精英学界泰斗。王氏宗祠因自己的子孙而蓬荜生辉。走出宗祠大门,夕阳中,与热情的王氏后人挥手告别。

街角处,蓦然回望,宗祠四周的街道环绕,晚霞映照着宗祠的斗拱雕檐,初冬的古树枝干虬劲地拥抱着整个院落,显得宗祠更加浑厚庄严。王氏宗祠,曾经鲜活生动,如今依然充满生命力,用它永恒的根脉文化和人文底蕴,穿越时空,点亮我们的情怀。


20220430215952front2_0_4796_FuH-cvBZQ9e6-Ye74TjgU20dwbyL.jpg
20220430215952front2_0_4796_FgMfi8PZDs7bnl-DixRGVn41G3Bq.jpg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