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4668|回复: 0

孤树镇:山水枣乡 | 枯树又逢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今年以来,孤树镇积极推进“山水枣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按照“基础工程塑形、文化工程铸魂、产业发展强基”的总体思路,探索出一条集现代农业、民俗体验、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近日,玉田县委宣传部组织县文联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骨干成员,深入孤树“山水枣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开展调研采风活动。围绕水乡文化、农耕文化、戏曲文化、满族文化、红色文化、枣文化等,以文字和影像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以文艺的力量助推全县乡村全面振兴。[size=18.8586px]

现优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

   枯树又逢春

  作者:刘敬君


老家距孤树镇也就二三十里,还有亲戚,但以前从未想过去转转,因为几十年来,我对那里的印象,无非是金丝小枣。孤树金丝小枣外表红润鲜艳,果肉丰满绵软,甜而不腻,枣核细小,掰开后,轻轻往两边抻,能拉出长长的金线般细丝。近几年,孤树这个名字重现率越来越高,十里八村老百姓经常去那里唱歌,跳舞,唱戏,采摘,游玩,卖货,好奇心使我产生“到此一游”的想法。初冬,我们来到宋庄子村。太阳似美女出嫁,青春靓丽,光彩夺目,空气也足够新鲜。西北风似不靠谱的歌者,音调忽大忽小,忽高忽低,让寒意四处乱跑。眼前是一个湖泊,形状似葫芦,水面结了薄薄的冰,薄得若有若无。北岸有几棵垂柳,长长的柳条淡黄中泛着浅绿,轻拂在水面,与湖面倒影相映成趣,似是对镜梳头。树下有一片芦苇,已经枯萎,仍然密密麻麻,挺直纤细身躯,穗子淡雅飘逸。柳树东面有个小亭子,古香古色,玲珑雅致。向湖中望去,有蓝天的倒影,太阳的倒影,柳树、芦苇的倒影,亭子的倒影。水上太阳圆圆的,白白的,亮亮的,像个手电筒,把雪白的光照射在湖面,湖里波光粼粼,明晃晃一片。 1.jpg

柏永顺摄葫芦的细腰处,一座古桥横跨南北,那是参照兰泉河上古安澜桥复制而成的。宋庄子位于兰泉河畔,村庄因河而兴、沿河而建,每逢涝年,河水暴涨,人们只能划船进出,后来,人们在兰泉河上修建了古安澜桥,寓意“河湖安澜、物阜民丰”。清光绪二十九年,当地先民自发筹资出劳,对古安澜桥进行了全面修缮,后来随着兰泉河河道演变及周围村庄建设,古安澜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听导游介绍,此前这里只是个取土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气味难闻。如今,这里得到有效治理,周边硬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把这里建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这个村的明珠。而我们行走在湖边,竟然感觉看到了冬天里的春天。抗日战争时期,宋庄子村地势低洼、四面环水,沟渠、坑塘内芦苇丛生,又有兰泉河自东向西,穿庄而过,村子通往外面的路只有两条埝。大埝两旁是一片片浓密的芦苇丛,形成天然“青纱帐”,八路军伤员和粮食便经常藏在村里,因此这里有抗日堡垒村之美誉。沿着公路北行,可以看到宽阔平坦的文化广场,广场北侧,路西是宋庄子村党群服务中心,第一层建有民俗馆,老照片、老物件、老场景,展示了清代中晚期到八十年代的那段历史。我是70后,对很多物件都有记忆:低矮沧桑的老屋,堂地的大缸、瓦罐、锅台、风箱、大瓢,麦秋时,人们天不亮就到麦田割麦子,烈日下挥汗如雨,坐在地头喝糖精水、打尖、磨镰刀,然后赶着牛车拉麦子,在麦场上打麦子、晾麦子……人们吃着粗茶淡饭,穿颜色款式单一的衣服,孩子们每天回家要去给猪羊割草,看弟弟妹妹,做饭。

2.jpg


柏永顺摄一辈又一辈人用勤劳智慧,使我们一步步走出了贫困。这民俗馆让我们再次重温清贫辛苦岁月,也给了我们无比亲切的怀念。前行,看到又一片水,北岸有假山,假山上有泉水汩汩流淌。这是复制的“唐水涌蓝”,体现的是穿境而过的母亲河——兰泉河的起源。隋唐时间,隋炀帝和唐王李世民六次东征高丽,古驰道上战车、军马绵延数百里,旌旗蔽空,当时,古道称为唐驿道。驿道旁有一条河,原名为蓝水,发源于陀头山,“其水甚清,其泥如靛,映水皆蓝色”,蓝水南流,途径孤树、彩亭桥、渠河头汇入兰泉河。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御驾东征,凯旋时路过玉田,一位将领伤势严重,难以行走,唐太宗便把他安排在蓝水河畔,并派两名士兵看护照顾。因为他们是大唐将士,便给蓝水起了个新名——唐水,玉田八景之一“唐水涌蓝”由此而来。这里的“唐水涌蓝”源头未必是实景,更不能反应全貌,但至少说明,古迹又出现在人们视野,就像老树发出新芽,总能给人以慰藉,给人以怀想,给人以希望。简单吃过午饭,我们开启下午行程,从抗战史馆到十里画廊。抗战史馆在邢张庄村,全称是“邢张庄玉田抗战史馆”,青瓦白墙的建筑里,用雕塑、图片、报刊、实物记载玉田县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一进门,眼前是占据多半墙壁的浮雕,展示了万众一心,奋勇杀敌的场面,队伍里有战士,也有老百姓,有的紧握长枪,有人举着大刀,指挥员提着手枪指挥战斗,号手吹冲锋号。他们目光坚毅,冒着复仇的火焰,如愤怒的雄狮,身体前倾,大步往前冲。在“血染大地”展区,揭露了日军令人发指的罪行,他们烧房子,抢东西,抓人,屠杀。一幅图上,几个日军把一个中国男人绑在树上当拼刺的靶子;一幅图上,一群日本兵正在活埋老百姓,坑里的人只露着头,满满的愤怒、无助、无奈;另一幅图上,一位老奶奶蹲坐在地上,捧着躺在地上亲人的头欲哭无泪。还有一个画面,在一个台阶上,堆满尸体,他们一个个衣衫褴褛,有的露着胳膊,有的露着大腿,一层层尸体横着、竖着、斜着,趴着、仰着、侧着。最下面一个小男孩,不过五六岁,头朝下仰面朝天,小胳膊一只上举,一只下垂,身子扭曲着,小脑瓜垂在台阶下。抗日烽火处,一组图文记录了玉田境内几次著名战斗,黄土坎战斗,霞港战斗,散水头大北窑伏击战等,另一组是发生在孤树境内的八间房战斗,孤树战斗,枣林伏击战,袭击孤树据点战斗。

3.jpg
陶庆凯摄走过古朴典雅的亭子,穿过布满红灯笼的“鸿运长廊”,一棵古树出现在视野中。这棵大柳树高大粗壮,顶端是三个分支,没有树冠,走上前细看,枝杈上有细嫩的枝条,发了新芽。古树,就是这个地方名字由来。据朝鲜使者所作《燕行录全集·卷九十五》记载,玉田县西北山上有株大树,数百年不长树叶,人称“枯树”, 但其树干却没有枯死。有人说,当地大丰收时,此树就长出叶来;也有人说,只有真主出世,此树才能生叶复活。树前有村,村以“枯树”为名。枯树作为村名,早见之于《明史·曹文诏传》。“令(曹文诏)率参将王承胤、张叔嘉、都司左良玉等伏玉田枯树、洪桥,鏖战有功,迁参将。”新中国以后写作“孤树”,但老百姓口头仍称作“枯树”。“矿山驿站”“烟树亭”,以及抗日名将包森曾指挥战斗的山洞等特色景点。从青石塘村穿村而过时,能看到2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墙,特别是枣林、耕牛等8幅立体画,栩栩如生,各具特色。面对如画风光,回味一天收获,我这个从不写诗的人居然有了吟咏冲动,索性来两句打油诗:山清水秀枣如蜜,枯树新芽又一春。

作者简介

4.jpg

刘敬君,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劳动日报》“老兵颂”专栏作者,河北省散文学会刊物《散文风》责任编辑。作品在《领导与创新》《杂文界》《当代人》《河北旅游》《人物周报》《共产党员》《唐山文学》《唐山劳动日报》《滨海时报》等报刊发表。在多项文学赛事上获奖。
来源:玉田风景线
编辑:马旭雅   于婧
监审:尚利军 李雅静  徐思远
总监审:马艳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