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张荣文
杨连第,天津市北仓镇人,1919年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一师一团一营一连副连长。
在共和国的铁路发展史册上,在中国铁建的旗帜上,赫然写着一个英雄的名字,他就是著名的登高英雄、一级战斗英雄——杨连第。
杨连第原是天津市的一名工人,1949年入伍来到铁道兵第一师第一团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一支队一大队。就在这年8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止我军解放大西北的进程,炸毁了陇海铁路的咽喉要道——8号桥。当时,杨连第所在连队接受了南下抢通陇海铁路的命令。
8号桥高达45米,为当时的全国最高桥。要想修复大桥,必须登上墩顶进行炸平,然后再架设桥梁。面对高耸入云、溜光平滑、没有任何攀援物的桥墩,怎么才能登上去呢?当地老百姓都说:“8号顶、8号顶,掉下来摔成饼。”登上8号顶,犹如登天一般困难。
刚刚由工转兵不久的杨连第,在桥墩周围转来转去,他忽然发现墩身上有一个个不规则地裸露出来的钢筋头。于是,他突发奇想:能否用长木杆绑上弯钩,搭着钢筋头一节一节地爬上去,下面接上单面云梯,不就登上墩顶了吗?后来,他的想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登高开始了。杨连第用拉杆挂在钢筋头上,一个引体向上慢慢登上第一个钢筋头,然后再将单面云梯拉上来……他每登一步,下面的战友都为他捏一把汗,背过身去的、捂着眼睛的,想看又不敢看。就在大家紧张得手脚颤抖之际,杨连第终于登上墩顶。顿时,掌声欢呼声响彻整个山谷。
紧接着,杨连第仅靠一块木板遮挡,在无躲无藏的墩顶上连续爆破百余次,铲平墩顶修复大桥,使陇海铁路提前20天通车,为解放大西北赢得了宝贵时间。被誉为“登高英雄”的杨连第,为铁道兵的光荣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50年冬,杨连第又随英雄的铁道兵团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朝鲜他与战友们一道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1年,杨连第当选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当年9月,他回国出席了全国首届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并应邀列席了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52年5月15日,已担任铁道兵团第一师第一团一营一连副连长的杨连第,在指挥抢修清川江大桥时,被美军飞机投掷的定时炸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队为“杨连第连”。铁道部将陇海铁路8号桥命名为“杨连第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