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2557|回复: 18

住进兴隆大山里的开滦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东
住进兴隆大山里的开滦人

. 兴隆郝友 018.jpg
郝友
    在城市里工作居住惯了,许多人都愿意到野外深山峡谷走上一遭,去享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呼吸树林间的新鲜空气。但你想过为了山间那葱郁的绿色,把家搬进大山里居住吗?―――恐怕很少有人会动这个念头。
但有一个人却做了,他真的把自己的家由唐山市区迁到河北省兴隆县的大山里,而且一呆就是4年,他非但自己没住够,而且还把全家人的心气儿都给带起来。他就是郝友,原开滦吕家坨矿退休干部。
郝友今年60岁,身体硬朗,心明眼亮。他说到在兴隆大山中4年的生活经历时,一派悠然。
兴隆郝友 021.jpg
郝友的房子

万树千花三道梁

按理说,人到退休年龄了,想找一个清净悠闲之处颐养天年,本在情理之中。但郝友找的地方挺出人意料:他选择了到兴隆山三道梁隐居,这在当时让他的亲戚朋友都感到不可思议。
说起三道梁的家,郝友语言中浸透了爱,而且出口成章:“深山一小院,四周尽山林,三山两水环抱,泉水进家门。”还有:“三伏六月盖棉被,畅饮矿泉不收费,躺在炕上看青山,推开山门观佛睡。”
兴隆郝友 043.jpg
郝友房子后面的獐猖山。每当黄昏,山的阴影形成巨大的菩萨像,郝友称“菩萨观星”
三道梁是一个居住着14户人家的山谷,它行政隶属兴隆县兴隆镇大灰窑村,是大灰窑村的一个小队。这里植被生长繁茂,用郝友的说法,三道梁的绿化率100%
郝友家住在山谷上半部,房子北面是三个高大的山峰,两股山泉水从山峰上流下来,形成两条河流从房子两边流过并在屋前交汇,然后合成一道百尺峡谷。房子左右两道青山,山坡上长满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一切都让郝友心旷神怡。郝友说,三道梁是春天桃花满山、夏天云气万变、秋天层林尽染、冬天大雪压枝,每一天都是好风景。
兴隆郝友 029.jpg
郝友家的前院景色
2002年,郝友把整个峡谷里的300多亩山林土地承包下来,他现在居住的房子是在一家已经搬迁民房的旧址上建起来的。他在山间种花栽树,看烟雨山林,听鸟鸣流水,自得其乐。他还时常把城市里的朋友请过来吟诗作画,而一些大专院校把他这里当成了绘画写生基地。
但这并不是郝友在这里生活的全部,他说现在这里的山民还很贫困,他首先把这一片自然风光保护好,然后把它开发出来,推广出去,让所有的村民都获益。
兴隆郝友 038.jpg
三道梁的村民

一个梦做了20多年

郝友在开滦工作了几十年,因为职业的关系,曾经有幸游览全国许多地方的大好风光,在他心中,有个寻找世外桃源的梦想。
1986年,郝友和工友去河北兴隆矿务局出差。工作之余,那里的朋友热情地陪他到一个山谷中玩,在山中,他被那绝美的风光所震撼:“真没想到,华北还有这么好的地方……”
兴隆郝友 010.jpg
山里如画的风景
就这样,他的心被这一片大山所牵绊,这里成了他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此后20多年,他几乎每年都要来到这里,不但自己来,而且还带单位职工一起来玩。他在叹服山中美丽风景的同时,深深感到当地村民的穷困和闭塞。一些村民上山乱砍树木,滥抓山中珍奇树蛙、小动物等等,这让他心中很不是滋味。
日月荏苒,一转眼,郝友到了快退休的年龄。因为干了多年的营销工作,外面的私人企业一听说郝友快退休了,便迫不急待的邀请他加盟,有人开出高薪,有人让他当矿长,还有一位企业家把承德的一家老酒厂买下来,非拉着他当酒厂的业务厂长,这一切都被他推辞了。他对朋友们说:“我现在退休金1000多元,足够了。儿子们工作稳定,我也不需要那么多钱,现在就想去兴隆山中,建一个世外桃源……”
但这时他还不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伴儿,他怕老伴儿闹他。
兴隆郝友 040.jpg
三道梁的一位盲人,他用两根棍做引导,走遍三道梁的家家户户,靠卖杂货卫生
2002年,郝友去兴隆承包山地签合同那天,从家拿走10000多元钱,老伴问他干什么去,郝友撒谎说要到东北倒木材。
等到郝友开始在三道梁建房时,才被老伴发觉。老伴听说郝友要去山里居住,急了。郝友还记着当时的情景:“她说什么都不干,非要过去把我那房子给一把火烧了,她就这么反对我,但我硬是坚持下来。现在看她心气儿顺过来了,在那里也呆美了!去年夏天,我的两个儿子带着孙女在那儿住了一个多月后,孙女都不愿回家了……”
IMG_1973.jpg
山里美丽的花


让山民也过上好日子
“说实话,山里人苦啊……”
在感受自然美的同时,郝友在山中居住的这几年,与山民有了近距离接触。村民们就指望着几亩山地打一些粮食,每日饭菜里面连油都没有,调味品就是那些大粒粗盐,人们穿着更是补丁摞补丁。在郝友搬到这个村时,乡里领导便跟许多村民讲:“郝师傅来这里对大家都有好处,他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观念和财富,你们不要排斥他。”
在山中的日子,信息闭塞,人们思想简单。郝友说在山中手机没有信号,与家人就约好每周二下午6:00到6:30联系。每到那个时候,他就拿着手机,走到房子西南方的山顶。他说他还曾亲眼看到,一个山民持续两个小时举着一块石头,在一个地方等一条蛇露头,问他在干什么,山民说要把蛇打死吃肉,郝友苦笑着说:“别等了,好歹那也是个活物呀,给你钱你赶集自己买点肉去吧。”
在郝友承包下三道梁这片山林后,一些村民还按老习惯,到山中伐木材,在溪流中捕山蛙,挖各种奇花异草。郝友说,村民这样做,早晚会把这里变成秃山。如何把山里的资源保护好的同时,还要让大家富裕起来,郝友想到办旅游是一个好办法。而当地政府也很支持郝友的想法。此后,郝友充分利用在城里的关系,把各路朋友都约来游玩,走时还不忘告诉他们:“多给我们宣传这个地方。”
城里的朋友们看到山里的好东西,有时也会活动活动心眼儿。有人私下找到郝友:“我们拿粘网过来,逮几个鸟回去养着行吗?”郝友毫不犹豫地就说不行。还有人要砍山上名贵树木枝杈做拐杖,也被郝友拒绝。他一直是那句话:“需要什么,我给你钱买去,不过千万别破坏这里的环境。”
为了与村民搞好关系,郝友每次回唐山,都要为老乡们买些东西,他看到村民的衣服破旧,便回来召集朋友捐衣物,一次就给村里带来150多件。郝友还自己掏钱买电子表每家送上一块。村里人有个大事小情,他也要转上一圈,凑个份子,时间一长,老乡们也就不把他当外人了。


45年前开凿的“开滦栈道”
兴隆郝友 033.jpg
开滦栈道就修在石崖上
在山里居住时间长了,郝友发现当地山民对开滦还有挺深的感情,因为一位开滦退休老工人在悬崖上为他们凿了一条出山的栈道。
每到一个老乡家,村民们就会给郝友讲那个开滦退休老工人杜进普修路的故事。
兴隆郝友 035.jpg
杜进普在三道梁的外甥女
1960年,刚刚从开滦赵各庄矿退休的杜进普,在这个村的一个亲戚家居住,住了几天后,他发现当地村民在出门时总要爬一座大山才能走上大路,很不方便。所以他就主动表示要给山民开出一条出山的路来,接着他就找来锤子,自己做钢钎,在悬崖边干了起来,就这样,杜进普在那个悬崖上整整凿了一年,居然开出一条50多米多长2米宽的栈道。
  兴隆郝友 008.jpg
开滦栈道就是用这个工具凿出来的,这钢钎和锤子一直留到了现在
一年时间,老人凿栈道的全部给养就是村民的一袋袋白薯干。
等老人把道凿出来,回到赵各庄家里时间不长就去世了,大家都说他是因为修栈道累死的。现在当地百姓还在走这条栈道,道边也长出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条栈道也成了开滦人与村民心气相通的标志,当地人更把这条道叫“开滦栈道”。
兴隆郝友 039.jpg
村里岁数最大的老人,他见证了开滦栈道的整个过程
郝友听到这个故事时很感动,他还专门回到古冶区去看望了杜进普老人的亲属。他说他还要为杜进普老人立碑纪念,把老人的无私精神铭刻在心,在这个大山里把老人的精神传下去。
兴隆郝友 037.jpg
兴隆郝友 032.jpg
发表于 2008-1-10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个世外桃源啊!
发表于 2008-1-10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中央电视台已经报道过,我作为开滦人感到荣幸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不好意思,这也是个老稿了,2005年6月的稿子。
片子是2005年10月补充拍摄。可以看图片信息。..[em110] [em110].
发表于 2008-1-10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115] [em115]
发表于 2008-1-11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115] [em115]
发表于 2008-1-11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非常德的纪实片  学习努力的方向
发表于 2008-1-11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27] [em27] [em27]
发表于 2008-1-11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感动。
发表于 2008-1-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38] [em46]
发表于 2008-1-12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em115] [em115] [em37]
发表于 2008-1-1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感动
发表于 2008-1-17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漂亮

[em107]
发表于 2008-1-24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感动!敬佩中!!!请问--离咱们玉田有多远?红五星想组织去一趟!.帮助郝师傅做点事!
匿名  发表于 2010-8-1 12:45 | 来自河北
回复 3# 玉田老李

啊哈哈。智勇同志,形象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