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3545|回复: 2

(转贴)深信因果 清廉爱民积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1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
深信因果 清廉爱民积德
    在神传文化中,讲究因果报应,人做了好事会有好报,反之做了坏事会遭恶报。因此,深受神传文化熏陶的古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大多都畏天敬神,行善积德。


    北宋开国功臣宰相沈伦,他便是位崇信佛法,深相因果,注重积德造福的人。


    沈伦原先以讲学为生,后被宋太祖任用,以清廉闻名。后升任户部郎中,一次途经一地,正逢那里闹饥荒,百姓大量死亡,当地官员对他说:“州中军粮还有一百多万斛,如果借给百姓,到秋天再收新粮,这样对公对私都有利。”非常希望沈伦回朝后能够进言促成这件事。


    沈伦回到朝中,将事情上报,朝中有大臣阻止此事,说是怕如果连年饥荒,收不上军粮来怎么办。沈伦深知因果的道理,于是说:“国家用官仓中的粮食救济百姓,能召来祥和之气,带来丰收,怎么会再有水旱灾害呢?”皇上于是听从了他的话,下令打开官仓救济百姓。




建隆三年,沈伦升任给事中,后来朝廷军队伐蜀,任命其为水陆转运使。在此之前,王全斌、崔彦进等官员进入成都后,竞相掠夺百姓家中的财物和子女。沈伦到了成都后,独自居住到佛寺中,粗茶淡饭,有人向他进献奇珍异宝,他全部拒绝。回朝时,自己的箱中只有几卷图书而已。太祖皇帝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将王全斌等人都贬黜,任用沈伦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


    沈伦官位显赫,但其住的房子依旧低矮简陋,他处之坦然。当时很多权贵大员大多违反禁令,在秦、陇一带购买木材,营建私人住宅,事情败露,都在皇上面前认罪。沈伦也曾为母亲买木料营建佛堂,因此而上奏此事认罪。太祖笑着对他说:“你不违犯规矩。”知道他没有修建住宅后,特地派宦官按照图纸督工为他建造。沈伦私下告诉宦官,希望建的规格狭小一些就行了,宦官上报皇上,皇上同意了他的意愿。


    开宝六年,沈伦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太平兴国初年,加官左仆射,兼修国史。皇帝每次出行,大多让他留守京城,对其信任和倚重由此可见一斑。沈伦任宰相时,遇到饥荒,同乡人来向他借粮,他全都借给他们,共借出了多达一千斛。一年多后,他将借粮的借券全都烧毁了。


    沈伦享年七十九岁,于雍熙四年去世,赠官侍中,因为其敬畏谨慎的美德,和怜惜周济的慈心,被赐谥号为“恭惠”。


    清廉不贪、俭朴,是积德惜德之举;善心爱民,以救济他人于危难为职责,这更是积大德的大好事。沈伦的一生“种”下了这么多“善因”,在走完了其富贵显赫的一生后,“善果”必将还要延续到他的下一世。
发表于 2008-1-8 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古人诚而善,心静福寿齐。[em27] [em27] [em27]
发表于 2008-4-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原帖由 眼珠子发直 于 2008-1-8 03:02 发表
古人诚而善,心静福寿齐。[em27] [em27] [em27]

.[em110] [em4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