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行于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一段,在“穿越时空”2012年4月9日 “净觉寺碑文一篇” 帖子中,赵福华老师点注原稿中,“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于行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 玉叟老师回帖指出: 第一句是否抄错了?我的抄件是:“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行于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 是“始行于东方”,不是“始于行东方”。我理解,此句只能点校为“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行于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似乎没有第二种点法。 我看了湖北袁小丽老师的文章《“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辨义》,了解了佛教传入东方和中土最初建寺的情形。整篇“记”相对来讲少有晦涩,比较通俗易懂,还是参考赵老师原来的点校稿,点校为:“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行于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盖闻”之后不断。 赵老师点校的“固号大法,云地也;”一句,法云是佛教语,是说佛法如云,能覆盖一切,不断句。所以点校为“固号大法云地也;”。 老怪试点校: 盖闻白马经传圣教,始行于东方;赤乌寺建龙刹,首开于中土。立无遮之会,广般若之传,法流派衍,由汉兴以来历几千古矣。其间之庵观寺院,或废或兴,或存或亡,果系乎地耶?抑因乎人耶?若论夫地,浙之灵隐寺,固号大法云地也;即如慧远之莲社,亦是欢喜之所;江之金山寺,可称大发光地也;即如维摩诘之石室,尤为不动之场。盖佛开十地,无地不可以演三乘,无地不可以发五声。所憾者,有其地而无其功,致令五云玄像穿成鼠穴,七宝莲台染遍蜗涎。此非初地之无灵,实系人功之不密耳。 惟兹净觉寺,僧众师祖居于此,传始于唐,阅乎五代、炎宋,历元、明而底于今,世代相传,经沿千载。相其地基,花宫数亩,园林仅存五七株之数,香火止有四十亩之田。虽属种玉名区,实非布金圣地。然片石孤云可窥色相,清流皓月悉照禅心。得师园望及徒孙行林,焚修勤苦,募化十方,于雍正元年重修大殿,金壁辉煌;十年翻造禅堂,丹楹焕彩;十一年妆俨佛像,又整理配殿与山门。至乾隆五年,高筑四围群墙;十一年起,架钟鼓二楼,又积众功铸钟一口。二十余年土木陶冶之力,匪伊朝夕矣。功程告峻,檀越僧众往来此地者,北望燕山,恍疑鹫岭之新开;南临浭水,若接河沙之络脉。豁然醒觉,禅机顿悟,净觉之名或可自兹而永传乎! 然物力功德匪易,此地之完整,谓是僧众之辛勤,亦系十方之维持,而犹使诸佛菩萨之阴佑默相也。自今以往,圮者即修,缺者即补,金绳不断,宝筏常存,则更有望于后来之似续焉耳。谨勒碑记,昭来兹后之览者,或将有感于斯文。
浭阳居士魏淇撰文 谷时御书丹
滦邑刻石人 刘克成 翟成印 井仲时
住持僧圆珍,徒侄明朗、明吉、明在、明常、明润、明柱、明寿,孙行宽、行见、行教、行合、行贵、行遍、行立、行福、行圆、行方,曾孙理清、理全
大清乾隆十一年岁次丙寅孟夏谷旦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