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田县地方辑要》序
《玉田县志》自前清光绪初年,经邑人丁茝轩君修辑,体例谨严,颇合史法。原版存城内书院。数十年来,屡经兵燹,往往为武夫走卒取供炊爨,恨无孔壁藏,以避秦火。可慨也!当时书成,邑中文人多家置一编,暇时披览,藉以考知历史之沿革。逮国体变更,倡言新学,弃置书簏中,遂不复检视。蠹蚀残缺,虽有存者,寡矣。文献无征,不独宰斯土者引以为憾,抑亦本邑士人之耻也。杨君蓝田留心典藉,多方觅得原书,择要删繁,提纲挈领,成《玉田县地方辑要》一书。举凡山川道路,城郭桥梁,以及乡村位置,风俗人情,无不包括靡遗。俾阅是书者,见一斑如窥全豹,有裨后学,良非浅鲜。夫志乘亦史鉴支体也。昔人病史籍浩繁,曾有《纲鉴辑览》、《易知录》、《廿一史约编》之作,其用意与此正同。吾知是书之成,不胫而走,可断言也。是为序。??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冬月 赵翊唐??
《玉田县地方辑要》序(译文)
前清光绪初年,县内乡绅丁茝轩经手编修的《玉田县志》,体力严谨,非常符合修史的法则。原版存在城内经州书院。数十年来,经过多次战乱,损失惨重。志书原版经常被军阀的士兵拿去生火做饭,气恨没有夹缝墙壁藏匿志书原版,使他免受战火残害。感叹感慨呀。当年,《玉田县志》成书的时候,县内很多文人都购买一套,放在家里,空闲的时候,翻阅展读,以此查核了解历史的沿革。到国体变革后,民国提倡说白话文,人们便将《玉田县志》丢弃在书箱里,就不再翻阅了。时间一长,虫蛀侵蚀,《玉田县志》就残缺不全了。虽然有收藏的,但是已经极少了。文献没有了实证,不单是地方官吏引以为憾,也是县内文人雅士的耻辱。杨蓝田留心搜集古旧书籍,使用多种方法寻觅到清光绪原版的《玉田县志》,择取主要内容,删掉繁琐内容,提纲挈领地编纂完成《玉田县地方辑要》一书。所有山川道路、城郭桥梁,以及乡村位置,风俗人情,全部包括,没有遗失。使阅读这本书的人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对晚辈学者是有好处的,实在不是一本浅薄资料。志书、家谱也是历史、年鉴的组成部分。古代有人认为历史典籍浩大繁多,曾经有《纲鉴辑览》、《易知录》、《廿一史约编》等著作,他们这些想法目的和杨蓝田编辑《玉田县地方辑要》一书的想法目的一样。我可以断言,《玉田县地方辑要》这本书编成后,一定传播的很快。以此为序。
赵翊唐
中华民国28年(1939年)冬月
(董连全 杨兴广)
《玉田县地方辑要》序
或曰:邑志者,史乘之具体,而一邑文献之备征者也。国有史,邑有乘,体有大小,为义则同,其所系顾不重哉。玉邑志书年久失修,复屡经变乱,今惟故家好藏书者,始有剩蠹之帙,以求之难见之鲜也。致一邑之掌故,未克普喻于民众。杨君蓝田有慨于此,乃根柢邑志,复旁收博采,成地方辑要一书。不惟删繁就简,撮其体要,并增益原志以后之诸大端事迹,皆笔之于书。按书以求一邑之文献掌故,厘然有当,灿然可观。此书一出,于吾邑之文化所益讵浅鲜哉?爰著数语于简端。??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冬月 赵绂章
《玉田县地方辑要》序(译文)
有人说:县志是国史的具体体现,是汇集一个县的所有文件,用来稽查考证。国家有国史,县里有县志,体例有大小,而编修的目的、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能说县志的作用不重要吗?玉田县的志书年久失修,又多次经受战乱的痛苦,到今天,只有爱好藏书的世家大族,才有少量的《玉田县志》,已经是少见难寻了。致使县内掌故不能让广大民众普遍了解。杨蓝田对此有所感慨,就以清光绪《玉田县志》为蓝本,有广泛地搜集资料,编成《玉田县地方辑要》一书。该书不只是删繁就简,编辑主要内容,还把县志下限以后发生的许多大事的主要部分增补记录下来了。依照该书,用来寻求全县的掌故,而且结构合理内容灿然可观。此书一出版,对我县的文化能没有好的影响吗?于是,在本书的前面写这么几句话。
赵绂章
中华民国28年(1939年)冬月
(董连全 杨兴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