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315|回复: 1

[原创]至尊的悲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至尊的悲泣

    闲来无事读史书,却为近代的两个皇帝的悲泣所感。一个是明朝的崇祯皇帝,一个是清朝的嘉庆皇帝。

    明朝的崇祯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但正国家多灾多难,内忧外患更迭不止,最后被李闯王逼得到煤山去自缢。此前,他曾写下了罪已诏:“任大臣而不法,用小臣而不廉,言官首窜而议不清,武将骄懦而功不奏。”可见他对外有强敌内有“流寇”的困窘局面和缘由是一清二楚的。城被攻破时,他杀嫔妃、匿皇子、逼死皇女,身边除了太监王承恩外,没有一个陪伴他的大臣,自缢前他说:“朕非亡国之君,诸卿乃亡国之臣。”其悲泣之状可想而知。

   崇祯皇帝是个机智和愚蠢、胆略与刚愎、举措高超与弱质行事、聪慧有余与敏感多疑兼而有之的人,“思宗若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而在天启之后则必亡国而已矣。”他能在六年时间内将内阁大臣换了二十位,最不可理喻的是竟然重用了庸碌卑劣误君亡国的温体仁和周延儒,且稳如泰山;把高起潜、曹化淳阉党等视为心腹,致使佞臣阉党仍然大行其道;他自毁长城,国之栋梁袁崇焕本应得到重用,但却含冤遭磔惨死于市;五省总督陈奇瑜重兵围高迎祥和李自成于汉中车厢峡,该大臣看到大明国势已衰,自己又得到了“流寇”的重贿,为了给自己日后留条后路便网开一面纵虎归山了,从此给大明朝留下天大的后患。对这样的误国欺君之臣本应重办以示国威,但他只是逮捕问罪后发配边关了事。臣固然是亡国之臣,但君确实是亡国之君。

  “内外诸臣皆紫袍,何人肯与朕分劳?玉杯饮尽千家血,银烛烧残百姓膏。天泪落时人泪落,歌声高处哭声高。平居漫说君恩重,辜负君恩是尔曹。”这首诗是清朝嘉庆皇帝写的,从诗的内容上不难看出,嘉庆皇帝受过儒家“仁爱”的教育很深,纵观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个忠厚善良的仁君。他也曾下过罪已诏说:“变起一时,祸积有日,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诸臣若为大清国之忠良,则当赤心为国,竭力尽心,匡朕之咎,移民之俗;若自甘卑鄙,则等当挂冠致仕,了此残生,切勿尸禄保位,益增朕罪,笔随泪洒,通谕知之。”诗是痛责臣工的,催人泪下;诏书是真诚的,字字珠玑,荡人心肺。但给人的感觉,与其说是痛恨,不如说是无奈。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第一个自掘坟墓人,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历时136年的康乾盛世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和危机,“十全武功”、“十全老人”,帝王的奢华铺张、官员的腐败、社会风气的败坏与百姓的民不聊生交相辉映,清朝从此也一步一步的趟向灭亡的深渊。嘉庆朝成了清代历史的转折点,刚继位时,他虽然也想收拾这个烂摊子,但他仁厚有余守成不力,一边收拾一边又一次的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川楚陕历时九年的教民之乱;八卦教主林清率二百多教众攻入紫禁城竟盘距宫廷两日一夜。管仲说:“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四维不支,国势必颓。”国家兵连祸结积重难返已经彰明较著。主要是因为纲纪败坏、吏治腐败加之文恬武嬉造成的。他总认为天下的问题都是由于和珅不好、百官不好造成的,却没有从自已身上找原因。虽说惩治了和珅但却不彻底,没有在如何整肃纲纪上下功夫。

    我认为,嘉庆帝对和珅的打击纯属出于个人私利,是他没有气度的表现。和珅在位时间二十多年,一直效忠老主子,也就没有象对待老主子那样效忠他这个未来的主子,这是他恨和珅的原因之一。和珅主事多年势力太大,爪牙遍及朝野,对嘉庆帝的皇权构成了威胁,皇帝身边的谋士们更是嫉妒,也十分的怂恿他尽快的除掉和珅以使他们自己的禄位得到保障,这是其二。有这两条就够了,和珅死十次都不多。这也是嘉庆帝在位做成的唯一一件象个帝王做的事。之后他便陷入了“国之四维不支,朝庭纲纪败坏”的泥潭之中,到死也没能把自己解脱出来。把盛世留下来的危机进一步的扩大化,更加加速了清王朝走向的灭亡的进程。   

   嘉庆皇帝的天资是聪慧的,也不是个无所作为的帝王,即位时更不是可以安心的享受太平盛世无事可做的年代。然而,一个做帝王的人,有洞察力能及时了解情况是一回事,但能不能断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以雷霆万钧之势解决问题是更重要的一回事。作为掌握臣民生杀大权的皇帝,不去雷厉风行的着力整顿吏治惩治腐败重肃纲纪,而是作诗骂人下罪已诏流泪,真是可笑至极。怎么就不想一想:你骂痛快了,可痛快归痛快,难道说就凭这些,就能让那些贪官污吏们的良心发现而幡然悔悟,然后痛改前非立地成佛吗?让后人怎么理解你呢?是同情你还是可怜你?难道说是让后人也陪着你流泪吗?看来是受儒家的教育太多中毒也太深了,成了地道的“腐儒”。

     凭心而论,崇祯和嘉庆两位皇帝都不是庸碌无为没有责任心的皇帝,也都想有所作为。即位之初,崇祯除了魏忠贤,嘉庆杀了和珅,但同样的两件事都做走了主题,彷佛是为了泄私愤,并不是要整肃吏治,嘉庆知道和珅当政二十多年,党徒众多,但他只惩办了十多个人;崇祯虽惩办了二百多人,但漏网的大鱼还很多。

   上任的头一把火都烧成这样,其后的事可想而知。纵观此二帝的一生,确实没有因为官员的贪贿而严办过几人。既明白国势,也清楚下情,就是没有用实在可行的手段去整治。除了博得个儒家推崇的“宽仁”的虚名,坐视吏治的日益糜烂和腐败,眼看着社会风气的败坏,保住大家短时的平安欢乐之外,只能悲泣着发出几句腐儒酸迂的感慨。可如果这仅仅是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悲剧就好了。
发表于 2007-9-1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读过,楼主才华横溢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