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950|回复: 0

该交的税少交了些,不该缴费交了。民营企业总体没有偷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在中国,实体企业是弱势群体
在“民主与法制巡回讲坛”(西安站)暨“民营经济发展和司法保护”论坛上的演讲
黄河集团董事长  李保平
(根据录音整理)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
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以前,已经完整地创造和运行出来的。在盛唐的时候,我国就有完整的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当时我国的经济比重,占到世界的接近50%。后来,欧美和一些较早崛起的国家,也学习了中国的经验,把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利用的更好。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恢复了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这种祖先创造下来的模式。我本人也是1982年开始,当所谓的、自封的一把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31年时间。今天,能够有这么多的学者和专家、企业界的朋友,参加这次论坛,使我们在困难面前,看到了一线希望和光明,我主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方面,不公平的待遇。
第一,在政治上民企和国企的待遇大不一样。国营企业的正处级、正厅级就可以平移到政府和相关岗位去做官,民营企业是不可能的。
第二,信息的反馈渠道不对称。国营企业有强大的国资委,他们把正确与不正确的信息,都能反映到国务院,影响着他们的决策。但是,民营企业,包括协会也好,组织也好,要频繁地去见国务院总理或者副总理就比较难。因此,使一些政策的制定,就偏于国有企业。
第三,金融服务的不公。大量的金融服务,包括贷款、贴息、上市资源,都让国有企业占有,民营企业仅是一个补充的过程。
第四、资源配置的不公。一个区域的民营企业,假设和国有企业的规模是平等的,它的矿产资源配置和土地资源的配置仅为国有企业的二十分之一。国有企业的好多地下资源配置是可以行政划拨的,而民营企业不可以。政策的不公,比如民营企业要关闭落后产能,没人去赔偿,没人去解决他的职工的后顾之忧问题。韩城几年来关闭了很多煤矿和小焦化厂。国有企业煤矿在关闭前的几年,国家就给储备了关闭后的接续资源。而我们这次的关闭是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但是没人管你几十亿资产损失的赔偿问题,没有人管你一万多名职工的后顾之忧问题。因为民营企业已发展了几十年,跟随他的骨干、技术人员,把一生的精力和好时光耗费到你这个企业,他一生就要靠你这个企业生存下去,你没人管。截至目前,我们韩城关闭的12家煤矿,现在,还有几千人叫民营企业主养着。后来,民营企业联合向省上搞行政复议,但上级政府通过各种关系也好,压力也好,要求撤诉,协商解决。最后协商了一个较为科学和大家能够接受的方案。后来,政府又变卦了,要国营企业去控股。
刚才大家讲了贫富区别差距的问题,我在这里要讲一个认识和概念的问题。我们的一些官员认为,给国营企业配置资源就是给公共配资源,而给民营企业配资源好像就是给某一个人配资源。我曾和不少超过亿元资产的民营企业家交谈了很多,他们早已认识到资产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自己只是一个管理者,并不是一个拥有者。假设一个人到80岁了,离死亡时间再剩下一二年时,他拥有500亿的资产,那么你把拥有100块钱存款的农民和他去比较,贫富差别吗?他把500亿带到棺材里去吗?刚才有人又讲了,民营企业要克制自己,我一直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一生要做的三件事就是发展壮大企业、负起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我不认为我的资本就是我的消费资本,我把我的消费一直规定在中档水平的位置。我们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遭受很多不公平待遇,为的就是,我们认为我们对资本有管理的能力,资本在我们手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我们不认为它是个人的资产。可是,我们的官员还没有改变过来,需要转变认识。
第二个方面,比较差的环境。
一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国家是农民和产业工人支撑着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的农民已经不再支撑国家了,还要反贴。那么就剩下一个实体经济支撑着国家的发展。而近几年来,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现大量发展虚拟经济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大量超编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超编,国营企业的超编,中介公司的不断产生,新的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的不断产生,已超出需求的服务范围,进入恶性竞争的一种局面。大家想想,欧美的经济垮在了什么地方?就是因为他们产业工人太少,吃虚拟经济的人太多,致使经济萧条的时候,国家支撑不住,因为虚拟经济是不产生价值的,经济效益是来源于实体经济的。为什么日本和德国能够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坚挺,那是因为人家注意实体经济,注意产品的发展。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在虚拟经济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超编人员增加了2亿人,这2亿人要吃掉财政也好、实体经济的利润也好20万个亿,那么,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的情况下,他给你提供的是高价的服务。过去做一个可研报告也好,评审报告也好,是几万元,现在是几十万、几百万。过去银行的贷款利息是非常低的,由于大量金融机构的产生,他自己的成本在升高,加之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除了自己的成本高,再加上垄断的高利润,给你提供的产品仍然是高价位,需要你实体经济去消化,但是,企业的消化能力是有限度的。
二是繁重的税费负担。我们国家现在对实体经济的税收是非常之多的,统计到国家财政部的,仅只是60%。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量超编,一个县规定几百人的公务员名额,它增加到了几万人,规定了几十辆的公务车,它配置了成千辆的车,那么财政紧张,上面的拨款不到位,它就要搞乱收费。这各个方面的乱收费,都是统计不到税费负担里面的,数量相当之大。据我们现在了解,一个好的盈利企业,95%的利润让国家大财政、小财政、事业单位拿走了,仅剩的是5%。我们实体经济非常辛苦,他们为了发展,因此,他就要规避一些税收,谁厉害先给谁缴。我们的民营经济都存在偷税漏税这个概念,只是他把一些该缴的税收可能没有缴够,不该缴的缴了,总算起来,没有偷税。
三是说法不一,说的和做的不一。新36条也好,老36条也好,仅只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提到会议上,我们实体经济,从来没有感觉到。政府换届,领导换位,前面后边政策不延续等等一些问题,让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第三个方面,只讲一个问题,谁是弱势群体?
是农民吗?是工人吗?是企业家吗?是行政干部吗?都不是,实体企业是弱势群体。因为它承载着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政治家的改革也好,让利于民也好,钱从哪里来,都要从实体经济来,除此之外,只有一个来源,那就是通货膨胀印票子,再没有第三个办法。那么遇到一个好的政治家,民营企业可能要好一点,对社会的发展和贡献可能要起到作用,遇到一个认识不清的政治家的话,民营企业就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牛羊,我们民营企业一直视各级政府是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当干儿子看待,那么,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问题来看,我们民营企业怎么能够有发展信心。我也和很多领导在探讨,这样下去他们的信心在哪里!他们非常的辛苦,非常的想为人民和人类做贡献。假如一个企业家有50亿,我49亿不要了,我拿1个亿到海南休息去,可能我多活10年,可是社会怎么办?跟随你的员工和追随者怎么办?你可能因为有一个亿花的很舒服,休息的很舒服,但是你没有尽到社会责任,因此,我们通过这次论坛,通过专家和高层人士,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多倡导,多向高层决策者反映,以增强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使我们中国人民能够承前继后,能够成为世界强国。
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2012年428日于西安凯宾斯基酒店
欧亚论坛欧洲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