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家认为,情商水平高的人社交能力强,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生活怡然快乐,抗压性强。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人才储备,情商在大学生成长中超过智商的地位,尤其在面对挫折、紧张、恐惧等情绪时,心理危机层出不穷的。因此,创建关于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创新模式,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探究其创新模式的构建,从幸福力、抗压力、及耐挫力等三方面出发,形成其相互关联的循环链体系。
一、 提升幸福力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知名学府,2005年,哈佛大学的讲师塔尔·班夏哈为学生开设的幸福选修课,成为哈佛选修人数最多的一门课,幸福这个概念已然成为一门学问,从而延伸了幸福感,幸福力的理念发展。塔尔·班夏哈对幸福感这一理念做出了完整的阐释,“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对于增添大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大学生的幸福力这一追求而言,如何获得更多的创造力从而构建创新框架,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满足自身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创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大学生更为追求被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究其心理,尊重的需求体现在,自我尊重,自信,自身成就的认可,对他人的尊重,以及被他人所尊重。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为此,大学生往往充满憧憬,满怀理想,实现抱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开启幸福力
每个人对于成功和失败来说,有着极为明显的对立态度,大学生亦然。没有经过失败而成功者,少了失败的经验和面对失败的勇气,经过锤炼的幸福会拥有更为稳定和扎实的基础。大学生身处学习的升华阶段,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之外,应该更多地去认识自我,建立良好和谐人际关系,参加情商教育讲座及课程,参与情商训练营等情商社会实践,以此不断提升自我情商,开启幸福力。
二、增强抗压力
身处竞争激烈的时代,压力的增长程度必然持续上升。面对压力,情商偏高的人往往懂得释怀从而调整自身,情商偏低的人往往觉得活得很辛苦,因为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观念中,在比较权衡的天平上,看到自己的缺点而产生自卑感、害怕感和缺失感,从而逐步失去自我价值的肯定。所以,增强抗压力是情商教育中的必修课程,抗压力直接影响到个人今后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
(一)学会有效自我减压
压力感的产生与外在客观因素和内部主观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我解脱;自我调适;提升自我,对于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来说,是有效减压的三步骤。自我解脱,通过改变思维模式达到自我解放,在自身减压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因人制宜,审时度势,确定合理目标可行。自我调适,需要有直面压力的勇气,及时调整心态。压力感的产生,源于问题的存在,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才能够完善地进行自我调适。大学生可以在平日多参加体育锻炼、社团文娱活动等,加强个人修养,陶冶性情。提升自我,是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断修炼自身的过程。
(二) 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压力意味危机,潜在蕴藏机会,面对压力,应积极根据脉络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即使身处逆境,压力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动力,其中多角度考虑问题在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再者,从心理上应该忽视压力的存在性,而将其视为正面的驱动力,驱使自身发挥潜力。著名的心理学家奥托说过,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可见,当人的潜力发挥极致的时候,压力转化为动力则恰逢时机。
三、巩固耐挫力
从广义的角度分析,耐挫力和抗压力同属一个门类,其实不然,耐挫力为抗压力更深层次的心理力量转化。面对挫折,大多人会选择逃避而不是面对,从主观意识解读,会认为挫折逃避之后就会随之消失,如此而后,耐挫力就变得越来越弱。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未来栋梁,将来面对的挫折会更多。但对于大学生来说,面临挫折心理会产生挫败感,随之自身的上进心会减弱,消极的态度也会随之上升,从而逐步放弃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