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405|回复: 12

有感于一位九旬高伶老人的无疾而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0一二年六月初,玉田县后枣林庄村尚秉奎老先生驾鹤仙逰了。
老人在漫漫人生路上走过了九十个春夏秋冬,走的很安祥,很坦然,也很突然。
老人是无疾而终的。许多人之所以觉得突然,是因为他的离去不是因病因灾,不是倒于病床,没有用人服侍一天半晌,一切还都能自理,思维清晰,出屋进屋、上炕下炕还看不出多么费劲吃力的样子,尽管迈步有了些蹒跚,怎么可能会突然间撒手人寰?
据老人的老伴向我们介绍:只是最近十来天,他说身子有些累,感觉精力不如以前。有时候犯睏,唠着唠着嗑就睡着了,也就打这儿,才不出去溜弯。象是转久的机器,需要稍事休息,作一下检修,何况那么大年岁的人,神色虽然显出些疲倦,也不至往坏里打算。
还有,他希望经常出门在外的儿子不要离他太远,更希望他能多陪伴自己几天。
走前,他把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们叫到身边,当着老伴的面,拿出两千元钱,叮嘱说:等重孙或重孙女降生后,给他们各买一把长命锁,以祈望小家伙们幸福、健康和平安。
看来,老人把没能有机会享受到四世同堂的快乐视为自己唯一的遗憾。
交待完,他将儿孙们撵开说:“你们都歇着吧,我要睡了。”
当儿孙们刚刚陆续走开,老人便瞌然长逝了,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和他曾经热恋的家园。
因为那是我一位挚友——尚友俊的父亲,我和我的妻子参加了老人的葬礼,
到了老人的灵前作最后的告别和吊唁。
表达对老人发自肺腑的尊重,发自心灵的哀慟与伤感。
我们知道老人家生前许许多多的故事,也曾经间接或直接受到老人家的不少恩典。
对他待人处事的宽厚与包容一向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
尤其是敬慕老人家那种宁愿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别人的长者风范。
既使到了生命的终点,也是把笑容挂在脸上,对国家,对社会,对周围所有人,乃至老伴与儿女只有感恩、知足,绝没有过一句严辞厉句的斥责和报怨,也从未表达过哪些不满。
坚忍、乐观、豁达、随性、和蔼、慈善,这是老人家给接触过他的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中华民族古圣先贤所倡导的优秀美德在他的身上都能时时闪现。
对于他的性格,亲友和乡亲们有不同的诠释和评判:
有的说他像流水,像大海,这是缘于他的谦逊与包容。既使在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时代,也从不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颐指气使,一切随顺自然;
有的说他像大地,像高山,这是缘自他的厚重与承担。既使面对多么大的困难和风险,他从不逃避或推诿,属于自己的责任,绝不躱躲闪闪。凭借自己智慧与能力,“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尽管面目削瘦清奇的他中等身材,并非具备山东大汉的那种伟岸。
诚然,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既曾有过辉煌壮美的记录,也曾有过在沼泽和泥泞中扑倒的章篇。但是他能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重新站立起来,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选准坐标,扬起风帆。而非一蹶不振,裹足不前。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刚刚诞生不久的共和国不但要面对帝国主义经济封锁和“老大哥”突然翻脸所带来的双重压力,也同时遭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这时,“共产风”、“浮咵风”在国家政治的经济的生活中同时上演。
饥荒,在辽阔的神州大地迅速漫延;饥饿,毎天会让成千上万人生灵塗炭。
正在首都北京第五建工集团担任共青团团委书记的他忧心忡忡,焦虑不安。
他毅然上书中央领导,为民请命,仗义执言。
信中直陈:对于国家和人民,“共产风”“浮咵风”无异于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伤口洒盐。
    “食堂化”,严重脱离实际,制造干群对立;“瓜菜代”导致饿孚遍野,疫情泛滥。
长此以往,执政党会丧失群众基础,危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信是发出去了,噩运也随即而来。他以“危言耸听,恶毒攻击中央政策” 的罪行,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自此,人生命运从巅峯滑入了万丈深渊。
还好,当他刑满释放后,便很快被安排就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从此,长年在兵团所属的水利建设工地奔波辗转。
不仅仅为自己的业务专长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同时也重新捡回了人格的尊严。
直到退休,回到故乡安度晚年。
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家乡伴随着小康建设的咚咚战鼓日新月异,到处生机盎然。
老人目睹家乡改天換地的变化,激情膨湃,感慨万千。
他经常与乡亲们一起抚今追昔,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加赞叹;
对邓公小平拨乱反正、力挽狂澜的胆识更是打心里喜欢。
尤其是佩服小平同志力排众议、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的战略决策那么毅然决然地果断!
他认准了这是一条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在跟乡亲们聊天时他曾动情地发表观点:“社会主义前边加上中国特色,中国这盘棋就全救活了”;“资本主义不是不要计划,社会主义也必须有市场。这妙语惊人的见识除了邓公,怕是沒有第二人有这种真知灼见。小平的智慧绝对脱俗超凡,中国有小平这样的领导人,说明咱中国人的福份不浅。”
他坚信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一定会沿着这样的一条正确路线,继往开来,科学发展,
带领十三亿中国人民一步一层天!
他对祖国的美好未来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充满信心和热切期聁。
他参与许多乡亲们新民居的建筑设计,工程落成后,绝对地宽敞、漂亮、经济、实用、坚固和美观;
他帮助和指导左邻右舍栽种果树苗木,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绝对品种优良和高产,不用自己找市场,坐在家里就有人主动找上门来签订合同订单;
他动员和引导村民通过移栽移植花卉,美化生活,美化庭院,很快家家院子里都有了奇花异草,叶茂花繁。涉身花团锦簇中,时时闻到芳香弥漫;
他教导和鼓励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掌握创业之道、伦理之道、持家之道、育儿之道,倡导邻里和睦,懂得孝悌忠信,敬老尊贤;
他利用饭后茶余,为孙子、外孙们讲历史知识、讲古圣先贤、讲古人励志的故事,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启迪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使得两个孙子都学业有成,各自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老人不喜寂寞,乐于交逰,平日总爱骑自行车探亲访友,向其他老汉及他们的家庭播种和谐,传播仁爱,久而久之,有许多老年朋友为他的宽仁厚德所感染,改变了过去爱发牢骚、爱挑毛病、爱发火的老毛病,也使他们的家庭关系大大改善。
……,……
现在,尚老先生走了,带着对社会、对生活、对家人、对乡亲们的眷恋,安静地离去了。不过,老人家是归隐,是回家,是完成了在娑婆世界的修行修炼,已经功圆果满。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所谓到了大限。然而,他那开朗乐观的音容笑貌、他那慈祥宽厚的优秀品德,他那甘于付出乐于助人的宽阔襟怀,他那光明磊落勇于担当的人生态度,
特别是他那对待世间万物不贪恋、不攀缘、与世无争、安之若素、如如不动的大境界,他那随性、洒脱、超然物外的风骨,绝非世俗人所能参透和理解,也绝无一般人那种我执的习性习惯。
尤其是老人家的无疾而终,老人家的预知时至,如果不是大根基,大来历,谁能享受这种大福报、大自在、大圆满?
因为老人家原本来自上天,使命完成,自然要回去述职,驾返从前或领授新的任务,新的级銜。
我们为老人家郑重祈祷:愿诸佛如来、诸佛菩萨、龙天众圣加持他一路走好,一路平安。如果他的英灵到了极乐世界,祝愿他早登觉岸,法喜盈满;如果去赴瑶池盛会,我们同样虔诚地祝愿他早日脱胎换骨,位列仙班!
完稿:2012620日于燕石斋
发表于 2012-6-20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文笔!很感人!
{:soso_e163:}给这位尊敬的老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祝愿他在玉帝驾前,取得正果,位列仙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善终是五福中最后一福,且能预知大限之期,一定是根器不俗,有其来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善人得善终,圆满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南无阿弥陀佛!
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应该是很开心的走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善有善终,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再说点儿有关文字方面的话,如果这作为老人的缅怀文章的话,剔除些虚头吧脑的官八股,是一篇不错的文字。
我总觉得,说一些空话,不如说一些实事,开头的几段我很喜欢,后面的有点... ...
不多说了,祝老人早列仙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诚如前进人生网友所评价,老人一定根噐不俗,有其来历。据老人之子,即我之挚友尚友俊介绍,老人走了四十八小时后,肢体柔软,脑顶轮温热,直到火化前,身躯尚未僵硬,根本不似一般人往生时迅速呈现僵屍之状。这就更印证了老先生原本层次之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2-7-9 16:42 | 来自河北
死水微澜 发表于 2012-6-29 09:50
再说点儿有关文字方面的话,如果这作为老人的缅怀文章的话,剔除些虚头吧脑的官八股,是一篇不错的文字。
...

评的恰当,少些卖弄,剔除显摆,空话。
发表于 2012-7-1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老人临终前还想着对后人幸福的祈盼最令人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