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880|回复: 9

青岛档案:福建路【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青岛档案:福建路


撰稿人:鲁海


     福建路曾叫伏见町,在观象山北侧,地势很高,与胶州路并行,胶州路形成商业街,福建路则以住宅为主,路上有三盛里、仁盛里、仁安里、天泰兴里、同祥里、居易里、南全盛里,福海里、广仁里、德明里、玉成里等11个里院,不长的福建路上,这11个里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崔嵬,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青岛,就住在福建路36号。崔嵬家境清贫,曾干过童工,也在礼贤中学读书。赵太侔在济南创山东实验剧院,崔嵬考入该院与杜建地等是同学。剧院停办,赵太侔到青岛大学,崔嵬重回青岛,任《青风报》记者,同时在青岛大学当旁听生。
     由于崔嵬学过戏剧,当青岛地下党支部组织左翼剧联(对外的名称是海鸥剧社)时,他成为骨干分子。1932年,剧社去崂山农村演出,他把陈鲤庭的舞台剧《饥饿线上》改为广场剧。以适应农村观众,这是一部反帝名作,由崔嵬、李云鹤、杜建地主演,很受欢迎,后改名《放下你的鞭子》。“一二·九”运动中崔嵬又于北平演出,抗日战争期间演遍全国,是演出场次最多的话剧。
     建国后,崔嵬曾任中南大区文化局长,他却放弃高官,当了一名电影演员、导演,他主演电影《海魂》、导演电影《青春之歌》时都选青岛为外景地,回家探视,并组织演员举行晚会,为家乡人民演出。
     崔嵬在青岛期间,除参加左翼剧联的演出,还根据“剧联”的要求,到女中、文德女中、邮电局等指导人们开展进步戏剧运动。这时他认识了也住在福建路上的沈旭。
     沈旭,原名沈育成,是邮电局职工,每天值夜班,白天有时间,也在山东大学(青岛大学)旁听,他爱好文学,参加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在邮电局办的《青岛邮工》刊物任编辑,发表了众多诗作,出版有诗集《饥饿线》。
     中国诗歌会负责人,著名诗人蒲风来来青岛住在沈旭福建路上的家中半年,对沈旭的诗歌写作很有帮助。沈旭陪同蒲风从住处后面攀登上观象山,蒲风即兴创作了《青岛》一诗:
     “头戴着鲜红的帽子,
     身穿着绿色的衣裳,
     大小马路是花格子,
     中山街直通栈桥的柔水,
     恰似长垂的彩带在海风中飘扬。
     大港、小港,像作她的四肢。
     ……”
     崔嵬家的隔壁福建路38号是20世纪30年代在青岛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民报》社。青岛《民报》由国民党人王景西创办,但总编辑杜宇具有进步思想,曾被地下党吸收加入了青岛“左联”,这里成了“左联”的活动中心。杜宇曾翻译了《一个丑角所见的世界——卓别林传》,由著名的上海生活书店出版。
     先后担任《民报》副刊编辑的有姜宏、于黑丁、刘芳松、孟超,这四个人都是中共党员,也都曾是“左联”成员。“副刊”是当时《民报》办的最好的一部分。
     抗战胜利后,青岛地下党员张辽在福建路近胶州路处开办了一家“友联书店”,作为党的一处秘密联络点。
     解放后,福建路上一些老里院陆续拆建,道路也向观象山麓发展,形成了支路。
     2002年,青岛建东西快速路,一期工程以胶州路、聊城路口为起点,拓宽了胶州路,这使得福建路北侧部分建筑被拆除。
     由于一些文人笔下常谈到福建路,使这条不长的老街有一定知名度。
     


来源: 青岛档案信息网
http://www.qdda.gov.cn/front/lao ... 1001&ID=180642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青岛档案:大连路


  德占青岛之后,在俾斯麦山(青岛山)建炮台,在山南建俾斯麦兵营;在毛奇山(贮水山)也建有炮台,在山东建毛奇兵营。两山之间建了军火仓库和军用物资仓库,由大港火车站修了一条铁路经今天的乐陵路、大连路连接这两个仓库。   
      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以后,拆除了铁路,修了一条马路叫大连路,它的东端是一个陡坡通往登州路。原军火库旧址建了警察宿舍,全是平房;原物资仓库建为一所小学叫黄台路小学。这所小学新建了二层楼校舍,楼下及平房是教室,楼上是校长室和办公室。学校有很大的田径场、球场,体育运动成绩很好,多次在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足球赛中夺得冠军。   
      该校第一任校长是崔登贵。1936年黄台路小学的中国学生与日本小学生打架,日本领事馆以势压人,向“市政府”提出抗议,软弱的国民党青岛市当局屈服,竟然将崔登贵校长撤职,由王福全继任校长。   
      王福全就是著名诗人王亚平,他与另外一名诗人袁勃一同于1934年来青岛,在这所学校任国文教师。王亚平出任校长后,编辑、出版了《黄小月刊》,发表师生的作品,在学校里组织剧团,编剧、演出了歌剧《红儿历险记》,以隐喻手法歌颂红军的长征。   
        1930年,中共中央文委组织了全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全国“左联”又组织了中国诗歌会,王亚平是发起人之一。他来青岛以后组织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成员有袁勃、沈旭等人,黄台路小学的校长办公室是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活动地点。王亚平在青岛期间写的诗结集出版,题名《都市的冬》,这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其中,以小青岛为背景的诗作《灯塔守者》和以汇泉炮台为背景的诗作《一锅牛肉》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诗作。   
      在《都市的冬》一诗中他写道:
  
                 “……褪色的幌子,垂在门前,   
                  警察的脸缩进了皮大衣领,   
                  布告牌上模糊的字迹:   
                  整理市政,恢复繁荣。   
                  残雪还没有融完,   
                  冷,马路上冷清清地,   
                  枝叶在秃枝上颤抖,   
                  低诉着,来了,都市的冬。”  
 
      这首诗是真实的写照,从有关资料看,这一年“青岛大小商铺,陆续倒闭者,至一千六百余家之多。且倒闭原因,十九由于收入不敷支出,资本倾尽,无法维持,不能不关门而去”。   
      沈旭在青岛期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死亡线》,袁勃也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真理之歌》。黄台路小学这座小楼堪称20世纪30年代青岛诗歌的摇篮。1937年,王亚平、袁勃离开了这所学校。解放后王亚平任北京市文联秘书处,袁勃任云南省委宣传部长。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校舍进行了扩建,兴亚院青岛出张所向黄台路小学派了两名“顾问”,是实际上的学校领导。抗战胜利后,党的地下工作者马绪登任该校训育主任。   
      青岛解放后,在安东路(丹东路)建了一处小学校舍,黄台路小学迁去,改称安东路(丹东路)小学,而原有校址作为了青岛十三中。1986年,利用校舍一部分土地建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校舍。“电大”初在湖北路,迁到黄台路后招收在校就读学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附近大连路上解放以来是居民区,自来水公司等在这里建了宿舍,大连路以南的小山,俗称“大连山”,大连山依山建了民居,大连路也依山建了支路。


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278640.htm#sub813568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9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20世纪30年代来青的这些文化名人,他们每每抵青,往往是一群人,有的是职业相同,有的是志趣相投,有的是以创办大学或创办刊物等等名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这些人喜欢“扎堆”。现在的北京演艺圈、绘画圈、写作圈,人才“扎堆”现象很普遍。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种文化关系。除了由于当时的文化关系来青外,还有一种“亲缘”关系也不能忽视。这种“亲缘”关系一般是同代人,或者是本家本族的几代人。如王统照和臧克家就是亲戚关系。在当时,以这种关系“闯青岛”的不在少数。

——摘自台旭著《文学大师王统照——五十年代山大著名学者教授访问记》

来源:http://www.ouc.edu.cn/chinese/we ... gzhao/fangwenji.htm



  话又说回来,即在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的前两年,也就是1926年夏,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著名作家王统照先生,因母亲病重,毅然辞去了中国大学的教授职位,由北京回青主持家政。1927年春,王统照为母亲办完丧事后,即正式移居青岛。许多专家学者将王统照移居青岛这件事,作为青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我认为是有道理的。因为后来他在青岛的文化活动非常活跃,直接影响了不少现代作家。

  王统照定居青岛后,曾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和市立中学(现青岛一中)担任国文教师。1929年9月,王统照发起创办了青岛历史上第一个大型文学期刊《青潮月刊》。由于这一大型文学月刊的编辑出版,使全国的许多文化精英都把目光投向了青岛。因为纷纷乱乱的北洋军阀已经谢幕,新文化运动又呈现出一线黎明前的曙光。从此,新文化运动也在青岛蓬勃发展起来。一批新文学运动的著名人物,如老舍、洪深、杨振声、梁实秋、闻一多、郁达夫、沈从文、汪静之、宋春舫、王亚平、肖红、肖军、舒群、张松友、吴伯箫等人先后来到青岛,对青岛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新一代也如久旱逢甘霖一样成长了起来。他们是以臧克家、王林、于黑丁、李普、黄宗江、沈旭、杜宇等为代表的“新生代”。他们在青岛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老舍创作了长篇名著《骆驼祥子》,肖军和肖红完成了《八月的乡村》和《生死场》,舒群在狱中写出第一部小说《没有祖国的孩子》,王统照完成了他的代表作《山雨》,梁实秋在这里翻译了部分《莎士比亚全集》,诗人王亚平的处女作《都市之冬》脱稿,著名诗人闻一多还发表了长诗《奇迹》,臧克家出版诗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沈旭的《死亡线外》和《黎明前奏曲》,以及洪深的我国第一部反帝反封建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都是这一时期在青岛的力作。著名戏剧家宋春舫不仅在青创办了第一家私人图书馆,还与天文学家蒋丙然创办了当时亚洲第一家水族馆及青岛天文、海洋研究机构。1931年1月27日,大学者胡适先生还在国立青岛大学作过题为《文化史上的山东》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全国文化界很大的震动。

点评

这里的沈旭就是鸦鸿桥河东人,他大概是1936年从青岛投奔延安的。新中国建立后,沈旭曾在铁路系统任司局级干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19 17: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9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2-6-19 17:16
20世纪30年代来青的这些文化名人,他们每每抵青,往往是一群人,有的是职业相同,有的是志趣相投,有的是以 ...


  
     这几篇资料中的沈旭就是鸦鸿桥河东人,他大概是1936年从青岛投奔延安的。新中国建立后,沈旭曾在铁路系统任司局级干部。

点评

非常感谢老师提  发表于 2012-6-20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933年,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在青岛成立(“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于
1932年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王亚平、袁勃、沈旭等。中国诗歌会发起人之一
蒲风1935年到青岛后,也参加了青岛分会的活动。他们先后创办了《现代诗歌》、
《诗歌新辑》、《诗歌季刊》、《青岛诗歌》等诗歌刊物。袁勃的诗集《真理之歌》
、沈旭的诗集《黎明前奏曲》均由青岛诗歌出版社出版。

——摘自《山东省情资料库 文化库》第一卷 文学  第一类 文学创作 第二辑 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中国诗歌会诗人——袁   勃


袁勃(1911.5.20—1967.6.6),原名何风文,曾用名何苞九,广宗县刁家营人。现代诗人,作家,文艺理论家,优秀新闻战士。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即在北平、青岛等地从事进步诗歌创作活动。1931年冬,与王亚平等在北平创办《紫微星》,发表诗歌作品,反对日寇侵略及蒋介石出卖东北的罪行。1932年冬,参加中国诗歌会,联系北平、天津进步诗歌工作者筹备成立中国诗歌会河北分会,并积极参与编辑出刊《新诗歌》杂志。1935年底,在青岛与沈旭主编《青岛时报》副刊、《每周文学(诗歌专刊)》以及《青岛诗歌》。1936年夏,在北平与方殷、孟英一起联络全国许多进步诗歌团体和作者,发起筹建中国诗歌作者协会,组织诗歌杂志社,编辑大型诗歌刊物《诗歌杂志》,发表推动革命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理论文章和作品。1937年,参加北平文艺青年协会文学组织。这一期间,还在北平《诗歌杂志》、《文风》、天津《海风(诗歌小品)》、《诗歌月报》、《诗讯月报》、上海《东方文艺》、昆明《战歌》、福州《小民报》、重庆《春云杂志》以及《青岛时报》等报刊上发表诗歌和关于诗歌的理论文章。1936年出版诗集《真理的船》。
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通讯员,武汉、重庆《新华日报》助理编辑、记者、特派员。曾到晋绥、晋冀鲁豫等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1939年参加作家战地访问团,到西北、华北战区访问。在《新华日报》(武汉版、重庆版)和武汉、重庆、桂林、广州等地的《大公报》、《新蜀报》、《群众周刊》、《战地半月》、《全民抗战》、《文学月报》、《诗时代》、《五月》、《中国诗坛》发表了不少通讯报道、诗歌作品、文艺理论文章。其中《一枝笔的故事》、《小号兵》等曾激起群众强烈反响。
后来到太行山**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干事,太行《新华日报》副总编辑,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编辑部主任,华北《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写了许多社论、评论、通讯报道。同时,也写了一些宣传抗战的诗歌、文艺理论文章,散见于晋东南文协编辑的《诗风》和《太行诗歌》,太行文联编辑的《文艺杂志》,以及《新华日报》和《人民日报》等报刊。有些诗歌还被编入晋冀鲁豫边区文艺创作小丛书《不死的枪》、《人民大翻身颂》等诗集。1949年北平解放,调任《北平解放报》总编辑。
1950年随军南下到云南,先后担任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处处长,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兼《云南日报》社社长、中共云南省常委,还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昆明分会主席。此间,根据党的文艺路线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方针,积极从事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和民族民间文艺发掘整理和组织领导工作,热心培养作家、演员、民族民间歌手等文艺工作者,为发展云南省社会主义新文艺做出了贡献。同时创作了《撒梅人的歌》、《一支新的赞歌》等诗歌,先后整理了《阿诗玛》和彝族民间长诗《逃到甜蜜的地方》(1957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在《人民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中国文学》(英文版)、《边疆文艺》、《民族研究》等报刊上发表《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工作的新发展》、《东风吹放花千树》、《谈民族民间文学》等文艺论文、为《桥》、《云南歌谣》、《彩虹》、《流沙河之歌》、《娥并与桑洛》等作序。
1961年夏,与胡可同志一起以作家身份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访问。1967年6月去世。

来源:http://wenwen.soso.com/z/q266096362.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很可能是沈旭读了蒲风“颇为严厉”的批评文章后受了刺激,他不再写诗了。很快,沈旭告别了他把青春热血贡献给新诗写作乃至文艺活动的青岛和济南,随即奔赴延安,踏上了一条从政为官的路途。先在抗日军政大学担任政治教员,不久赴马列学院就读,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至他去世的1983年年底,先后任郝县警一旅政治部《进步报》主编、中央党校教员、旅大邮电管理局局长和区委书记、中南贸易管理局局长、湖北工商厅副厅长、武汉铁路局局长、铁道部商务局副局长、视察员等。
沈旭,原名沈玉成,河北省玉田县人。他的诗人生涯只有1933年至1937年这四年时间。步入诗坛之前,他八岁至十六岁在辽宁读小学和中学。在沈阳文会高中求学期间,于1927年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后来的从政为官,种因在这儿就埋下了)。1931年,他到青岛勤工俭学于山东大学外文系,加入邮务工会,主编《青岛邮工》月刊。1933年,他与青年诗人袁勃等共同编辑《青岛时报》副刊《诗歌周刊》和《每周文艺》,前后有两年时间。1935年,参与发起中国诗歌作者协会。1936年,与袁勃、蒲风等创办《青岛诗歌》。无疑,沈旭是一位卓有成绩的诗歌报刊编辑家和文学活动家。1935年冬,沈旭心中诗潮汹涌,持续了一年有余,为中国新诗奉献了以抒写底层劳动人民为主的健康清新的作品六十首,其中百行左右的长诗占了将近一小半。这,是一份不薄的献礼。
不仅如此,在上述《黎明前奏曲第一集》所附三页预告的第三页是《作者诗歌批评集出版预告》,集名是颇有力度的《诗骨集》。

——摘自龚明德著《文事谈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报纸文艺副刊可以看作文学气候的晴雨表,青岛发达的报业同样也给文艺副刊带来勃勃生机。早在20年代初,《青岛快报》即有文艺副刊,刊名为 《小钢炮》。30年代,《青岛时报》、《青岛民报》、《青岛晨报》、《民国日报》等先后开辟文学副刊,如 《诗》、《潮》、《论》、《蚀》、《汽笛》、《春光》、《明天》、《诗歌周刊》、《黄金时代》、《荒浪》等。其中尤以《青岛民报》文艺副刊最为活跃,持续的时间最长,质量也最高。从1930年2月创刊,《青岛民报》在历任副刊编辑姜宏、于黑丁、刘西蒙、田仲济、孟超等的主持下,相继开辟了《夜泊》、《白浪》、《海啸》、《尼罗》、《一流》、《一燕》、《处女地》、《野光》、《南风》、《汽笛》、《每周文艺》、《新诗歌》、《新地》等。1935年开辟的《避暑录话》,共出刊10期,编辑撰稿者有洪深、老舍、王统照等著名作家,创刊号问世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


  青岛文学期刊与文艺副刊并驾齐驱,在30年代迅速步入繁荣期。从1929年9月青岛第一个文学期刊《青潮》创办到1937年间,《汽笛》月刊、《青岛》月刊、《平民日报》月刊、《晨声》、《刁斗》、《海声》月刊、《诗歌生活》月刊等相继问世。王亚平在青岛主编、上海印刷发行的《诗歌季刊》,是国内创办较早的大型诗歌专刊,具有全国性影响。

  新闻报刊的繁荣,一面为城市培育了最具社会性的文化土壤,一面也为文学青年们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职业。无论是杜宇、姜宏、李同愈、于黑丁、刘西蒙、崔嵬、吴伯箫、孟超等青岛(包括周边地区)本土作家,还是萧军、萧红、王亚平、沈旭、袁勃等外地作家,大都担任过青岛的报刊编辑。可以说,报纸是其现实生存和文学理想的双重栖息地。



——摘自《旧青岛“报章繁兴”》

来源:http://news.163.com/11/0613/04/76DC2N9600014AED.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932年

  1月  陈翔鹤来青岛市立中学(今青岛一中)任语文教师,同时在市立女中(今青岛二中)兼课。
  春  海鸥剧社正式成立,成员有国立青岛大学的俞启威、王林和体育干事王东升、旁听生崔嵬、数学系学生张福华、图书管理员  李云鹤(即江青)等十几个人。
  春  卞之琳第一次来青岛,住在位于福山路3号沈从文的单身宿舍里。
  春  姜宏因反动当局通缉而离开青岛,于黑丁接替他任青岛《民报》副刊编辑。
  4月  青岛左联小组成立。这是全国左联之外的第一个地方左联组织。
  同月  国立青岛大学海鸥剧社宣告成立。
  夏  为逃避迫害,王林逃离青岛。
  9月初  巴金应沈从文的邀请,来青岛旅游,住在沈从文家中,时间一个星期。
  同月  周浩然离开青岛,考入北平大同中学(今北京二十四中)高中部。
  同月  华岗初来青岛。
  10月  中共党员乔天华从烟台来青岛,与青岛党组织取得了联系。乔天华的社会职业是崇德中学(今青岛十一中)教师,在党内担任市委青年委员和青岛左联的党代表,与俞启威共同领导左联的工作。
  秋  国立青岛大学改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任校长。
  秋  俞启威重返青岛,在山东大学继续上学,继王林之后担任山东大学党支部书记。
  秋  海鸥剧社在山大礼堂演出《一致》、《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在青岛大舞台演出《乱钟》、《SOS》、《婴儿的杀害》等话剧。
  冬  崔嵬接到上海陈鲤庭创作的舞台剧本《放下你的鞭子》,将其改编为街头剧《饥饿线上》,在青岛演出。
  同年  吴伯箫任《民国日报》副刊编辑,通过副刊联系一些崭露头角的诗人、作家,如李广田、臧克家、李辉英等。
  同年  王灵菲在青岛入党和参加青岛左联。
  同年  沈旭从东北来青岛,在邮电局工作,每天上夜班,白天到山东大学中文系旁听,受教于老舍等教师,参加《青岛邮工》的编辑。
  同年  青岛左联在青年中组织了一个“汽笛文艺社”,联络了一批进步文艺青年,如于黑丁、周浩然、彭也夫、姜宏、林映等人。他们在报纸上出版公开的《汽笛》周刊,并秘密出版油印刊物《汽笛》在工厂里散发。
  同年  马三立初来青岛。

1933年

  1月  闻一多辞去青岛大学的教职,回到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2月  乐于泓调到青岛无线电台总台,在市立女中(今育才中学)接上组织关系,在静中开展进步文化活动。成立歌咏会,组织读书会,参加海光文艺社。
  年初  王亚平由北平来青岛,在黄台路小学执教,后任校长。因他是中国诗歌会北平分会的负责人,于是建立了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会员有袁勃、沈旭等人。
  年初  季焕麟由上海来青岛,经与中共青岛市委书记谈话后,在乔天华、俞启威的帮助下,组建了海光文艺社。
  春  崔嵬离开青岛。
  春  于黑丁、周浩然经俞启威、乔天华介绍加入左联青岛小组。
  春  青岛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俞启威被捕,崔嵬被开除。
  5月  沈从文在青岛写下了《丁玲女士被捕》一文,并在6月4日出版的《独立评论》上公开发表。同日,沈从文再次执笔写下《丁玲女士失踪》,于12日发表在《大公报》上。   
  9月  周浩然离开青岛,重返北平大同中学读书。
  同月  臧克家创作了著名的长诗《罪恶的黑手》。
  秋  沈从文离开青岛去北京工作。
  同年  由乔天华介绍,于黑丁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  王统照集资为臧克家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闻一多不仅资助了20块大洋,还为诗集题序。王统照做发行人,卞之琳、李广田、邓广铭为之联系出版事宜。《烙印》出版后,社会反响激烈,茅盾、老舍首先在同一期《文学》月刊上发表评价文章,予以鼓励。臧克家从此蜚声文坛,成为1933年中国文坛上的新人之一。
  同年  孟超在上海出狱后,来青岛,住在无棣四路。
  同年  袁勃来青岛,在黄台路小学任职。第一本诗集《真理之歌》由青岛诗歌出版社出版。
  同年  章铁民、汪静之到青岛市立中学任教,并与于黑丁、王桂浑等人编了一个《青岛文艺》副刊,每周附在《青岛时报》上刊出。

1934年

  3月  舒群从哈尔滨来青岛,通过倪鲁平与青岛党组织接上关系。
  5月  臧克家创作了《樱花会》。
  春  周浩然因病再次回到青岛。
  夏  孟超来青岛。
  夏  萧军、萧红离开哈尔滨,乘火车到大连,又乘船来青岛。
  7月  郁达夫应在青岛市立中学执教的湖畔诗人汪静之等的邀请,携妻儿由上海乘轮船来青岛。
  8月  应北大胡适邀请,梁实秋离开青岛执教北大。离别之际,他盛赞青岛人淳朴,谓“真君子国也”。
  8月底  老舍和夫人胡絜青从济南来青岛。初,老舍在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开设《小说作法》、《外国文学史》等课程;胡絜青在市立女中(今育才中学)任教。  
  同月  洪深到青岛后,接替刚离职的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开设了《浪漫诗人》、《大学戏剧》和《小说选读》等课程。住在福山路1号。
  同月  臧克家以《井田制考》论文,取得了青岛大学的毕业文凭,结束了在青岛的4年大学生活,到临清中学任教。
  9月9日  萧红在青岛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
  10月  柳亚子来青岛,游览了崂山北九水、华岩寺等地。
  10月3日  老舍在山东大学小礼堂做《诗于散文》的演讲。
  秋  萧军在青岛完成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
  秋  艾芜和妻子王蕾嘉经济南来青岛。
  冬  孟超再次来青岛。
  同年  洪深结合青岛遭受德、日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和自己家庭的经历,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
  同年  吴伯箫乘“海琛号”军舰去了崂山。
  同年  王亚平、袁勃来青岛,王亚平在黄台路小学任教务主任,袁勃为国文课教师。
  同年  徐中玉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来青岛就读。
  同年  黄公渚来青岛,在观海二路购屋,任教于山东大学中文系。

1935年

  4月15日  青岛山东大戏院董事、著名导演张石川率领摄制组来青岛,拍摄《劫后桃花》外景。洪深在他的私邸宴请了摄制组主要人员,之后在青岛国际俱乐部(今中山路1号)为摄制组接风洗尘。
  5月  周浩然进入《新青岛报》社,主编《小青岛》文艺副刊,化名周家美。
春  舒群获释出狱,离开青岛。
  上半年  左联创始人之一孟超在上海因领导工人运动被捕,释放后来青岛,初受聘于青岛文德女子中学(今青岛八中),任初中国文教师,后担任《民报》副刊编辑。在苏州路租了一间斗室居住,题室名为“当风室”。
  6月1日  王亚平在青岛期间写的部分诗收入他的第一本诗集《都市的冬》,由上海国际出版社出版。由郭沫若题写封面“亚平诗集《都市的冬》”,当时在日本的蒲为该书做了序,新坡、干青、兆民、松山为书配了八幅木刻插图。
  6月12日  王亚平诗集《都市的冬》出版后,他立即寄给鲁迅先生求教,鲁迅在日记记到:“亚平寄赠都市的冬一本”。
夏  王余杞来青岛举办全国铁路展览会,应《青岛民报》杜宇和刘西蒙的约请,参加《避暑录话》的举办。
  7月  老舍、王统照、洪深、孟超、吴伯箫、臧克家、王亚平、王余杞、赵少侯、杜宇、李同愈、刘西蒙等来青消夏的文艺界同仁,在《青岛民报》上开辟了一个文艺副刊《避暑录话》。名字是由洪深建议的。
  9月  周浩然发表《漫谈文艺》。
  同月  山东大学国文系徐中玉与同学们组织了一个“国文学会”。成立会上,选举徐中玉、陶绍武、朱钻高等9人为理事,国文系主任张贻荪作了《东游漫谈》的报告。
  同月  由王玫制作的中国的第一把小提琴在青岛诞生。
  10月  艾芜同妻子、儿子乘船离开青岛到上海。
  11月8日  老舍在山东大学作《一点新经验》的演讲。
  同年  蔡天心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
  同年  中国诗歌会的骨干分子蒲风从日本回国后来青岛,在福建路沈旭的家中住了近半年时间,写有《青岛》等诗。
  同年  卞之琳辞去济南省立高中教书的工作,第二次来青岛从事翻译工作。
  同年  丁西林来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教于物理系。
1936年

  1月  在王统照的介绍下,孟超接替刘芳松担任《民报》副刊编辑。孟超将《民报》原有的三个周刊合编成副刊《综合》,每周出4期,并在《综合》上开辟了杂文专栏《小糊涂胡扯》。
  1月20日  老舍在山东大学演讲《文艺界的典型人物》。
  夏  老舍辞去山东大学教授的工作,成为专业作家。
  夏  萧军第二次来青岛,创作了《第三代》第一部的后半部分和第二部的基本初稿约十几万字,还创作了散文《邻居》、《水灵山岛》。
  9月  老舍了《骆驼祥子》在《宇宙风》上连载。
  10月  王亚平长诗《十二月的风》和诗集《海燕的歌》出版。
  同月  周浩然辞去《新青岛报》编辑职务后,进入山东大学哲学系旁听学习。
  同月  王亚平在青岛参加了纪念鲁迅先生逝世的群众会议,受到反动当局的注意,被迫离开青岛。
  冬  卞之琳邀请汉园三诗人之一的何其芳来青岛。
  同年  蒲风由上海来青岛,与王亚平、袁勃等一起开展诗歌活动,创办青岛诗歌出版社,又与天津的草原诗歌会、上海的诗歌生活社等14个诗歌团体联合成立了中国诗歌作者协会,出版了《诗歌杂志》。
  同年  吴伯箫离开青岛,先去济南,后去莱阳任简易师范学校校长。
  同年  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和中华博物馆协会第一次年会联合在青岛召开,蹇先艾作为北平市的代表,第一次来青岛。7月20日,中华图书馆协会开会,参加会议的有著名学者王云五、王献唐、李石曾、沈兼士、袁同礼、朱光潜、金仲华等人。
  同年  孟超组织排演曹禺的剧作《日出》,并担任总务主任和舞台监督两个重要职务,赵星火任导演,由胡坷、梁桂珊等主演,在市民礼堂(位于南山路1号的中国广大银行青岛市分行)公演,受到热烈欢迎。
  同年  国文学会进行改选,分设新文学、诗经、诗词3个小组。徐中玉当选为干事。
  同年  陈大羽上海美专毕业后来青岛,任教于崇德中学(今青岛十一),组织了“琴岛画会”。
  同年  周浩然组织了“青北学生联合会”,起草了宣言和简章。秋,他进入山东大学当旁听生。
  同年  朱光潜来青岛。
  同年  宋春舫离开青岛。

1937年

  5月  周浩然在山东大学完成哲学论文《试论知识的起源》。
  6月  蔡天心在青岛创作的反映家乡——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事迹的中篇小说《东北之谷》,发表在上海《文丛》月刊上。
  7月7日  端木蕻良来青岛体验生活,住在后海崖(今莘县路)海军兵工厂(今4808厂)的招待所。
  7月9日  由《民报》副刊编辑孟超倡议排练、杜宇和赵星火执导的曹禹名剧《日出》,在青岛市礼堂(后为市南会堂)上演。
  同月  老舍离开青岛。
  同月  孟超离开青岛,去了大后方。
  9月5日  端木蕻良的散文《青岛之夜》发表在上海由沈雁冰主编的杂志《呐喊》创刊号上。
  10月  周浩然在即墨县瓦戈庄成立国术训练所,组织青壮年学习武术。在此基础上,成立即墨县抗日义勇军游击队。
  同年  青岛诗歌出版社由于主要成员离开青岛而停止活动。
  同年  端木蕻良在伤害创作了著名的游记《青岛之夜》。

——摘自《青岛地方党史大事记》

来源:http://dsyj.qingdao.gov.cn/cn/dashi_01.aspx?id=29
  年底  王度庐举家迁来青岛。在青岛《新民报》做特约撰稿人,靠撰写小说,领取稿费维持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937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


3月“博文学会”与沈旭主持的“国防诗歌协会”合并,成立山东文艺青年协会。5月,该青年协会又与平津流亡同学会、东北流亡同学会、山东留日同学会、济南学联等抗日救亡团体联合成立革命文化团体“文化友联社”,出版内部刊物《联系》。


——摘自《济南大事记》

来源:http://www.jinan.gov.cn/art/2005/9/1/art_40_871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