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画面原理及观看方法(本人原创)——学学吧,这大概也算是一种技能。呵呵……
原理篇:
平时我们用双眼看实际的景物,左眼、右眼由于瞳距差别(左、右眼之间的距离),在视网膜上成像是有一定区别的——角度差。这种微小的差别,经过大脑“计算”后,得到的,就是立体、有纵深感的景物。从而,也可以感受到前后景物之间的距离。(如图,左图)这也是为什么办驾照时要求有“立体视觉”的原因。原因很简单,仅有一只眼正常的人,不会正确感知前后景物之间到底有多远,这在驾驶过程中是极其危险的。
做个试验吧,只睁一只眼,两手分别拿着一只笔,两只笔尖慢慢靠近,试着使它们相对、慢慢地顶到一起。怎么样?多半会失败。眼睛睁开,用双眼,刚才的试验变的极简单了。
我们常见的图形、文字、电视、电影、电脑屏幕等,由于它处于一个平面,因此,双眼于该点对焦。(如图,中图)形成平面图像。没有立体感。
要在平面上显示出立体画面,原理就一个: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两幅画面。立体画面,由我们的大脑来完成。
方法篇:
现在的立体画面,一般是由两幅图左右并排而成。尽管看起来几乎一样,但还是有微小的差别的。这种差别,等于我们日常之中左、右眼所见的程度,也给形成立体画面打下基础。
给您看的,不管是印在书上的,还是显示于屏幕上的立体图。如果您盯着它看,是看不出立体效果的,因为您的眼睛是对焦在书或屏幕的平面之上。
一、让您的头部保持垂直(歪着头看立体画,永远也不会出现应得的画面)。
二、让书或屏幕离眼睛到平时正常观看的距离,或者稍近一点点也可。如果是书,请将它拿起来,象屏幕一样,立在眼前。
三、透过屏幕或书的上沿,看远处,比如墙或您的书柜。
四、这时,屏幕或书的画面因为失去焦点而模糊,不要在意它。
五、保持眼睛此时的感觉,将视线慢慢下移至图像。切记,不是有意的看,而是保持看远处的感觉。
六、将头稍远或稍近的调整一下,怎么样?画面出现了!(如上图,右图)
下面这两张图,是我用PS按照立体图原理画的。当你正确掌握了上述的方法,“透过”这两个图,将眼睛看向远处(用这样的意念:你的屏幕是透明的,你在透过它看远处),在这种“无意于”屏幕图像的时候,神奇的事发生了,两个图变成了三个,而中间的一个,便是立体的图像。
出现的这第三个图,就是你大脑为你合成的,你会发现。蓝色方框中的A,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字母。
重要补充(如果你看了这段话,再看不出来,恐怕你永远也不用再看这种东西啦):
如果上述方法仍然无济于事,不要灰心,往下看。
找两张纸,A4(16开大小即可),卷成两个同样的喇叭筒状,一端比你掌心略小,一端与眼睛差不多大。
双手拿着,将两个纸筒稍大一端分别对着两个画面,所对的画面位置尽量保持一致,(象拿着望远镜似的)调整纸筒时先不要看,等位置合适了,移近你的眼睛到纸筒的一端,透过纸筒看里边。(温馨提示:别让纸伤了您的眼睛,儿童观看,家长请指导、看护)
不要大惊小怪的——立体画面出现了!那是你的眼睛在骗你
怎么样?有意思吧?如果您看出来了、成功了。回个贴,顶一下,我也不白忙活一场!
[ 本帖最后由 暑风 于 2007-9-1 10:1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