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094|回复: 2

“母亲颂歌”征文第四十二篇——碧草《母爱情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母爱情深
                                                                                                            
                                                                                                                                                                                           碧草
每当穿过清晨和黄昏
总是见你在忙碌
袅袅升起的炊烟
是一段
永不改变的故事
                     
                                                                    ——题记
       寒雪飘飘,春节来到。我和妻子珊珊携手走进超市,开始购买回家的年货。为父亲买了两条上等的好烟及两桶茉莉花茶叶;为妈妈买了特仑苏牛奶、椰子粉、王致和酱豆腐及本市的特产---麻花和狗不理包子;为上大学的小妹买了一身漂亮衣服。我和珊珊怀着一种感恩的心为父母精挑细选各种节日商品,以表孝敬之心。尤其是妈妈,我觉得搬来金山银山,也难以回报。
      妈妈生在贫家,嫁在贫家。刚一出生就挨饿,上学又赶上了文革时期,高中毕业后,推荐上大学与她无缘,只好在广阔天地里炼红心。由于妈妈朴实加上肚子里有点墨水,先后在生产队当过会计,大队当过幼儿园老师,乡办企业从事过现金保管工作。妈妈是个善良温和的人,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着友善的态度,这使得她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依旧明媚晴朗,周围的人都对妈妈有着无法言表的尊敬和爱戴,我更是如此。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没有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参加过显示风采的社会活动,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她的青春一半放在了土地的耕耘上,一半放在了炕头和灶火前。妈妈勤劳、贤惠,忙忙碌碌是她的本分。我出生在一个两面环山的山村,家中有六亩责任田,爸爸是个老实勤快的庄稼人。我和小妹从小学到大学几乎没有帮家里干过多少农活。记得在我小的时候,生产队刚解体,土地分田到户,全家分到了3亩麦田,3亩山地。有一年麦秋,妈妈和爸爸在齐腰深、密不透风的麦田,弓着腿,弯着腰,“唰”一镰下去,乱扎扎热乎乎的麦子撞在胸脯上,又尖又硬的麦芒扎在脸上,胳膊上,又疼又痒。太阳在上边火辣辣的晒着,麦子在底下热嘟嘟的烤着,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淌。夏收劳作的情景,使我不禁想起了那首古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抢收如救火,尽管酷热难耐,爸妈又哪敢歇晌啊!他俩从早到晚割一天麦子,到家腰酸腿疼,浑身像散了架,可第二天照样顶着星星起来,脸顾不得洗一把,饭顾不得吃一口,胳肢窝里夹把镰刀,手里拿块干的边走边吃。起早贪晚忙活了三天,三亩小麦总算收割完了。可天有不测风云。收割完的小麦还没来得及往家运,就赶上了暴雨,爸爸和妈妈披着雨衣,顶着雨跑到地里将捆好的麦个子,麦穗朝上一个个竖起来,三亩麦子足足干了半天。到了第二天放晴,由于道路泥泞无法抢运,再加上麦子淋了雨,三亩小麦全长了芽。爸爸和妈妈心急火燎。但是向国家交的征购却是从二叔家借的头等小麦,发芽变质的粮食留作家用。
      妈妈过日子仔细,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妈妈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在我和妹妹小的时候,吃根冰棍就算奢侈品了,所以说我和小妹吃冰棍是有数的,更不用说购买其他零食了。我们家常年用的是节能灯,而且人人养成了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妈妈有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农闲的时候缝、连忙个不停,我和妹妹穿的衣服,不是大人穿过翻新的就是集市上买的布头缝制的。可以说,在上大学之前,我和妹妹穿的衣服除了校服外,上衣和裤子都是妈妈自行“研制”的。生活逐渐好转后,家里添置了煤气灶、电饭锅、高压锅,但平时舍不得用,只有来客时,锅灶赶不开才享受一下现代化。临高考那年,老师为了让我们这些“尖子生”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实行封闭管理,一律不准回家。妈妈怕我只顾学习,吃不好,有一次买了一斤肉做了六个肉饼,从家里骑自行车用了40多分钟,顶着毒热的太阳,中午将肉饼送到了学校。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又有谁想到,妈妈给我送的是肉饼,爸爸他俩吃的却是没有馅的死面饼。
      妈妈特要强要面,她没能进大学的门,把它看作是终身遗憾。就是因为这个遗憾,她含辛茹苦,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和小妹身上。她时常告诫我们兄妹俩:“人活一口气,人要争上游。只要你们俩好好读书,长出息,爸妈什么苦和累都挺得住。”村上和邻村隔三差五都有集,但妈妈很少赶集,从不乱花一分钱。但只要为了我们上学购买学习用具,再贵也毫不吝啬。10年前,我考上了县第一中学(那年考上公费高中的全乡仅三名),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妈妈怕我寒暑假虚度时日,她竟花了1700多元为我买了裕兴电脑学习机,附带高中全部课程,可见妈妈用心良苦啊。有一次夏天的晚上12点钟,漆黑的夜如同墨染。爸爸开着手扶拖拉机拉着2筐鲜桃,妈妈坐在车斗里,去离家20多里地的县城菜市场去批发,当行驶到县城公路时,被迎面疾驶而来的桑塔纳车撞了个正着,爸爸被甩出五六米远,妈妈被掀翻在车里,压断了右腿,肇事司机趁夜色逃之夭夭。妈妈住进了医院,我闻讯后赶到病房,握着妈妈青肿的手,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泪水大颗大颗地从我脸上滚落下来。妈妈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我很快就会好的,妈还要供你们上大学呢!”妈妈没说完,我已泣不成声了。
      六年前,我考上了津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妈妈捧着一纸红红的录取通知书一个劲的乐。开学走的那天,我揣着沉甸甸的5000元学费,告别了爸妈。泪眼中,我第一次发现,妈妈的鬓角已有银白的发丝在风中飘动。那一幕已深深地刻进了我的骨髓。大学毕业后,我被津城的一家外资企业聘为高管,并和心仪已久的同学珊珊喜结良缘。当妈妈得知珊珊怀孕的消息,秋后她买了一箱子核桃,带了苹果、色拉油、绿豆、小米等土特产品坐了3个多小时的长途客车到津城前来“慰问”,我到车站见到肩背手提大包小裹,累得气喘嘘嘘的妈妈,泪水夺眶而出。
      腊月二十八傍晌午,我和珊珊乘长途客车赶回了家里,刚一进大门,就受到了妈妈、爸爸和小妹的隆重欢迎。妈妈见珊珊左手提着点心,右手拎着酒,心疼地对我说:“看你,珊珊现在有孕在身,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让她拿这么多东西,咋不知道注意呢?”小妹上前接过嫂子手中的东西。妈妈拉着珊珊的手,问寒问暖。来到屋里,让珊珊拖鞋上炕驱驱寒气,还盯着珊珊左瞧右瞧,看得珊珊都不好意思了。妈妈笑着说:“几个月不见,我们珊珊越长越俊了。”珊珊像个小姑娘满脸桃花开,撒娇似的甜甜喊了一声“妈”,说着一头扎进了妈妈怀里。小妹说:“妈,咱们先吃饭吧,我哥他俩坐了半天车早该饿了。”妈说:“开饭。”说着,爸和小妹将提前做好的一大桌子饭菜摆放好。我看到桌上妈妈炖的香气扑鼻的红烧肉馋涎欲滴。爸爸拿出了平时舍不得喝的压箱底的古井贡酒,我急忙接过来打开瓶盖,给爸爸妈妈和我各满了一杯。目睹浓浓亲情,我站起身,端起酒杯,对妈妈和爸爸说:“妈,爸,我的血液中流淌着沉甸甸的亲情,是二老供我上大学,我的一切都是二老所赐。你们的恩情如日月,今后,我将好好孝顺二老,让二老安享晚年。妈,爸,喝一口。”
      我的表态发言,妈妈和爸爸已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妈妈陶醉在家庭的欢乐与幸福之中,高兴地说:“有你这句话我和你爸就心满意足了,我们俩不年纪不老的不用总惦记,好好工作就中了。”
       亲情,浓浓的亲情……
                       
发表于 2012-5-22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如果不往大了讲,生命的意义就是对妻儿的责任,对父母的孝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2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我也被浓浓的亲情感动着将碧草这篇母爱情深读完。纵使搬来金山银山也难以回报的母爱啊!不仅成就了各自子女们辉煌的事业,也托举起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