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660|回复: 12

过铜川有寄(七律.新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7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名医累世著仙方,海内由来信药王。
命重千金延血脉,身除百病赖岐黄。
五时难悟玄关冷,七候既成丹穴香。
为有圣人修大道,众生从此步康庄。


发表于 2012-4-27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好诗!拜读。{: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槐子花 发表于 2012-4-27 21:36
好诗!拜读。

感谢版主青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索笑散人 发表于 2012-4-28 06:52

山人幸遇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田雨hxh 发表于 2012-4-28 11:03
这首诗无论是从持律精严到诗的意境上看都不错,只是用数字重了,中间两联用的都是数字,美玉略有微瑕,但仍 ...

感谢版主指正!山人请教:版主的观点依据来自那个经典?

点评

既如此,谈一下个人之管见:一首诗或词或文章,恰当用典,会增诗文之美感,彰作者之才华,如辛弃疾,极善用典,填词必用典,我极喜欢他和苏东坡的词,正因为此,他二人竟成宋代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但后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5 05: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仅一已之见,对不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田雨hxh 发表于 2012-4-28 20:46
仅一已之见,对不起了。


版主谦虚了!我们互相交流,有利于共同进步,改正缺点。山人绝不自护己短!愿与版主结为好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5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既如此,谈一下个人之管见:一首诗或词或文章,恰当用典,会增诗文之美感,彰作者之才华,如辛弃疾,极善用典,填词必用典,我极喜欢他和苏东坡的词,正因为此,他二人竟成宋代豪放派诗词的代表人物。但后来的学者有人说:他二人均用典过多,有时伤其词的自然之美,各执一词吧。
       对于一首律诗,几十个字,但要表达的内容却是几千字,“引经据典”,更是让诗人为难的,“作诗堪比育儿难”,不写诗的人是无法理解诗人作诗之难的。我极赞成恰当的把数目字入诗,因为它会起到超乎其然的功效,如果把一首诗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都用数目字,反倒很难的。一首律诗总共四联,最主要的是中间两联,没有中间两联就不是律诗了。正因为此,人们才把律诗称为“美人腰”、“花瓶体”啊(头尾两联可放宽,对仗不对仗均可以,中间必须对仗),这两联最是考验诗人功力的,所以,我认为不应重复使用同一诗技,应把诗人更大的潜力和才华展示出来。尽管说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尽可能避免。因为我看出来了:就凭先生发上来的这两首诗,先生的功力和才华远不至此,还有更大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呢,一定会写出有更妙的诗句。

       仅是个人管见,也是个人的体会,不对之处,见谅。


   另:我不是这个版的版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呵呵,讨论的很好。
记得山人兄以前和我交流过这个问题。我也同意四联变化之说,包括每一联出句的最后一个字,虽然都是仄声,也有人提出要注意上去入三声交替,以造成变化之美。
山人兄这两联,词性位置有变化,这个是非常好的,数字虽重用,第一位置不同,第二,千百和五七虽然对举,性质却不尽相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倒也无不可。其实,我读这一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但一直没有感觉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田雨hxh 发表于 2012-5-5 05:23
既如此,谈一下个人之管见:一首诗或词或文章,恰当用典,会增诗文之美感,彰作者之才华,如辛 ...

同意版主观点,山人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邵官屯 发表于 2012-5-5 07:21
呵呵,讨论的很好。
记得山人兄以前和我交流过这个问题。我也同意四联变化之说,包括每一联出句的最后一个 ...

呵呵,官屯似乎有袒护之嫌。今后写类似东西,亦足以让山人规避此类问题。一并感谢版主、邵官屯美意!人有诤友,此大幸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