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737|回复: 18

题勺子朋友藏蒋雨浓先生画“双鱼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2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东
085338lc242sc8t8qqd2sx_jpg_thumb.jpg
画鱼无三只两条,
谁晓此中存奥妙。
若将其意参得透,
更觉蒋氏技筹高。
发表于 2012-4-22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鱼忌渔吗?

点评

对,应网开一面,鱼活。否则,鱼死。一活一死为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2: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0 15:06
画鱼无三只两条,谁晓此中存奥妙。若将其意参得透,更觉蒋氏技筹高。

按照我的理解  结合我所看过的蒋先生的画鱼作品,先生画鱼是其最得意也是流传下来最多的题材之一,其中鱼的数量以单数为多,双数很少,在单数中又以三鱼图最多,所以便早就传出蒋先生画鱼只有单数没有双数的说法。蒋先生这幅双鱼图提“画鱼没有三条,只有两条”我理解可能是当时先生已经感觉到自己在画鱼数量上的这个习惯,所以故意画双鱼图打破这个惯例。期待六城先生高见。

点评

也有道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2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在下冒昧瞎揣测,是不是可以从题跋上断句为:画鱼没有?三条只有两条
画面上游曳的是两条鱼,另外一尾在画面之外,在蒋老的心中。彼时,心事不易言表。借画抒怀。
胆大胡猜,对于不对,众位担待,蒋老莫怪罪。

点评

呵呵,很浪漫,幽默。艺术,就是见仁见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3 22: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认为这恰是先生高深莫测之处。
   “双鱼图”是中华民族集人间智慧而大成之学。即道家学说。大道至简,道生一,一而二,二而三,三生万。即已有二,何愁无万?
    在此我不多言,只要朋友们能参悟一下道家的理论便一切明了。要是说中华民族本土所创之学说有二,一为儒学,一为道学。我认为道家的学说优于儒家的学说。只是儒家的学说自汉武帝以来为皇家所尊崇,因为儒家坚持的是节欲尊王,克已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让人顺从王道,所以,历代帝王都奉为至上之举学。而道家的学说讲的是顺其自然,人不可与天地为敌,要尊从大自然的规律,讲的是和谐共处,不可强为天意。
     所以,我认为这“双鱼图”,可谓寓意深远。

点评

田版主见解,别开生面,我很佩服。道家思想与儒,释比,确实都高。都值得我们尊崇学习。蒋雨浓先生与鄙人同乡,但也仅有一面之缘,对其了解多是通过艺术媒介。观其一画一书,只言片语,可窥其技艺和修养,非同凡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4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前进人生 发表于 2012-4-22 20:42
鱼忌渔吗?



对,应网开一面,则鱼活。否,鱼则死。一活一死为二。{:soso_e163:}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法。。。。。。

点评

三条鱼我理解即渔(三鱼),画鱼反被捉,不妙,所以只作两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4 19: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勺子 发表于 2012-4-22 21:00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0 15:06
画鱼无三只两条,谁晓此中存奥妙。若将其意参得透,更觉蒋氏技筹高。 ...

也有道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无用功 发表于 2012-4-22 21:46
在下冒昧瞎揣测,是不是可以从题跋上断句为:画鱼没有?三条只有两条
画面上游曳的是两条鱼,另外一尾在画 ...

呵呵,很浪漫,幽默。艺术,就是见仁见智。{:soso_e179:}{: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田雨hxh 发表于 2012-4-23 08:02
我认为这恰是先生高深莫测之处。
   “双鱼图”是中华民族集人间智慧而大成之学。即道家学说。大道至简 ...

田版主见解,别开生面,我很佩服。道家思想与儒,释比,确实都高。都值得我们尊崇学习。蒋雨浓先生与鄙人同乡,但也仅有一面之缘,对其了解多是通过艺术媒介。观其一画一书,只言片语,可窥其技艺和修养,非同凡响。我认为蒋氏雨浓先生至少有三点可以肯定,一:在书法,国画两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二:对传统文化儒释道均有较深修养。三:晚年在家乡,创作了相当数量格调高雅的艺术品,几乎均都无偿奉献了社会。四:培养和影响了一批人,喜欢书画艺术,并有所成就。值得研究学习。当初,成立其研究会,聘我为名誉会长,我欣然应允,说其主要原因还是对蒋氏的敬佩。可我徒有虚名,参加开幕式后,就很少参加活动了,有负于姚国强会长及研究会各位好友厚望,深感疚心。为此,对蒋先生要谈一些看法,与朋友们交流,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活跃论坛。多谢田版参与并发表高见。{:soso_e179:}还请大家多多参与,见仁见智。谢谢!{: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谢先生。我未与将先生见过面,只是听说过他老人家的画作,说实话,连看都没看到过,这是在论坛上第一次看到呢。
但凭我的直感:先生画双鱼,肯定蕴含着许多的玄机,我也是感悟一些,象他那么大名气的大家,学富五车,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研究一定达到了一相当高的层次。谢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内蒙古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3 22:24
对,应网开一面,则鱼活。否,鱼则死。一活一死为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法。。。。 ...

三条鱼我理解即渔(三鱼),画鱼反被捉,不妙,所以只作两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5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老僧的回复   粘贴过来  感觉很有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三、五、七、九等奇数,往往虚指“多”,如三番五次,鱼又象征富裕,故画鱼者多画奇数,这幅只画了两条,有违常例,先生恐人不解,又在题款中强调,自然别有用意。其意在告诉人们“缺鱼”。
“缺鱼”又有两解:一、生活困顿;二、曲用典故“食无鱼”。或以前者为确

点评

朋友见解确有道理,蒋氏作此画双鱼图之年月,人们生活并不富裕。观其帖、评,感觉朋友对书画艺术有其独到见识。多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4-26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6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勺子 发表于 2012-4-25 14:25
老僧的回复   粘贴过来  感觉很有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三、五、七、九等奇数,往往虚指“多”,如三番 ...

朋友见解确有道理,蒋氏作此画双鱼图之年月,人们生活并不富裕。观其帖、评,感觉朋友对书画艺术有其独到见识。多谢!!{: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勺子 发表于 2012-4-22 21:00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0 15:06
画鱼无三只两条,谁晓此中存奥妙。若将其意参得透,更觉蒋氏技筹高。 ...

我觉得这种理解还是客观实在的,不必做更“玄”的猜度。一会再迸出个“漏网之鱼”来,那就更异想天开了。现给{:soso_e163:}大家一朵花{: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六城居士 发表于 2012-4-23 22:32
呵呵,很浪漫,幽默。艺术,就是见仁见智。

你笑吧,你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如此的浮云神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