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德(1808~1896)
王敬德,字慎堂,号慄菴,又写作慄庵,慄葊,玉田县达王庄村(今属杨家套乡)人,是遐迩闻名的书法家,为后人留下了3份文化遗产:一是国保文物单位净觉寺内的大草体碑文,一是《达王庄王氏族谱》,一是达王庄村内的王氏宗祠。 据《玉田县王家老庄王氏族谱》记载,王敬德“幼年习文,壮岁(21岁)就武,壬辰(1823年,24岁)入左庠(即考中武秀才)。丰姿绝世,膂力过人”。本县一位名叫张领魁的秀才这样称赞他:“幼而聪明出众,长而才艺过人。少习弓马,有养叔百步穿杨之巧;后精书法,有幼军写经换鹅之奇”。把王敬德射箭技艺与养由其相比,把王敬德的书法艺术与王羲之相比,虽有粉饰夸张之嫌,但是也能看出,他在武功与书法两个方面确有过人之处。 王敬德精于书法?起因在于续写《达王庄王氏族谱》。遵照其父的遗命,青年时代他曾跟他哥哥王据德(字振华)一起续写王氏家谱。哥俩抽空就到各村采访王氏宗族各分支的情况,回来后工工整整地缮写。王敬德总觉得自己的字写得不好,便在书法上狠下功夫。后来他哥哥为生计所迫去当教书先生,续写家谱这件事全部落在他的身上。那时的王家处于家道败落的时期,用王敬德自己的话说:“无力延师,吾独奋志攻苦,忍饥寒,缺衣服,挽强弓,临名帖,缮谱书”,大意是:因为家里非常贫寒,没钱请师傅,只好自己独自苦学苦练。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要练习拉强弓以增长膂力,临摹名家碑帖以提高书法水平,同时续写王氏族谱。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现存《达王庄王氏族谱》,保留着他的许多墨迹,在历史和艺术两个方面均有研究价值。 王敬德的苦读苦练没有白费,不仅考中了武秀才(后曾捐过千总衔),在书法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当时一位名叫姚广誉的拔贡称赞他:王敬德在缮写家谱的过程中苦练书法,技艺大进,尤其是草书,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这样一来,到他家里求他写字的络绎不绝,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们都在自家墙上悬挂着他的作品,不但本县的文人佩服他,就连邻县对他也非常敬仰。 如今,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净觉寺内尚存王敬德书写的3通碑刻,其中有咸丰元年(1851)的《智然禅师墓碑》、咸丰三年(1853)的《重修净觉寺碑》、同治三年(1864)的《续修净觉寺碑》。特别是那通大草体《续修净觉寺碑记》,龙飞凤舞,功力不凡,成千上万的书法爱好者都从那里获得过教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旭宇先生多次在这通古碑前流连忘返;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观后赞叹说:“艺术水平如此之高的大草体碑刻,国内罕见。”国家文物局领导莅临该寺时,特别嘱咐管理人员:“一定要把这通碑看管好!” 除了续修王氏族谱,王敬德还主持修建了两座宗祠,其一是瞿坛庵,早已被毁,遗址在今玉田三中处;其二是王氏宗祠。王氏宗祠位于达王庄村(今属杨家套乡)内。为了建造达王庄内的王氏宗祠,王敬德可算得煞费苦心。从道光十九年(1839)开始集资筹款,光绪二年(1876年)建成了主堂——“秩祜堂”。又经过大约7年时间,续建了东西厢房和临街门楼。王敬德临终前,还给儿子留下遗嘱:“庙虽修成,当中尚缺门楼一座,以收合堂之气,乃显完善,尔等必须继吾志以修之。”民国十三年(1924),次子王绶遵照父亲的遗嘱,用砖墙把王氏宗祠内的东西厢房连接起来,当中建起了非常精致的木结构雕花门楼。在此后的年月里,王氏宗祠曾经长期充当昆弋益合科班的班址,30多名玉田农家子弟从这里登上艺术殿堂;这一宗祠还曾当过革命者招兵买马干革命的基地。现在,这座宗祠的主体建筑尚存。 《玉田县志》载有王敬德的传略,说此人“孝友好善”,“工于书法,尤健大草”。王敬德还多次接受知县的邀请,到县衙帮忙,“襄办公务,实事求是,不避劳怨”。光绪年间玉田县组织人员编撰县志,王敬德已是古稀之年,但还是担任了采访的任务,“步询各乡,务得其情”,他也因此享受到“恩赐六品顶戴”的荣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