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在印刷中,应用的就是这种减法混合原理:在白色的纸张上通过光源三原色油墨的混合,得到各种色彩及其组合而成的图像。但在实际*作中,通过混合得到的黑色成本高、质量差,所以通常人为地添加一种成本较低的黑色油墨( blacK ),与品、黄、青共同印制。因此,这种印刷的过程也被称为“四色印刷”,而其颜色体系被称为“ CMYK 色彩体系”。
对应于印刷中减法混合原理的,是显示元件所遵循的加法混合原理。红( Red )、绿( Green )、蓝( Blue )三个颜色被称为“物体三原色”,三种颜色光的混合,可以得出其它任意色彩,而其最大混合将得到亮度最高的颜色——白色。我们知道,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显示设备(如 CRT 阴极射线显像管、 LCD 液晶面板等)都应用了加法混合原理。因此,这些设备在未启动时,底色越黑、亮度越低,其成像效果就越好。显示颜色体系也被称为 RGB 颜色体系。
自然法则是如此的简洁而优美,千变万化的色彩仅仅是三种简单原色的有机组合。因此,任意一张彩色图像都可以看作三张不同原色图像的叠加。既然任意的单色灰阶图都可以被视为通道,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用 3 ~ 4 个通道来记录一张彩色照片。每一个通道记录一个对应原色在彩色图像上的分布信息,故我们称其为“原色通道”。用于显示用途的图片(例如网站彩页)可以被分解为 R 、 G 、 B 三个原色通道,而需要输出的图片(例如海报、杂志封面、包装纸等)则被分解为 C 、 M 、 Y 三个原色通道与一个 K 通道。
蒙板不仅可以在简单的贴图中使用,更可以在复杂得多维材质中使用。当两种材质在同一表面交错混合时,人们同样需要用通道来处理他们的分布。而与普通蒙板不同的是,这样的“混合通道”是直接应用在两张图像上的:黑色的部分显示 A 图像;白色部分显示 B 图像;灰阶部分则兼而有之。可见,混合通道是由蒙板概念衍生而来,用于控制两张图像叠盖关系的一种简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