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与明朝之亡
读史,我常为英雄一掬同情之泪!英雄的事功,常与命运的悲剧为邻。意气风发只不过是星光最灿烂的一刻,随后急堕地面,留下惊叹与惋惜。
明朝的明天
明朝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朝代!在极度的君主专制中走向国力的顶峰。他的文化,上可融合儒释道,出了朱熹、王阳明那样的圣贤,造就一代讲气节的官僚;下者出现通俗文化,通行三言二拍、四大奇书那样的小说。中国的修炼传统,深植于明朝人心里!
这样的朝代依旧逃不过历史的安排,因为明朝的戏已尽了!缘也尽了!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新大陆正等著呢。问题是,明朝到底要如何淡出历史的舞台呢?明朝的亡国史,到底要留给后人甚么教训呢?我迫不急待地想知道!
想不到,上天安排了明末出现四个不可思议的昏君,各自具足了爱财、吸毒、昏庸、懒惰、放任、自私、妒忌等等卑劣的性格。如果他们只是布衣,倒也无甚危害,问题是:他们掌握着至高无上的君权,四周阴伏着把持乱政的宦官阉党。于是,诺大的朝代就在众臣的纷扰、无奈中,谢幕而去!
袁崇焕崛起了!他远离家乡广东东莞,来到东北。他面对的是战无不胜努尔哈赤,这个男子汉正领着女真的精兵,横扫东亚。他连着三次以寡击众,大败明军。
可是,袁崇焕背后却是腐败的朝廷,昏君、宦官、奸臣、言官。这些不懂军事,贪生怕死的长官们,到底是支柱还是敌人呢?袁崇焕死后多年,我们看一看,还真是难下断论。
声势悬殊,这仗到底怎么打呢?明朝的明天会如何呢?
袁督师崛起
他是一个书生,熟读诗书。不过,他更多的是豪放的气质。他就像李白那样的人物。他当了多年的举人,考了多次的进士,都落榜了。不过,他胸有大志,只认为是未逢时遇主而已,反而利用赴考途中,遍游山水,四处游历。该他的必然就是他的,万历四十七年,他中了进士,随后便被分派到福建去做知县。
怀才不遇时,他如何能意气风发呢?他的一首诗〈下第〉说出了他的心情:「遇主人宁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这首诗用了的「八千」、「三十」两个数字,其实南宋名将岳飞也用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不知道袁崇焕是否有意自比于岳飞,不过他们征讨女真人的经过,与被构陷的奇冤,竟是如此地相似。不同的是,岳飞是中兴名将,面对的是盛极而衰的金国,他直捣黄龙,还我河山;而袁崇焕则是明末的悲剧英雄,面对的是即将入主的大清,他一夫当关,守土有责。
天启二年正月,他被破格起用,担任兵部职方主事,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国防部某单位的文职主官。当时明朝决定守在山海关,袁崇焕却单骑出城,观察关内关外。来后,他发出豪语:「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袁崇焕的性格便是如此,既有本事,又毫不掩盖他的本事。我想,若说性格决定命运,他的失败便在于他的性格太冲,触怒了皇帝。他这种把话说满了、把事做绝了的习气,正是他日后冤死的主因。
一夫当关,清人难犯
熹宗继位后,每天忙于作木工。明朝竟把持在一个流氓出身的宦官-魏忠贤手上。说起这个魏忠贤之祸,唐朝的推背图早有预言,说十八女鬼乱朝纲。十八女鬼就是「魏」字,指的就是魏的党羽。
朝政虽糜烂,但是边关得人,满清对明朝还是客气的。可恨的是,明朝荒唐、主帅无能,明朝的态度是退,不是战,袁崇焕不得势的情况,满清人也看在眼里。朝廷忌惮边关将领,要钱没钱,事事牵制,袁崇焕心里必然有说不出的苦。
经过数年的懦弱,明朝养敌成功,大清已兵健马肥,兵员达十三万。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挥军攻宁远。明朝主帅高第早已决定弃城,袁崇焕知道,自己只有兵员一万,不得增援,螳臂如何挡车?
袁崇焕决定死战了!他把母亲与妻子接到城中来,决心与诚意是他最大的力量。这一战,袁崇焕打破众人的眼镜,守住宁远城。这一仗,提振了明朝的士气,不过清军主力却丝毫未损。
努尔哈赤大败后不久,便死了!继位者却是同样精明的皇太极。面对这位大清英主,王气隐隐起于东北,袁崇焕并不轻松。
说也奇怪,女真人的索求纯粹是经济性的,他们只希望能保有所占有关外苦寒之地,希望明朝给予承认。他们自愿比明朝低一级,议和的条件只是交换他们需要的物事。不过,大清最后的获得,竟是政治性的:他成了中国的一个朝代。
熹宗崩,崇祯皇帝继位,魏忠贤一伙被清理干净。明清步入了一个新的局面,清朝和议之声不断,袁崇焕也主张一边和议,一边在边关筑城、屯田,拉长国防纵深,强化防御。
可是,朝代越是积弱,就越是爱面子,不顾现实。袁崇焕赞成和议,是因为他对大清知之甚详,知彼知己,为国设谋。可是一谈到和议,人们往往便避开,似乎和议便等于投降,便等于叛国,这顶大帽子,除了袁督师愿意顶住,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承受呢?那么攻打无力、和谈不成,只能不降、不和、不战,保持漠然,不去面对。
袁崇焕是儒将,风度比外交官都好。他一边打仗,一边和敌人书信往返,寻求最大利益。当初宁远血战,双方死伤无数,努尔哈赤退去后,袁遣使,修书一封至努尔哈赤。这就是中国文士的古风,努尔哈赤,乃至皇太极不仅是震慑于袁督师之用兵,更心折于他的气度。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将,岂是朝中不明边防,不知兵事的官员所能了解于一二的?
我敢说,满清入关建立朝代,这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若不是朝政腐败,天下大乱,吴三桂开门揖盗,他们说甚么也难进得来。要不是明朝降将当先锋,帮著满清打天下,中国只怕在那时又会陷入战国之局面。说到头来,这一切上天都安排著呢!
君臣的矛盾
可笑的是,明廷对满清是忌惮的,但态度却是高傲的。皇太极致信袁崇焕求和,照例重申大清之七大恨,信中说,明朝官员到辽东时,自以为中国皇帝是在天上,欺压弱小部落,他说用兵的理由是:「我们忍无可忍,才起兵反抗!」皇太极给崇祯的信更是谦卑。
此时,崇祯皇帝对这个关外大敌根本不予承认,不予理会。我想,崇祯皇帝不全然是装强,他知道,只要袁崇焕在,大清是不足为惧的。
一开始,崇祯重新起用袁崇焕,两人处于蜜月期。袁崇焕向崇祯提出三项基本策略,循序渐进,以克竟全功。他上疏还表示,希望皇帝全力信任、支援,不要听信朝臣的妒忌之言。皇帝自然满口答应,还给他蟒袍、玉带与银币,前二者袁崇焕以尚未建功,辞而不受。
崇祯皇帝能够当上明朝的亡国之君,绝非偶然。他自私、他固执、他妒忌、他狠辣、他小气、他无能、他缺乏心胸与见识,他缺乏作一位皇帝应有的种种美德,却在命运的摆弄下当上皇帝。崇祯没本事却爱面子,因为他是皇帝,最要命的是,他不相信自己的臣子。
我不禁想:崇祯皇帝内心真正的假想敌或许不是大清,而是袁崇焕。
袁崇焕由红转黑,不仅在于他那蛮子的脾气,更在于他和崇祯之间的心结。他知道,明朝边关重任,就在他自己身上。我认为,以他的处境,他很难不以岳飞、诸葛亮等人的情况自许、自怜。矛盾的是,他自己越强大,满清人越怕他。可是,崇祯皇帝也越怕他。在压制他的力量这一点上,崇祯和皇太极的战线竟是统一的。
金庸先生写〈袁崇焕评传〉时指出,崇祯皇帝杀袁崇焕不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是两人的性格冲突。我深感其然,不过,更多的是,明朝的君臣矛盾,已成为一个结构上的败因。
袁督师的处境,本就是崇祯的处境,弄到崇祯杀他,只能说是私怨。私怨之下,国难反倒是次要的。皇帝的妒忌下,国家的安危先摆在一边了。对皇帝而言,亡国是遥远的,可是眼前让自己难受的朝臣却是真实的,袁崇焕是崇祯迫在眼前的敌人。
所谓「叛逆」、「擅杀毛文龙」、「擅主和议」只是藉口,都是不能成立的。真正杀了袁崇焕的法律只有一条:「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这场荒缪剧来自人性的弱点,妒忌、猜疑与残忍。
事实上,袁崇焕主张议和时,群臣皆曰不可,这是犯大忌讳的。等到袁死后,崇祯皇帝私底下,却打算实行袁生前所主张的议和策略。不过为时已晚了。这说明,对满清,崇祯与袁崇焕是一致的。所不同是,他是皇帝,袁崇焕不懂得如何发自内心地满足这位少年的君王。
我想,如果袁崇焕能再忍一忍,把个性的锋棱、尖角磨得圆容些,让少年皇帝以为都是自己办成的,过足英主的瘾,也许局势就不至于恶化。例如,他杀毛文龙时,可奏明后再说,皇帝必然不会心怀怨恨。例如,他向皇帝要钱,也可忠心委婉,那么好讲大道理的皇帝,或许就愿意妥协。
可是,袁崇焕就是那种硬干的个性,他文采、武功、韬略都是不世出的人才,唯一缺少的,是修炼、是道家、佛家的出世境界。汉初张良遇圯下老人,先折其锐气,养其大忍之心。
袁崇焕毕竟少了这种机缘,他不是修道之人,事事便少了超脱的心胸与智慧。于是袁崇焕本事越大、越忠心、越为社稷著想,便越凸显出皇帝的无能。功高震主,袁崇焕又不急流勇退,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国贫欺良将
袁崇焕行事太直是一个原因。但是,国家财政困难,发生种种末代景象,更是不可忽视的。然而,明朝之积弊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他一到边关,部队面临的是欠饷。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没给钱怎么打战呢?明朝财政本来富厚,自从贪财聚敛的神宗皇帝搜刮全国财富以充实「内库」(皇帝的私人财产),明朝百姓越来越穷,连军费都积欠不发。
唐朝开国的办法是行府兵,兵农合一。明朝在边关也行屯田,希望自给自足。不过,军费庞大是事实,欠饷不发闹兵变也是事实。可是,崇祯的性格本来就小气,此时国家没钱,他就更斤斤计较了。
他一方面再加税,另一方面以高道德标准要求,希望将士效法唐朝张巡死守雎阳城时,宁以捕雀、捕鼠充饥的死守精神,镇守边关。
这时,国库虽虚,内库却实。袁崇焕眼见欠饷为患,兵变时起。便向皇帝挖肉,要求以内库支应,发出军饷。当时百官众口一词,都赞成拿出内帑,因为国库实在没钱了。
崇祯皇帝固执的个性凸显出来了,他不认为他应该给钱(事实上,这些钱本来都是百姓的),而是袁崇焕应该待下如父子,那么属下必定会怀德而不忍叛。他拿著这种大道理掩盖自己的自私与小气,明朝能不亡吗?他待下如此刻薄,是君父对臣子之义吗?
说到头来,成功的方法各有不同,亡国的途径只有一条。崇祯皇帝太年轻了,他还没学好如何当皇帝,国家已然处于危急之秋。当一个领导者,是需要具备很大的德,要有大忍之心,能舍,能容。他的肚量必须得大,有几个意见是不能视之等闲的。其一是时势或天命;其一是好的部属;其一便是不可忽视的敌人。形势大好时要见其隐忧,形势不佳时要发掘机会,知人善任,肚大能容。这几个条件,往往见于开朝之主,却少见于亡国之君。明朝也不例外。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都不懂。崇祯不是修道人,可是如果他能如先祖一样,善听修道人的建议,垂拱而治,不教而化,明朝转危为安,有何难哉?
如同刘邦能忍,封韩信为王,以攻打项羽。如果崇祯皇帝能忍一忍,放心、放手交给袁崇焕,明朝的边防便不至溃决。如果他能舍得内库的私人钱财,甚至减少赋税,把财政搞到万历初年时的情境,大清必惧其声威,自来臣服。
天意难违
明朝之亡,或许是天意吧!想当年,朱元璋驱逐蒙古人,重振汉家光,他何尝有什么学识武功,竟能推翻蒙古的铁蹄军。他是皇觉寺的小和尚,竟能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人心悦诚服,还有一班奇人异士辅助他。这难道不是天意?
朝政日衰,廷臣党争于内,大将失意于外,连袁崇焕这样的将领,尚且在对敌之刻,被皇帝召回,关入牢中,后遭千刀万剐,含冤而死。这难道不是天意亡明吗?历史的巨轮依著宇宙的律动而行,这就是天意啊!
朱元璋建立了君主的极权专制,视廷臣如仆役,要打便打,要杀便杀。有明一朝,几乎是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化的过程。太祖、成祖英明神武,故一世之英主也,随后君王江河日下,权臣、宦官把持权柄,为祸不小。神宗初,张居正以大学士掌大权,使明朝国力重振,不过权臣的政治,从此蔓延。
崇祯皇帝之妒忌权臣,其来有自也。太祖破坏了君相的权力均衡,末代的皇帝对权臣的依赖与妒忌,造成了明朝的衰亡。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换了50个宰相,14个国防部长。他眼见北京即将失守,还在案上写下:「文臣人人可杀」,他对臣子的恨,可见一斑。于是,皇帝的权力,就在各种稀奇古怪的人心驱使下,葬送整个朝代。
明朝亡于无道
国王的妒忌,袁督师的冤死,岂是偶然的吗?百年孤寂后,重看历史,我不禁掩卷思索。历史似乎重演一遍,然而大多数人只是眼睁睁地看著。
我知道了:明朝之亡,非亡于外族,非亡于昏君,非亡于权臣,乃亡于无道,国无道,于是上下交相亡,明朝谢幕而去矣。
于是,我只能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