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5828|回复: 17

[转帖] 家用数码相机选购指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8-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写在前面:<BR><BR>从当时左挑右选买相机,到现在我相机的自动照片号即将到达7000,俺用数码相机也有个大半年了,俺现在自以为能够算是个菜鸟中的高手了。最近DP坛子里总有人向gg、jj请求推荐一款相机,看得多了,就想写点啥帮帮这些人。所以,俺今天就冒充高手写一些关于DC选购的文字,这里大多是我个人的体会,而我个人的见识实在是比较短浅,就算是抛砖引玉,请各位侠客爷给砸砸砖,修理修理。<BR>据我的观察,坛子里让gg、jj推荐相机的多数都是能够负担2000-4000左右的用户,不是专业摄影者,大多无非都是想买个功能齐全,成像质量好,外形时尚,性价比高的相机。所以这篇文字就主要针对家庭选购DC来写。<BR><BR><BR>0.总论<BR><BR><BR>买东西要买得合适,怎么个合适呢?东西买得再贵,能够用得上就值;买的东西扔在那用不上,再便宜也是亏。其实不仅买数码相机,买什么都是这个理儿。<BR>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生活水平中等以上的家庭都萌生了购买数码相机,享受方便乐趣,追赶时代潮流的想法。而现在数码相机的品牌和型号狂多,从轻薄时尚的卡片机、到经济实惠的家庭机、到性能高超的专业机、再到现在火热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功能和性能不断提升,价格也从两三千升到一两万。我相信,很多人选相机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想法:这个不错,但是贵个几百块,性能指标就能提升一大截;再贵个几百块,又变强不少;嚯,再加个一两千,都能买单反了。如此眼花缭乱,该怎么选好呢?<BR>一句话说,我们买相机,就要在性能,用途,自己的经济实力上做一权衡的考虑,选取一个最佳的平衡点。那么,数码相机有这么多指标和功能,价格也千差万别,究竟该如何考虑才能找到这个“最佳平衡点”呢?下面就把主要的指标列出来,详细分解。<BR><BR>1.像素与CCD<BR><BR><BR>先提出两个观点:<BR>1)像素高是好事,但要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要选择,一般400W-500W的是主流选择,也比较适合能够负担2000-4000左右的家庭用户。<BR>2)笼统地说,CCD多大就能出多大片子,感光元件面积大才是硬道理。<BR><BR>关于像素<BR><BR><BR>第一,几乎所有品牌的数码相机,都把像素数作为第一卖点,亮晃晃地写在相机前面。这年头700万、800万像素的机器越来越多,价钱也直线下降,像理光GX8,800万像素还不到4000大洋。买dc该买多高的像素呢?<BR>曾经有一种“像素够用论”,大概是说一般家里用相机,除了洗6寸照片作为纪念、装进相册,几乎没有机会洗8寸10寸或者更大的片子,所以相机有个300万像素就足够用了,这种“像素够用论”还具体的通过计算人眼的分辨能力,得出如何如何的300W就足够用了,俺是粗鲁人,没有仔细研究。<BR><BR>像素够用论似乎受到过很多批判,因为高像素给照片带来了剪裁的余地,不小心照歪了的片子,可以通过剪裁来修正,这样一来,像素高才剪得起,要不然一剪裁,像素不够了,洗出的片子也就差了;颜色不准确的片子,可以用ps做一些简单调整,这也会使照片信息量下降,拥有像素越高的机器就有越大的调整余地、冲印更大片子的潜力……<BR><BR>所以,在考虑用途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追求高像素不会错。但对于一般能够担负2000-4000人来讲,一台400-500W像素的机器是比较合适的,即跟得上主流,又足够家用,关键是比较实惠。我就有一些400W像素的照片,就冲印成10寸的大小,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感觉挺爽的。<BR><BR>关于CCD的尺寸<BR><BR><BR>第二,也是更主要的,感光元件,也就是CCD,这是数码DC上的主流感光元件,一般分为1/2.5型,1/1.8型,2/3型,4/3型,APS尺寸,全幅尺寸。后三个都是单反的配置,我也不怎么懂,小DC上也见不到,就不论述了。前三种CCD在面积上的比值为16:31:44,或者说差不多是1:2:3。<BR><BR>CCD的面积是关乎相机成像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同样像素的情况下,面积越小的CCD成像能力越差。这里的成像能力涉及到感光度、宽容度、紫边、溢出等指标,与CCD的微细结构有关系,我不怎么懂,不敢乱说,相信一般买2000-4000元DC的人也不怎么懂。下面举了几个例子证明这点,不重要,懒得看的可以不看。<BR><BR>几个例子<BR><BR><BR>形象一点说,1/2.5的CCD大概是黄豆大,而全幅CCD则跟胶卷机中的35mm胶卷面积一样大,同样的像素数,像素的集成密度相差几十倍,这成像质量能一样吗?<BR><BR>再举实例说说。大家可以看看网站的测评,比较详细的测评都有感光度方面的测试,一般400-500W像素的DC感光度100很细腻;200比较糙,但充6寸照片不成问题;400就很难接受了,漫天杂色;而在数码单反上,感光度开到800的照片看起来都比小DC感光度100好,正是CCD尺寸决定这样的差异。<BR><BR>同样,小DC的照片放大到原始大小,就会让你觉得有些粗糙,有种颗粒感,不清晰;数码单反的照片咋就那么清晰细腻呢?当然这一点还涉及到文件储存格式的问题,相机内部处理方式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但小CCD成像能力确实不如大的CCD。<BR><BR>总结<BR><BR><BR>现在的新机型,技术比以前高,500W像素以内的都是集成在1/2.5型CCD上,为什么做这么小哩?因为越小的CCD生产成本越低,所以,在降低成本和让成像质量能够令人接受这两个因素间,厂家选择了1/2.5的CCD。只有少数几款500W像素经典老机型中,的机器如:索尼F-717,奥林巴斯C5050,佳能A85这些是1/1.8的CCD;600-700W像素的机器,和一些便宜的800W像素机是1/1.8的CCD;而多数800W像素的专业机型则更偏重成像质量,采用2/3型CCD;再看看单反,那么大的CCD,只集成600万像素。<BR><BR>这里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两点:第一,像素高固然好,但它不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满足于低像素,也更不能迷信于高像素。第二,对于2-3千块钱的价位,买400-500W像素,1/2.5型的CCD的相机,应该是个方面相互平衡的最好选择了,而对于3000-4000的价位,则可以考虑低价位的700W,800W机器,因为像素的提升能够带来成像能力的加强,感光度的提高,等等好处。<BR><BR>从我个人的经验讲,我觉得我的400W像素的机器(1/2.5)的CCD还勉强够用,它力不从心的地方,800W像素2/3CCD的机器能强一些,但也强不了太多,还是差强人意。然而又肯定没钱上单反,所以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权衡我的摄影技术和需要、经济能力,我应该会咬牙买C8080,Coolpix8400或者C7070这样700-800W的机器。<BR><BR><BR><BR><BR>2.焦距<BR><BR><BR>先提出两个观点<BR>1)没有特别需要——拍鸟、拍星星月亮,就别买长焦。<BR>2)广角很重要——对于家庭用户来讲聚会时的室内照片、旅游时的风景照片,这些主要家庭用途,样样需要大的广角。<BR><BR>长焦还是广角?<BR><BR><BR>长焦和广角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形象地说,变焦镜头拉到最长的时候叫做长焦端,缩到最短时叫广角端。长焦端的数值越大,就表明能把远处的物体“拉”得越近;广角端数值越小,就表明在同样的距离上能够“装”入更多的景物。<BR><BR>对于不能换镜头的DC来说,长焦和广角在同一个镜头上多少有些相互冲突,同样是12倍变焦,广角28mm长焦就只有336mm,而广角端36mm的机器,长焦就有432mm,差了大约“100mm”而变焦倍率越大的镜头越是难做,所以要是想追求长焦,广角端势必有牺牲。众多12倍变焦机型都是采用36mm——432mm的焦段,而36mm的广角在风景照片、室内用途上肯定经常碰上力不从心的时候,因为你在这类环境中受到山崖,墙壁的阻挡,不能通过后退而“装”入更多的景物。<BR><BR>作为家用的相机,风景、人像、微距拍摄花草等等用途,长焦端有个100mm左右就足够了,有钱买长焦不是不行,但广角上就势必会有所欠缺,用起来多少会不爽,而买个广角附加镜一般得1000来块,能够兼顾广角和长焦的机器又都是5000-6000的猛机,所以,如果是我,我宁愿省掉长焦镜头的钱,买个广角好、像素高的机器。<BR><BR>换种方式说,家用相机,肯定是记录生活为主,广角大的相机才能看得广,才能以我们眼睛看东西的方式记录生活,大家想想,有谁每天生活中老拿着望远镜看东西啊?所以说除非你特别喜欢拍鸟,拍飞机,拍星星月亮,拍运动会比赛这种题材,才适合买长焦机器。<BR><BR>当然长焦也有长焦的用途,也有它的乐趣,但考虑到家庭用户的用途和经济实力,愚以为千万不能过分迷信于数字,买家用的东西是为了好使用,不是拿去摆派头的。所以,买个广角好的机器,肯定不后悔。<BR><BR>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觉得我的相机33mm广角还勉强算是够用了,除了游山玩水时感觉有时受局限,室内使用偶有困难也都能克服。要是广角端能在28mm应该会很爽,但相应的机型就比较少。我的底线是35mm,就如同我们以前用的35mm定焦胶片机,够用了。<BR><BR>3.成像质量<BR><BR><BR>成像质量是由镜头素质和感光元件的本质所决定的。 <BR><BR><BR>关于色彩算法<BR><BR><BR>成像质量是由镜头素质和感光元件的本质所决定的。蚂蚁再大也是蚂蚁,大象再小也是大象,小DC的感光元件也是这样,小DC在牛也是DC,单反再“入门”他也是单反。单反我不懂,就是觉得成像质量上比小DC强太多了(当然这个也得看用途,家里主要洗6寸片子,对于投资上万、沉重笨拙的单反,我们要冷静,这是专业的设备,没有那份能力,单反不是你该用的东西)。<BR><BR>跑题了……<BR><BR>关于成像质量,小DC的感光元件相差不大,因此本质上都差不多,唯一有所不同的就在于成像算法上。<BR><BR>各个厂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色彩算法,所以照片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松下的处理芯片叫“维纳斯”,佳能的叫做“DIGIC”,柯达有“全新COLOR SCIENCE”,索尼的叫作“真实影像技术”。事实上,CCD感光后收集的讯息相当复杂,色彩干扰、溢出、紫边、噪音,这些讯息要是都反映在照片上,照片也就不好看了。所以就是要由“色彩算法”来尽量去除无用信息,并调整锐度、饱和度,使我们得到好看的照片。<BR><BR>然而,这些东西经常被商家炒作,作为产品卖点,听起来一个比一个猛,其实这种东西可以说是很高的商业机密,对于咱老百姓来说根本没有可比性。<BR><BR>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不同厂家的相机照片风格不同,这要看个人的喜好决定。愚以为,色彩饱合,锐度较高的成像风格是适合家庭使用的,因为家里用数码相机基本不会有人用photoshop去进行后期制作,主要都是直接拿去冲印,那么如上的风格就比较合适。<BR><BR>有很多网站上能够看到不同相机的样片,但这些样片往往拍摄的是不同的场景,也很难比较,所以关于成像风格,也不必太顾虑,用习惯了哪种都不会差。 <BR><BR><BR>关于镜头素质<BR><BR><BR>另外是关于镜头,似乎一般3-4倍变焦的机器镜头的素质都比较差,在100mm左右的长焦端,拍出的片子总是模模糊糊的。事实上,城市里的空气比较污浊,超过百米的景物常会雾蒙蒙的,我不清楚小DC上长焦镜头的APO(色差复消)、超低色散镜片能够对此有多大改善。总之,我就是觉得家用相机的题材主要集中在28-85mm左右的焦段,拍些风景、人像,所以这个问题并不困扰我。 <BR><BR>4.外形与体积<BR><BR><BR>外形无非就是好看与不好看两种,是很主观的,有人喜欢看起来专业的,有人喜欢时尚的,有人喜欢朴实的。但有几个指标还是应该考虑。 <BR><BR><BR>关于显示屏<BR><BR><BR><BR>LCD,就是那个液晶的,彩色的屏幕,这个东西虽然不准确,不专业,但它好看又方便,对于家庭用户很重要,基本就靠他取景了。我觉得这个最少最少也得1.8寸,要不然还真对不起咱这双眼;好在现今的机型,LCD都是2.0,2.2,2.5,更有些疯狂的达到了3.5寸,不会对选择构成问题。但这里还有个像素的问题,液晶显示器一般是15寸、1024*768分辨率的,也就是70万像素,一个2.5寸的液晶取景屏,大小是显示器的1/36,照这么一算,有个2万像素就能看。但你得想想,看电脑得离两尺来远,看相机屏幕距离也就半尺远,所以数码相机显示屏怎么也要有个8万像素才能看,像素越多就能显示越多细节。我的LCD是2.2寸13万像素的,我觉得够了。这方面索尼做的最强,但也没太大用;卡西欧最偷工减料,略有欠缺,也还能看。<BR><BR>小巧还是功能?<BR><BR><BR><BR>再就是关于小巧时尚与专业机型的抉择,考虑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小巧时尚,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器比较合适,考虑到男性,大而稳重,具有手动功能,能够拍摄更好照片的机器比较合适。那么是牺牲性价比,买小巧时尚的卡片机?牺牲体积,买功能全面但个头较大的长焦机?<BR><BR>我买的是一款大小中等,4倍变焦的机器——这在价格、体积、用途等方面是个非常折中的选择,可以说既是要啥有啥(都有,够用),也是要啥没啥(都不很强)。<BR><BR>总之,在机型的选择上,这种各有好处,又互相冲突的问题,就得经过商讨、衡量、狠心,最后给以决断,不可后悔。<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5-8-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5.电池<BR><BR>Li还是AA?<BR><BR><BR>电池方面,Li电池的回电速度快,对连续的室内使用帮助很大;而5号电池便宜方便,登山旅游方便买,方便带;好像也少几款有能两种电池通用的机型,但选择面比较窄。<BR><BR>买Li电池的,就要注重续航能力,因为它比较贵,你顶多配两块电池,平时开着LCD拍片,一边拍一边看,不时地还闪,商家说根据这标准那标准能连续400-500张,其实也就200张或者还少。碰上出门旅游,不方便充电时,还真得小心谨慎。<BR><BR>买支持5号电池的机器,出门旅行倒是不担心,就怕家里开聚会,闪光灯啪嚓一下,就要等上七八秒以上,错过一些好镜头就亏了。但这种机器可以使用Ni-MH充电电池,它的好处在于电量稍大,价格相对低,我所知道的最猛有3200毫安时一节,两节放进去就有6400毫安时,乘上1.2伏的电压,是7700;锂电池厚的一般是1700毫安时,乘上3.7伏的电压,有6300。<BR>愚以为对于家用机器,还是支持5号电池的好,方便,也够用了。<BR><BR>我的机器是Li电的,一块1050mAh,一块1700mAh,我自己觉得大概分别能拍150/250张(共400),经历过两天的野营,悠着点用也够了。<BR><BR>6.其他要注意的<BR><BR><BR>大面上看,以上的几条是主要的,比较直观的,大家拿到机器基本可以一眼看出来,下面还有些内在的指标值得注意: <BR><BR>关于防抖<BR><BR><BR>地球人都知道,数码相机很容易出现照虚了的照片,人手拿相机时多少会又抖动。在30mm左右的焦距上,一般1/30秒内的时间上,抖动不会给成像带来太大影响,而在130mm的焦距上,1/125以内的快门速度是比较保险的。更长的焦距就需要更短的快门时间。防抖<BR><BR>防抖不是实质性的,所以只能缓解一些,想长时间曝光、照夜景还是要架子,况且要在室内光线不好的情况下拍片,你能拿住长时间快门(1/3-1/6左右),人家却很难保持不动。所以感光度才是硬道理,因此很多高级的机器没有防抖。但是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我们买不起单反,这样拥有大CCD的相机,这样看来,防抖还是很实用的,特别是对于家里不怎么懂得要领的用户,可以说很重要。<BR><BR>关于闪光灯<BR><BR><BR>小DC的内置闪光灯,能力都很有限,顶多闪亮4-5米,也就是在家里用还合适,如果在十几米的会议室,在演出现场,夜景拍摄中……,很可怜的。时尚机型的闪光灯一般考虑到体积的因素,能力就更差了,比如索尼T1的闪光灯也就能闪2米多,我有一次在野外,篝火晚会上,眼看着有同学拿着T1,拍来拍去怎么都是一片黑……可怜啊。实在是不够用。所以如果买时尚机型,就要特别留意一下闪光灯的能力,太低了会很不爽的。 <BR><BR><BR>关于光圈<BR><BR><BR>光圈,F,一般是可调的,数值越小,进光量就越多,数值越大,通光孔就越小,进光也少。<BR>过去的机型常常见到F2.2、2.0的大光圈,可以得到较好的背景虚化效果,也能增大进光量,不容易照虚。但现在的机器,可能是考虑到成本问题,一水的都是最大光圈F2.8,所以也基本没得挑。最小光圈能获得较大的景深,尽可能地照清楚更大范围的景物,或者减小进光量,尽可能延长曝光时间已达到特定效果,好像一般DC都在10左右。总之,光圈范围大,能够拍摄的题材也就更宽泛,但对于一般的家庭使用似乎也无所谓。<BR><BR>关于手动功能<BR><BR><BR>手动功能十分有助于提高水平,调一调,试一试,比一比,很多原理自己就能摸明白。我的相机手动功能不齐全,在所谓全手动模式下,曝光补偿作为一个指示信号,没法由用户调整,但我觉得也能接受。时尚机型的手动功能一般很可怜,但比较全面的场景模式,可以以“傻瓜”方式为你解决问题。<BR><BR>有手动功能的相机,自动功能也是全面具备的,而只有自动功能的相机就是先天不足,所以购买有手动功能的机器也是不会错的。<BR><BR>关于快门时滞<BR><BR><BR>可以在试机时感受一下。就是半按快门对焦完成后,完全按下快门的时刻起,到相机实际感光,记录信息之间的时间,有助于较准确的进行抓拍,现在的新机器都很短,所以这个指标并不是很重要,不用追求所谓的0.01秒,只要没有明显的延迟感,就够了。我的7440是0.1秒,没有明显感觉,够用了。 <BR><BR><BR>关于储存卡<BR><BR><BR>就是价格和速度的问题,具体的我没仔细研究。CF应用最广,不贵,但比较大,笨重些;SD卡应用也很广泛,体积小巧,便宜,速度不算快,但对于不怎么使用连拍功能的家庭用途来讲,基本没有影响;XD卡、记忆棒都是比较新型的储存卡,速度、体积上与SD卡比有优势,但也不绝对,而价格比较高,所以在购买奥林帕斯、富士、索尼这些牌子的机器时,要注意储存卡的预算。<BR><BR>关于储存容量,家用的话256mb应该足够了,如果发烧就512,我的SD卡是256mb,出门旅游要是超过3天就得谨慎使用,我也买不起小巧些的数码伴侣,所以再有机会,我会选512或1G的卡。 <BR><BR><BR>关于微距能力<BR><BR><BR>微距摄影的魅力很强大,能够把平日里我们注意不到的美丽记录和展现。我就经常拍些花花草草,虽然片子不好,技术有限,但也能乐在其中。 <BR><BR>一般数码DC的微距能力都被作为卖点宣传,现在比较时兴1cm、2cm的,但微距能力不是靠远近衡量的,镜头贴物体太近一方面容易脏,另一方面物体会被相机自身的阴影遮住,颜色暗淡不均匀。不同镜头焦距、不同大小的感光元件的机器在同样的距离上,放大物体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商家所说的1cm、2cm只是个直观的指标,并不能体现微距能力强弱。到底能把多大的东西拍满整个画面才是一个比较硬的指标,但关于尺寸和算这些方面我也不怎么明白,如果你比较关注微距摄影,可以去看迪派的帖子——《数码时代,如何评价一个系统的微距能力》<BR><BR>(<a href="http://www.dpnet.com.cn/newbbs/dispBBS.asp?id=26779&amp;f_type=1" target="_blank" >http://www.dpnet.com.cn/newbbs/dispBBS.asp?id=26779&amp;f_type=1</A>)<BR><BR>关于可旋转显示屏<BR><BR><BR>我的机器不带可旋转显示屏,有时候在阳光下、拍花草、自拍时会郁闷。但我也习惯了,偶尔不方便也都能克服、解决,而且旋转Lcd的机器,显示面积都会比较小,所以我以为没必要刻意追求旋转Lcd。<BR><BR>但也有不少用单反的人都挺推崇旋转Lcd的,所以这个方面的取舍就要看自己了。 <BR><BR>7.介绍几款我关注的机器<BR><BR><BR>柯达DX7440<BR><BR><BR>柯达DX7440,我的爱机,迪派商城里对于它的一条评价——“适合家庭中的非专业摄影发烧友”。我的相机就像我本人的性格,是一款很折中的机器,广角还行,不如28mm的;近拍还行,不如1cm的;图像很不错,不如单反的;电池也够用(一薄一厚,野外两天,省着点用也够了),比不赢400张500张的;外形我喜欢,不小巧,我妈不喜欢……没办法,货比货得扔……2000大元,我觉得特值。<BR><BR>不过最近柯达的机器我觉得越做越差,完全在吃老本,别人不断推出升级机型,他却不断降级,性能缩水,镜头变差,先是6440上F2.2到F13 的33-132mm施奈德头;后来在7440上光圈就缩水到F2.8—9.7,也还挂着施奈德的名字;在后来的机型(Z系列)干脆用自己的Reintar镜头了。<BR><BR>柯达这个策略可能就是为了以价格策略,大范围占有家用市场,确实虽然有很多缩水的地方,但价格低,功能够,片子适合直接冲印,个个符合家用特点。所以,对于家庭中的非专业摄影发烧友们的第一台数码相机,7440超级合适。<BR><BR>理光数码相机<BR><BR><BR>理光R系列,GX系列的机器,成像品质(算法上)我觉得不如柯达,镜头素质也差,但便宜实惠,功能超级全面,有28广角,有1cm近拍,快门时滞0.01,我想要得它都有(除了没防抖)。我觉得就冲着28mm广角,1cm近拍就值得买。 <BR><BR><BR>松下FX-8、FZ-20<BR><BR><BR>有光学防抖能力,对于初学摄影者非常实用,近拍是5cm,一个小巧时尚,一个专业全面,广角不太行,都是35mm,达到了我的心理底线,维纳斯引擎的成像不错,我觉得跟柯达有一拼。FZ-20是迪派论坛ST大侠强力推荐的机型。 <BR><BR><BR>佳能A85,A95,<BR>原来我很看不起的机型,因为我不喜欢佳能那种能柔不能锐的成像风格。但可玩性高,功能多过我的7440,在迪派上时常看到一些A85、A95的片子,感觉很好,比我的7440强。A85、A95是针对入门级发烧友的机型,ccd是1/1.8的支持比较高的感光度,但广角是38mm不太爽,也还能通过附加镜头解决(贵,可能得三四百)。 <BR><BR><BR>卡西欧的z40/55/57<BR><BR><BR>时尚,超薄,我用过一天,感觉有些趣味功能,比如拼接照片、更换背景什么的,好玩。但接下来我妈带去人民大会堂用,照回来的片子又虚又偏色,就是一个晕。<BR><BR>想买也可以,但最好有一定的摄影基本功。 <BR><BR><BR>奥林帕斯μ系列<BR><BR><BR>奥林帕斯的图像风格我喜欢,但他的高级机型和XD卡都太贵啦,他的时尚机型:μ400、μ300、μ800、μmini,都挺不错的,我研究不多,大家可以看看。 <BR><BR><BR>富士<BR><BR><BR>富士有superCCD技术,支持高感光度,可是E-550广角38,不爽,E-510广角28,可它不是超级ccd。而且富士也是XD卡,贵。富士在技术上有领先之处,比较会制造卖点。但我总觉得富士的机器不太厚道,有点不值。新近推出的F10能力比较强大,值得关注。 <BR><BR><BR>索尼<BR><BR><BR>美丽而不中用是我对他的主要印象(抛开F828这样很贵的机器说),记忆棒也不便宜,买索尼的机器就要想清楚——买的就是时尚,就是要舍得为了外表花钱。 <BR><BR><BR>尼康<BR><BR><BR>尼康的5400/4500/5700都是比较经典的专业机型,我用过4500和5700,成像上,比我的7440强,但是N的机器我总觉得傻傻的,对焦慢,声音难听,操作方式也十分别扭,显示屏也小小的。可能主要还是因为不习惯吧。<BR><BR>不过尼康的4200/5900/7900等时尚机型我觉得都不错,值得关注。 <BR><BR><BR>柯尼卡美能达<BR><BR><BR>拥有AS防抖技术的强大技术优势,并在A系列专业机型、Z系列长焦机型上广泛装备,Z3、Z5的功能也可谓十分全面,我买7440时最难以割舍就是Z3,后来也还是因为Z5而差点卖掉我的7440,但柯美在噪点控制、成像算法上似乎有比较严重的欠缺,照片品质总是让人有些担忧,这也正是我没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BR><BR><BR>8.写在最后<BR><BR><BR>数码相机的用途特别多,因为它不用花钱买胶卷,所以,结合上电脑,文件懒得抄,可以直接照下来;好书买不起,照;路上有新鲜事,照;一家去旅游,照;花草很美丽,照……我用数码相机半年来的感受是:DC简直是人的第三只眼啊!<BR><BR>所以我还想跟大家说,买数码相机,不仅是赶潮流,追时尚,更应该伴随一种摄影观念的转变,去寻找、去观察、去记录我们所生活的美好世界。<BR><BR>就这些了,欢迎大家砸砖,更正,补充,愿费很多功夫来阅读的人能够选到合适的相机,去记录幸福的生活。<BR>
1
发表于 2005-8-2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在原创版块出现这些内容真是太好不过了,我是先顶后看,</P>
<P>好谢谢,寒雨了</P>
发表于 2005-8-2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FONT size=7>呵呵 教程帖子出来了 前几天叫你出还谦虚呢 还要出更经典的教程 期待</FONT>[em02][em02][em02][em01][em01][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大师看清楚,是转贴的啊![em39][em39]
发表于 2005-8-3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呵呵 没有看清楚 我说呢 你的不是柯达6490吗 怎么这里用上柯达DX7440</P>

<P>今天晚上有没有去广场??????????</P>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确实想去着,晚了没去成!你去着?
发表于 2005-8-3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看见一个人也是拿着柯达6490着 还以为是你呢 看了半天 呵呵[em08][em08][em08][em08]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幸亏没去![em25][em25],还有跟踪的!
发表于 2005-8-3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我真以为是你 穿个红体恤 拿个柯达6490 给两位美女照相呢?我不是说过见相机如见本人吗 呵呵 [em03][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5-8-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em03][em03][em04]我有替身啊!</P>
发表于 2005-8-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详细看了买DC时留作参考。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5-8-4 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买个好的,借我用用啊!</P>[em03][em03]
发表于 2005-8-7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P>还好我看完了,也以为是原创,不知道是那的转帖我看这里的数据是不是有点,我想需要在考查一下吧!我对数码不了解,对单反还可以(这里不是说数码单反),和单反有很多的出入,也许是因常时间不关心而老套了不少吧。</P>
<P>不过还是要顶。</P>
发表于 2009-4-3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又看了一回,这回真的要买个DC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