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论坛-玉田生活网

查看: 797|回复: 3

收藏“战争”,我们还能记住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1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民间军品收藏者韩建京和他收集的各种军事装备。 (尹亚飞 CFP/图)

一名胸前挂满勋章的“美国军官”高喊口令,带领着一群“美国大兵”迎面走来。接着,“东德军人”方队进入视野,时间仿佛闪回1990年两德正式宣布统一前的最后热血。
另一处,“各国军官”手端酒杯,穿梭于人群中,研讨军品或军事战略。兴致高时,还会一起高唱军歌。
这并不是联合国举办的各国军官大集会,更不是发生了时空穿越——这是一群来自中国各地的人们穿着自己收藏的各国军服,前来参加的一场大Party。
自2001年以来,这样的“军品秀”已经在北京举办了12届。
“军品秀”的参与者们基本都来自一个“另类”群体——他们着迷于收藏军服、勋章、望远镜、军用电台等军品。作为各类收藏中最有血性、最阳刚的领域,军品收藏瞄准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东西。
这顶M35头盔,产自德国,销往国民党军队,又在上世纪50年代被解放军涂装使用,凝结了多段历史。 (刘征年/图)
堆积情感
“有人以为玩军品收藏的基本是当过兵的人,但恰恰相反,大多数藏家自己没当过兵,有军事情结,想通过这种爱好圆自己一个当兵的梦想。”刘征年说。
刘是“龙骑兵军品秀”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他本人在军队大院长大,虽然未曾入伍,却从小深受军事文化熏陶。
出于共同的军事爱好,军品收藏爱好者们往往一见面就纵论世界大势。不过,这个圈子里不同的人对时事的理解和评价却并不相同。“这个人可能觉得美国打伊朗是对的,另一个人可能持相反观点;在国际事件大国干预与否的争论中,出现不同的言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刘说。
在这个充斥着尚武情结和阳刚气息的圈子里,女性自然是少数,但“战争让女人走开”这句俗语在这里并不成立。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业委员会有大约500名会员,其中经常参加交流会的女性会员有30人左右,最年轻的不过十几岁。“女孩偏爱外国军服,尤其是德国的,有高筒皮靴,贴身的服装,穿起来极有军威。”会长陈建平说。
女性收藏军品,有爱美之心使然,但也不乏希望从中收获更丰富内涵的。而在很多男性军迷眼中,女玩家们是绿色世界里珍贵的彩色,虽然数量不多,却令整体生色不少。
军品藏家中不乏红色后代,他们的收藏有近水楼台之便,也有对父辈、祖辈的感情寄托于其中。洪学智上将之孙洪根荣就曾撰文回忆自己的收藏之路:他去全国各地走访了爷爷、伯父和父亲的战友,去老军人家淘宝。“带去的是土特产,带回来的是军品。”
洪根荣收藏的主要是55式、87式将官服装、徽章等。在军品收藏中,军服、徽章是常见的藏品类型,此外还有军旗、地图、电台、挎包等各种军用品和军需品。
从小怀有当兵梦的藏家外,也有少数人是“误打误撞”闯进军事收藏领域的。比如,湖南商人马超就是因为在和朋友一起玩越野车时,发现了防水、耐脏、耐用的美军军裤,从而对军品产生了兴趣。
军品藏家一般有自己的专攻领域——可能是某一类藏品,也可能是某一国家的藏品,或是某一时期的藏品。例如,有人对肩章特别感兴趣,而有人则专门收集侵华日军的装备,还有人将越战中的相关藏品作为自己的主打收藏对象。
这些不同的选择往往与个人兴趣和感情有关。北京藏家秦涛关注越战藏品,就是因为“越战是一代人的回忆,是亚洲人自己打的现代化战争,且与中美苏三个大国有关,对美国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个军品收藏爱好者对军事怀有各自的情感粘连,并寻找与这种情感相关的物品。
李洋玩军品收藏源于一种情结。当年,他的父亲刚准备“佩带军衔”,中国运行了十年的军衔制度突然停了。在李洋小时候,父亲就教他如何区分学员领章和少尉领章……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李洋一直想将父亲那个时代的东西实物还原,并递交到他手上:“爸爸,这个叫‘空军技术尉官’肩章,如果没取消军衔的话,您肯定就是穿这样的军装。”“爸爸,这个是空军高炮部队的军官领章。”
在这个纷繁喧嚣的时代,父子俩在灯下安静地摆弄着那个年代的旧物,恍如隔世。在李洋眼里,这便是最朴实的快乐。
并不是所有与军事相关的物品都能收藏,我军现役军服就属于“禁区”——当然,外军军服则不受限制。枪支、弹药及仿真枪是绝对不能碰的,几乎每年都有军迷私藏枪支获刑的新闻传出。例如,2011年,江苏盐城的一名49岁铁杆军迷就因收藏了5支具有正常发射能力的仿真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不能收藏枪,有人便转向了合法藏品,比如空弹壳。山东藏家耿迪就拥有八一杠、九五式无枪托、03式等许多类型的国产枪支空弹壳。不过,他也坦言:和平年代里,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弹壳很难寻觅。
军迷小罗收集到的各国军警的识别标志。 (李飞/图)
情怀之外
有人说,国际军品收藏热潮,起于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思战争,收藏军品自然成为其中的方式之一。
每件藏品的背后,都可以体现出战争的一个侧面,例如刘征年珍藏的一顶M35头盔,产自德国,销往国民党军队,又在上世纪50年代被解放军涂装使用,凝结了多段历史。从个人来说,收藏军品不但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更是为了满足一种男人的血性和荣誉感。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军品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建平介绍,早期军品收藏爱好者大部分是部队子弟,上世纪90年代末军迷爱好者的团体已经逐步成形,但规模不大。他叹息当时许多人都不懂军事历史,很多宝贵的物件沦为垃圾,很可惜。
陈本人最难忘的一次经历,是1990年代买得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出入的徽章。一个江西农民在吉安市东固乡白云山上割草,看见一只野兔钻进一个地洞,他就追着用锄头刨开,发现有一个包袱,里面是二十个大洋和一包徽章。后来这个农民来广州,在广州市人民公园摆卖。20个大洋很快就卖掉了,可是认识这红军徽章的人不多,所以一直卖不出去。陈建平看到这个江西农民的这些徽章和烂得不成样子的包袱布料,详细询问并翻阅资料,他猜想,这可能属于一个去购买物资的交通员。当时,必须凭着这些徽章,才能穿越白区和苏区的层层边界。把物资买回来以后,这些徽章必须交回总司令部。而深埋这些银元和徽章,则暗示了这名交通员是在国民党围剿时,为了脱险留下的。
红军时期留下的器物少之又少,很难流传到今天。陈建平花了1000元买下了这些徽章。陈建平希望自己的个人收藏能填补博物馆的空缺,尽早地保存流落在民间的藏品,不致被毁坏。恢复军品应有历史价值,这是许多军品收藏者的心得。
对望远镜收藏者刘兵来说,一台军用望远镜远比照相机有吸引力,这位以建筑设计为业的发烧友,有着让家人都难以理解的热情。“大多数人来说,买个好几千到上万元的单反相机觉得再正常不过,但是对望远镜的同样投入,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在刘兵眼里,军品收藏相对冷门,其独特性在于附着战争的记忆和痕迹,外国军品的历史价值、科技成分、不乏时尚的美感等多种因素,也愈加受到爱好者的青睐,使得军品收藏呈现出诸多各不相同的趣味和价值取向。
北京“龙骑兵”军品秀上,身着美军现役军服的军迷。 (孔德胜/图)
海外藏家直供中国
在号称“中国最大旧货市场”的北京潘家园,密密麻麻的数十家摊位中至少有两家专营军品。其中一家摊主四十多岁,被周围的摊主们称为“将军”。
“将军”并没有当过兵,但却是一身军人装扮——而且是时尚界流行的“混搭”风格。南方周末记者见到他时,“将军”正脚蹬军靴,身着美军诺曼底登陆时的外套,头上戴的却是当时德军的帽子。
与其他类别的收藏品一样,军品的一个重要流通地是旧货市场,“十年前,大冬天的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带着手电筒去潘家园逛,兴致特高”。刘征年说,“现在岁数大了,有点懒了,但更重要的是,渠道也渐渐宽了,网络上可以很便捷地从国外卖家手中买到。”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军品得以跋涉千里,大量流入中国军迷的手中。一些军迷甚至专门飞赴海外旧货市场淘宝。
中国人的海外购买力不仅仅体现在奢侈品上,军品也是一个例证。一些海外藏家发现中国市场的潜力后,便开始专门直供中国。而中国的军品收藏迷们为了更好地在海外网站淘货,也有不少人重新捡起了英语。
在军迷的热情和市场的诱惑下,横亘在双方间的语言障碍不会成为大问题——一些外国人用翻译软件译出不通顺的蹩脚中文,再配上图片,定期向中国爱好者发送邮件,推销军事收藏品。
“我的信用卡是专门用来从海外网购军事藏品的。”秦涛说,“所以,我的信用卡账单上的数字都是美元。”
虽然不少军迷的投资不菲,但若要追求物质利益,军品收藏绝对不是好选择:市场小,升值空间有限。“也许军事用品都算不上什么‘收藏’,一件‘秘色釉’瓷器就能抵得上我的全部家当。”刘征年自嘲。
最重要的目的,还是精神上的愉悦。
军品承载着当年的军工忘我精神和发展历史,承载着军队的装备水平和军人的经历……在这个商业气息偏淡的圈子里,有一种收获无法用金钱衡量。“钱”途有限、被归为“杂项”的收藏,也有其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
在资深藏家看来,军品收藏就是对历史的触摸与学习——头盔上有枪眼,是收藏上的残次品,却是探寻历史价值的佳品;军品收藏也是对历史的抢救——四川商人樊建川的抗战博物馆便是最好的例子。
刘征年珍藏了日本海军大礼服的一套肩章和帽子,它的原主人是“吉野号”舰长伊东。看过这套藏品就会发现,它们与电影《甲午风云》里塑造的“鬼子”装束不完全一样。“这套东西本身很精美,都是金属线用印度绣的方法编织上去,很有分量,并不是看上去形容猥琐的装扮。”刘说。
实际上,收藏抗战军品的人都有一个共识——从一件件具体的军装、器物就可以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抗日战争要打那么多年,牺牲那么大?国力差距实在太大。
以军事知识为经,以历史知识为纬,从器物中看到历史,看到文化,是军品收藏的“终极”境界。在这个圈子里,最初大家比的是“有没有”,然后再比“好不好”,最后再比“知不知”——对军品的了解是最终评判标准。那些“骨灰级”的爱好者,往往将军事器物所蕴含的“理”与“术”转化为文化思维。
刘征年的“军品秀”还将一年年地办下去,他对这个圈子的逐渐壮大怀有信心——既然在西方,刺刀、军服、钢盔、军靴都能被“立传”,反观中国,军品收藏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82:}
发表于 2012-2-29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战争的代价太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