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1730|回复: 6

【原创】正月十五扔火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4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正月十五扔火球

       “正月十五闹元宵”,在人们的心目中,每年的正月十五可是个比过年还要热闹的日子,家家户户的都要吃元宵、闹花灯、放焰火的纵情欢乐,因为只有过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完了。所以,在丰润民间至今也还在流传着“正月十五大于年”的说法。
       丰润城南有条发源于后泥河村南的河,当地人称为“淤泥河”或是“泥河”。我出生在泥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庄,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泥河沿岸的村庄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除了吃元宵、放焰火之外,到了晚上,人们还有个扔火球的习俗,这个习俗更是给这个古老的节日增添了许多欢快和热闹的气氛,更让世世代代依河而居的人们对这条古老的河流有着许多无法言表的情愫。
       扔火球,就是在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把一年来积攒下来的扫炕用过的笤帚疙瘩、扫地用过的扫帚疙瘩、灶台上和喂牲口用过的炊帚疙瘩都拿出来,来到街面上、空场院里或是河边,把它点燃后,在手里晃上几圈,要么是用力扔向远方,看谁扔的远,而且扔出去后不灭;要么是扔向天空,看谁扔的高而且掉在地上不灭;再就是一个人举着它跑,看谁跑在最前头,而且手里的火不灭,后边跟着一大溜举着火的人们,一边跑一边喊叫着。正因为此,每年都会有喜欢热闹的人在笤帚疙瘩上蘸些油脂、松香等易燃物,还有的人干脆直接用棕树皮绑个火把,让火光即易燃烧又经久不熄。所以,整个夜晚,沿河两岸的村庄内都会有无数个火球从地上升起再落下,或是如一条长长的火龙一样在村子里从这头到那头游来荡去,与天空的皓月、闪烁的繁星交相辉映,明如白昼,五彩缤纷的场景令人眼花缭乱,呈现出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人们在奔跑和欢笑气氛中尽情的享受着元宵节的喜庆,整个泥河也会成为一条绵延起伏的火龙!可以想象:从远古到如今,在那些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沿河两岸的人们,就是这样在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中渡过了每年一次元宵佳节,他们就是这样送走了那么多贫瘠的年代和苦难的岁月,在这里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同时又创造了多少辉煌的历史和纯朴的乡俗。
      据说,这个不同于别的地方的正月十五扔火球的特殊习俗,还与两个流传于泥河两岸古老而又动人的传说有关。
      一种传说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国时,曾经沿泥河扎下大营,没想到在正月十五这天被高丽国的大将葛苏文带兵围困住了,唐朝军队的援军还没有赶到,敌众我寡,情况十分紧急。唐太宗手下有个大将尉迟恭给他出了个主意:一是马上派人搬兵救援,二是让唐朝的士兵每人手持两个火把,在大营内沿河岸来回奔跑,虚张声势,让葛苏文无法得知唐朝的兵力部署情况。当天晚上,葛苏文果然带兵前来,可是他却看到沿泥河两岸的唐军大营火把无数,且如游龙一样来回奔跑,他不知唐朝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更无法得知唐朝军队的兵力是如何部署的,顿时没有了底气,便在心里犹豫了,就没敢冒然发动进攻。而恰在此时,唐朝的大将薛仁贵带着援军及时赶到,和唐太宗的大军合在一起,举着火把一同向高丽国的军队发起了攻击,唐军一边追杀一边把火把扔向敌军,顿时把高丽国的军队打的大败,结果唐朝的军队大获全胜。唐太宗降旨在此犒赏大军,薛仁贵救驾有功,所以,便在丰润泥河流域留下了“薛仁贵淤泥河救驾”的古老传说。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唐朝的大将薛仁贵,便把这次扔火把打胜仗杀敌立功的壮举用游戏的形式记录并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就形成了正月十五扔火球追击敌寇的习俗。
       另一种传说说的是古时候泥河岸边住着一户人家,男人以杀猪为业,女人勤劳贤惠,他们生了三个女儿,个个美丽聪慧,本来很幸福的一家人。可是日子过的好了,这个男人却开始嗜酒如命,整天醉的不醒人事,谁劝也不听,女人被气得有了病,不久便撒手而去。男人依旧贪酒,不久便家业破败不说还负债累累。为了还债,他在酒醉后把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胡乱许给了人家:他把大女儿许给个病秧子,婆家为了冲喜,让她和替身拜堂成亲,喜事未完,新郎便一命呜乎。她在婆家受尽凌辱,便到尼姑庵想出家为尼,庵内不敢收留她,绝望的她只好奔向泥河边寻短见。他把二女儿许给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员外做妾,可二女儿在给大姐当伴娘时认识了一个年轻的吹鼓手,二女儿想私自投奔那个年轻的后生,却被官府拿住,官府把那个后生充了军,并强行让二女儿入洞房,二女儿至死不从,在入洞房时设法逃了出来,绝望的跑向泥河边寻短见。他把三女儿许配给一个书生,书生考取了功名,却又巴结上司与知府的女儿成了亲,三女儿到城里去找书生,书生不但不认还将她投监入狱,好心人将三女儿放出,三女儿走投无路,也绝望的跑向泥河边寻短见。三姐妹就这样在泥河边相遇了,抱头痛哭一阵子后,三姐妹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向泥河自尽了。亲属们得知后,相约在一起,举着火把一边大声喊着她们三姐妹的名字一边沿泥河两岸到下游的村庄里向村民们又是麻各又是打听的寻找她们的下落,于是丰润才有了今天的大、小麻各庄(按丰润方言:麻各,即打听,寻找的意思),三姐妹尸体随着泥河的水漂到一个地方后,有人看到她们口吐白沫,于这个村庄便被后人称为白沫子,后来有人看到她们又漂过一个有人居住的村庄,这个村庄便被后人称为女过庄,最后在一个村庄被冲到堤岸上被人们打捞上来掩埋了,这个村便被后人称为三女河,人们为了表示对三姐妹的敬重,又在三女河村的关帝庙中为三姐妹塑了立像,让她们永享后人的香火,座落在泥河沿岸的这几个村庄和动人的传说至今仍在丰润民间流传着。而人们举着火把沿泥河两岸寻找三姐妹的行动也被后人传了下来成为风俗。自此之后,泥河两岸的人们每年都要在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的晚上举着火把到河边上,以表示后人对三姐妹的追怀之情。
      古老而动人的传说不知在泥河流域流传了多少年,给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又赋予了独具特色的含义,它反映了沿河两岸勤劳质朴的人们在长期的劳作与繁衍生息的实践中丰富的想象能力,也是这条极富灵性的河流给丰润人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在那个物质文化生活贫乏的时代,它给沿河两岸的庄户人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精神上的享受,它同样也记载着我快乐的童年时代,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至深的印记,在我的记忆中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半大小子鸡狗嫌,”这是乡村里流传的一句话,因为十来岁的男孩子正是天天淘气惹事生非的年纪,那时,每年的腊月和正月都是我们能玩疯的日子。每到正月十五的前几天,我们几个小伙伴们便会相聚在一起,到处寻找笤帚疙瘩,商量着到哪里扔着玩才好。记得有一年,我们玩的很开心,突然我想起河边一棵槐树上有个鸟儿窝,夏天时总是有鸟儿出没,现在冬天了,树叶落干净了,可鸟儿用树枝和草枝搭起的窝还在,要是把它烧着了,说不定会有烧熟的鸟肉吃呢。于是,我们几个一齐跑到那棵树下,叫着号的用力往上扔,说来也是赶的寸,不知是谁扔的准,还真的把点燃的笤帚疙瘩扔在了鸟儿窝上,鸟儿窝着了,结果支撑鸟儿窝的树枝连着整个树冠也跟着着了起来,吓得我们只好四散而逃。第二天我们几个又来到树下一看,才知道树冠已经被烧秃了,掉在地上的火把树跟部河岸坡棱子上的荒草也引着了,火沿着河边烧了好长一段,结果,草丛中竟有许多落荒的瘪花生角儿、瘪玉米穗儿和一些不知名字的野果子早被烧熟了,正好让我们美美的享受了一顿……
      四十年过去了,那条有着美丽传说的泥河也早就断流了,可曾经的这些往事好象就发生在昨天一样,一幕一幕的在眼前闪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这些传统的节日早在人们的理念中逐渐的淡化了,而那些曾经属于我的童年和伴随着童年的欢乐也随着年轮的增长都已化作了曾经的岁月。如今再回到泥河岸畔生我养我的那个小村庄,再见到儿时的伙伴,尽管都是当了爷爷的人了,但还能记起儿时曾经玩过的正月十五扔火球的游戏,还能记忆起我们曾经的童年岁月和那些快乐的时光,但充斥在内心的那种惆怅和挂在眼眶的泪水总是难以掩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生活理念的改变,那本曾经属于我们的童年和童年的快乐时光永远也不会再属于我们了,这个流传了多少代人的古老习俗早就被人们遗忘了。
       正月十五扔火球那热闹欢乐的场景,只能在我的梦里出现了……

发表于 2012-2-4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正月十五扔火球那热闹欢乐的场景,只能在我的梦里出现了……{:soso_e115:}
发表于 2012-2-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看来是老朋友了啊!
写的好!{:soso_e179:}
发表于 2012-2-4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嗷,麻各庄是这么来的,先有的白沫子,接着女过庄,最后三女河,真传奇!!{:soso_e179:}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前年写《浭阳名村》一书时,曾特地考证过,这几个村确实因此得名。
发表于 2012-2-5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那时扔火球可以把半个庄甚至更多的孩子聚集到一起,一片欢腾。现在想看到这么多孩子在一起,恐怕得上补课班找去,但不会有欢呼雀跃的场面。
发表于 2012-2-1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