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是我近年来结识的一位文友, 同时也是经常光顾我博文的访客。 岁月中我们也曾有短暂的交往, 就新时代文学创作进行探讨,坦诚切磋。 通过网络与期刋,我对他发表的文字亦曾多次触摸。 深沉、凝重、洗练、精准, 似乎便是他所有作品的概括与风格。 也许是因为长期寄身于弱势的群体, 也许是因为命运中有过太多的折磨, 也许是幼年给他的一条腿留下残疾的原故, 也许是人生中较之其他人欠缺了许多欢乐。 但也许正因为这些, 他才有了更多人难以与之比肩的—— 坚毅、理性、内敛、含蓄以及在文学创作领域 付出的顽强与执著! 其实,他的本名叫张新雁,是家乡小学的一名教师, 许多年幼的心灵接受过他精心的雕琢。 可是我也似乎明白他之所以会给自己起了凌寒的网名 究竟是为了什么: 奋争,却不张扬; 低调,却不畏缩; 自尊,却不傲慢; 谦虚,却不沉黙。 真的像是一棵盎然怒放的腊梅,凌霜傲雪,争奇斗艳, 为人间奉献娇美,奉献光鲜,奉献芳香,奉献婀娜。 平日里他的话很少很少, 对生活也绝对恬静淡泊。 然而,他的视角和文笔却是非常犀利敏锐, 无论是看社会、看世界、看人际、看生活…… 竟然是那么入木三分,細緻入微, 竟然是那么形象逼真,辛辣尖刻! 所有读过他小说的读者, 几乎无一不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啧啧赞叹与钦佩, 几乎无一不为他强烈的作品感染力所慑服和震憾, 甚至不乏惊魂荡魄。 尽管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并非是达官显贵,社会名流, 也并非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大红大紫的专家学者。 充其量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伙平民百姓, 一群既不吃皇粮又享受不到社会施捨的普通劳动者。 故亊取材也绝非是轰轰烈烈的场面或者起伏迭宕,气壮山河。 不过是撷取了普通人平凡的生活片段, 或是一瞬间里的一簇浪花,一片平静中的小小漩涡。 而他,却偏偏从这些群体中发现了一处处闪光的亮点 捕捉到一个个平凡人生里最值得歌颂与赞美的品质与性格。 从日常生活的瞬间和片段里把握了人物的内在与脉膊。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小人物不见得沒有大志向、大境界、大胆略、大气魄。 于是,他把他那极冨灵性、极富活力与激情的文字给了这些大众, 为他们执言,为他们呐喊,为他们树碑,为他们高歌! 也正是他们,给自己的作品注入了正义,注入了善良, 注入了真诚,注入了美好,注入了生动与活泼。 就连那篇描写狗妈狗崽的《母爱》也是活灵活现, 人性化的刻划同样一波三折。 记得我是流着泪读完他《父亲,我拿什么祭你》的那篇小说, 朴实无华的文字,把父亲对他无私的慈爱以及他对父亲的敬仰, 浓墨重彩作了烘托。 还有《故乡的井》、《校园里的银杏树》、《一筐荒唐事》、《触目惊心的画面》等等, 都会让读者情不自禁,感受到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一会儿捧腹大笑,一会儿扑簌泪落,一会儿仰面长叹,一会儿低眉思索。 无论是写情、写爱、写自然、写景物,还是写从前、写当代、写故乡、 写母校、写田野、以及毌亲河, 有引导,有启迪,有警醒,有因果, 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弘扬和光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 因为,历史的长河不断在向他证实: 伟大来自平凡,高尚出于艰涩。 如果没有这些普通而又平凡的劳动大众, 民族历史便不可能向前推进, 中华文明便不可能传承发展, 人类社会便不可能波澜壮阔! 毫无疑问,世界是万花筒, 太阳再伟大也有照不到的角落。 在歌颂真善美的同时,凌寒也在用他那犀利尖刻的笔触 揭露阴暗,鞭挞邪恶,嘲讽虚伪,斥责龌龊! 庄户院的悲欢离合,庄稼人的喜怒哀乐, 老一代的创业艰辛,少一辈的奔波求索, 都在他小说里得到充分地反映与折射! 凌寒,你以独特的视角和睿智的思索拓展着自己的人生, 你用文学的色彩和勤奋的笔耕装点着缤纷的生活。 衷心地祝愿你在今后的岁月里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在繁荣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事业中 做得更加优异,更加出色! 作于2011年12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