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生活网

查看: 2022|回复: 15

重新点校《窝洛沽木桥记》(草稿),请各位师友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河北
窝洛沽木桥记

畿东木桥鲜矣,有之惟沽镇。沽镇何以木桥镇之?街列东西,还乡河自北而南,则冲其中。河汇东北诗山之水,抵沽为咽喉,其势胜,其流驶。康雍间,渡以舟,大则河不能容,小则人不胜载,于是乎桥桥矣。而以薪、以土,冬春无虞也,夏秋霪涨陡发,曾不当阳侯之一激。以石,诚坚矣,而洞低空隘,流易壅,岸崩堤溃,膏壤也,倏巨浸焉,而桥转为虐。若夫利波流之汹湧,淡泛溢之沉灾,履洪涛如坦途,联两街为一巷,则惟木为宜。溯夫经营伊始,所以宏利济,计长久,盖有筹之尽善者。桥东西为两埠,易为力。东埠陡绝,下为鱼鳖薮sou。募善泅者入之,乃得其丈尺。爰开旁渠,集千夫之力,戽hu而见之底。需石、需土、需灰,如其量以实之,而基乃固,甃zhou以砖,冒以石。高四丈,委折长百步余。分而两之翼如也。埠筑,而桥斯成焉。宽二丈,长倍以五,中为引板。历二年,易以新。上可容九驾车,旁可骈肩行四五人,外翼以栏履其上,适如也。而西拱帝里,东达陪都,洵两京之冲衢,一镇之枢纽也。下榰zhi以桩。桩则柏桩。八行,行八之,或七之,九之。长三丈,入地者五尺。侧而望,森森如、洞洞如。而海艘之粮汛于北,山隰xi之产贩于南,舟楫转输,往若来,无或碍。虽非天堑之雄,究亦人力之胜欤!是桥也,壮一镇之观,实持诸桥之固焉。当夫暑雨延绵,奔涛坌ben集,来牛去马,电掣雷轰,一逾此桥,汹猛气杀,迤yi而下之。若厂上庄、刘钦庄、赵官庄之为土桥者,皆泯,震荡而庆安澜矣。且便有无之通用,观德产之聚焉。当夫晓日未升,晨星乍落,豳bin风万户,零露双肩,卧波一虹。物臻九陌,嘉蔬时果,大蟹肥鱼,薄投阿堵,备佐饔yong飨xiang。永夕永朝,无冬无夏,而农有余囊,商无淡食矣。至若杨柳堤长,禾麻岸远,春风秋月,雪皓冰清。驴背诗人,鹢yi头酒客,遥瞻百尺之梁,俯视群鱼之乐。兹其余也。桥成,名之曰“万善”。善乎,其鸠群力也,出重资也。首事不惮劳,从事无弛志也。而吾仍以善归诸桥,则以桥之利济无穷。诚有如吾前所云云者,而筹之尽善,尤在乎计久长焉。工已告竣,金有羡余,分之镇商,岁为之息。夫而后,年油有资,岁板有资,小修、大修有资,募无待筹,事恒有济,千万缗取之裕如矣。斯真善后之善,无乎不善也。夫特为之记,敢以质诸吾乡之善士。



发表于 2011-11-23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79:}
匿名  发表于 2011-11-23 13:04 | 来自北京
往北还有 许家桥、朱家桥、鸦洪桥。
发表于 2011-11-23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游客 123.120.16.x 发表于 2011-11-23 13:04
往北还有 许家桥、朱家桥、鸦洪桥。

老弟点校甚是,值得钦佩。而此文作者是谁?最早刊于何处?还请介绍一下。

点评

《窝洛沽木桥记》作者王庆元,字晓江,窝洛沽人,同治癸酉举人。其父王銮瑞,旧志有传。同光间玉田文人,以诗文著称,著有《问竹斋诗草》。 此文源出光绪版《玉田县志》。已据线装影印本光绪县志校对。与点校本《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23 20:19
发表于 2011-11-23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而海艘之粮汛于北,山隰之产贩于南。。。。。。

点评

菜疙瘩衷心感谢老师指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26 13: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东方一剑 发表于 2011-11-23 14:22
老弟点校甚是,值得钦佩。而此文作者是谁?最早刊于何处?还请介绍一下。

《窝洛沽木桥记》作者王庆元,字晓江,窝洛沽人,同治癸酉举人。其父王銮瑞,旧志有传。同光间玉田文人,以诗文著称,著有《问竹斋诗草》。
此文源出光绪版《玉田县志》。已据线装影印本光绪县志校对。与点校本《玉田县志》有所不同。
发表于 2011-11-2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懒懒五岁 发表于 2011-11-23 22:17
看一下。。。。。。。。。。。。。。。


    首先,版主严肃认真的态度值得敬佩。因为翻译文言文很艰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耗费很多的时间。但这是研究文史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其次,译文中有些句子值得进一步推敲。列举如下:
   1、"其势胜其流驶"
          似应断为“其势胜,其流驶"
   2、“而海艘之粮汛。于北山隰之产,贩于南”。
           似应断为“而海艘之粮汛于北,山隰之产贩于南”
   3、“皆泯,震荡而庆安澜矣。”
          似应去掉当中的逗号。
   4、“诚有如吾前所云,云者而筹之,尽善尤在乎计久长焉。”
          似应断为“诚有如吾前所云云者,而筹之尽善,尤在乎计久长焉”
   5、“募无待筹事,恒有济,千万缗取之裕如矣。”
         似应断为“募无待筹,事恒有济,千万缗取之裕如矣。”
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点评

菜疙瘩这就改过来!谢谢老师指正!  发表于 2011-11-25 11:48
得到老师的肯定,菜疙瘩心里美滋滋的! 衷心感谢老师百忙之中细心校对!您所言极是!菜疙瘩茅塞顿开,万分感谢! 我们这些晚生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25 11:45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 +8 威望 +1 魅力 +20 收起 理由
小菜一碟 + 8 + 1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24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老兄果然神通广大,连这都能找到,佩服!

点评

爱民过誉!举手之劳而已。《光绪县志》里有。  发表于 2011-11-26 13:17
发表于 2011-11-25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玉叟的校订甚好。
发表于 2011-11-2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19711021 发表于 2011-11-25 08:04
玉叟的校订甚好。

玉叟老师的古文造诣颇深,值得我辈学习。
匿名
匿名  发表于 2011-11-25 08:53 | 来自北京
沽、桥两镇一带出文化人,此话不假,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玉叟 发表于 2011-11-24 17:22
首先,版主严肃认真的态度值得敬佩。因为翻译文言文很艰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耗费很多的时间。但 ...

得到老师的肯定,菜疙瘩心里美滋滋的!
衷心感谢老师百忙之中细心校对!您所言极是!菜疙瘩茅塞顿开,万分感谢!{: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我们这些晚生后辈的确需要前辈老师的指点提携!特别是像愚钝如菜疙瘩者,我们的点滴成长,都离不开老师您的汗水浇灌啊!
再次向老师鞠躬致谢!玉田文史事业怎能不繁荣兴旺!

点评

各位太客气!玉叟不过是因为闲暇时间太多,反复看了几遍而已。 另有一处觉得有问题,但不能断定,请各位斟酌一下: “膏壤也,倏巨浸焉”,此句当中要不要逗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1-25 14:29
发表于 2011-11-25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soso_e163:}
发表于 2011-11-2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河北
小菜一碟 发表于 2011-11-25 11:45
得到老师的肯定,菜疙瘩心里美滋滋的!
衷心感谢老师百忙之中细心校对!您所言极是!菜疙瘩茅塞顿开,万 ...



    各位太客气!玉叟没有多高的水平,只不过因为闲暇时间多,比各位多看了几遍而已。
    另有一处觉得有问题,但不敢断定,请各位推敲一下:
         “膏壤也,倏巨浸焉”,此句当中要不要逗号?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谅直友 发表于 2011-11-23 18:47
而海艘之粮汛于北,山隰之产贩于南。。。。。。

菜疙瘩衷心感谢老师指正!{: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