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咸丰黎平侗族农民起义
张永文 2010-12-10 《贵州政协报》
清朝咸丰年间,清廷对少数民族地区横征暴敛,残酷镇压百姓,在太平天国革命和古州“斋教军”的影响下,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七月,黎平“六洞”的各寨头人在肇洞聚商,公推肇洞侗族农民陆大汉为首领,提出“抗清廷,反官军,开仓济贫,迎接太平军”的口号,发动“六洞”侗族农民起义。“六洞”各寨侗族人民纷纷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起义队伍就推翻了当地清廷的政权和驻军。九月,与“六洞”毗连的黎平“四脚牛”的龙额侗族农民首领姚文彬暗地邀聚当地贫苦青壮年人集会,向大家宣讲“坐死不如拼活” 的起义抗暴道理,很快就得大家的赞同,并把这些人派到“四脚牛”的各寨串联,不到半年就有四、五百人报名参加起义,他率众在龙额举旗举行了“四脚牛” 侗族农民起义反清,自称“安黎王”,起义军以“四脚牛”为根据地,一边生产,一边练兵,不久也推翻了当地清廷的政权和驻军。随后两支起义军联合起来共同抗清,在黎平“六洞”、“四脚牛”坚持斗争长达20年之久,震惊清廷,成为贵州农民起义队伍中反清的一支重要力量。
“六洞”即现黎平的肇兴、顿洞,从江的贯洞、云洞,广西的独洞、洒洞等一带几百村寨的总称。“四脚牛”即现黎平的南江、水口、古帮、龙额、高青、高岩一带上百村寨的总称。参与镇压两支起义军的湘军主将苏元春的幕僚徐家干在他所著的《苗疆闻见录》中描述:“县境多侗苗,素称顽梗,曰六洞,曰四脚牛,尤为犷悍。六洞逼近县城,即名六寨,曰皮林,曰洒洞,曰顿洞,曰溶洞,曰贯洞,曰龙团是也。四脚牛毗连湘粤,曰水口,曰南江,曰古帮,曰高岩是也……凡地方有事,须合众会议者,则屠牛分四脚传之以为约,因即以四脚牛名,余各随所近者附之。主其寨也皆称曰公头,而首寨公头尤见尊大。牛传毕至,相应如响,故一旦狡启,数千众随时可集。”
咸丰五年十月,陆大汉、姚文彬率领两支起义军联合一举攻下了永从县城,但不久又失守,退回“六洞”、“四脚牛”根据地。次年二月,再次攻下永从县城,知县萧赓、备守王世章逃走,起义军乘胜攻占中潮所、平阳屯、方家屯、木洞以及路团、九潮和湖南靖州藕团、四乡等地,黎、靖城乡震撼,消灭了姚绍林、方登先、方良秀等地方团练武装,起义军队伍很快壮大到1万余人。继而又攻下靖州平茶所,打死团首倪继松、高进武,靖州同知急调军营和团首黄炳燮部官军前来镇压,不久起义军失利被迫退回黎平。九月至十二月,陆大汉、姚文彬率领两支起义军联合攻打黎平府城,古州“斋教军”也东进参战,三军分四路出击,九次围攻府城,占领了城郊东门外、西门屯、北塔寺、迎恩寺等处,烽火漫天,锦屏的地方团练来增援,被起义军痛击,打死王寨乡正文术玑、茅坪乡正龙跃文、卦治乡正文泰临和数百乡练。但由于府城内清军固守,起义军久攻不下而退师回根据地。
咸丰七年正月,陆大汉、姚文彬率领两支起义军联合第十次攻打黎平府城,城内开泰知县袁鸿基、守备汪泽霏急忙调集岩洞、高洋、洋洞等地乡练来防堵,并到湖南靖州求援,不久古州“斋教军”被清军围困,陆大汉、姚文彬率两支起义军放弃攻打府城前往援救,一路捣毁四十多个屯堡。五月,清廷命湘军统领兆琛、游击周洪印领兵来增援黎平镇压“六洞”、“四脚牛”农民起义军。陆大汉、姚文彬率领起义军据守永从县城,清军大举进剿,起义军被迫撤离退回根据地。
咸丰八年二月,古州“斋教军”闻“六洞”、“四脚牛”农民起义军告急,又挥师来援助,三军联合在皮林大战清军,官军大败,湘军被打退至平茶所,黎平驻军被打退回府城。六月,太平军部将李文茂率部进入黎平“六洞”等地,三军与太平军联合,再次发起围攻黎平府城,在青龙岭、大坡脚与清军激战,清军大败逃入府城固守,联军追至城池下,占领了青鱼嘴、南泉山、凤形山、西佛岩等处高地,使湘军统领兆琛、黎平知府多文困守孤城半余年。九月,湘军副将田兴恕又率军来援救,城内外清军相互接应,联军失利,各自退回根据地。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二月,陆大汉、姚文彬率领两支起义军联合古州“斋教军”攻克下江厅,打死游击任大兴,消灭清军2000余人。十月,太平军宰辅李福猷率部由湖南通道打入黎平,黎平知府马树清急调古州总兵成应洪、中营游击雷三桂和瑶光团首姜吉瑞率兵到洪州下温驻防,“六洞”、“四脚牛”农民起义军即与太平军联合夹击驻防下温的清军,守敌被全歼灭,击毙了团首姜吉瑞,活捉总兵成应洪、游击雷三桂带到四寨斩首示众,使清军受到重创,一时不敢贸然进兵,起义军与太平军乘胜占领竹坪、新洞、四寨、小黄等地。
同治三年六月,由于南京沦陷,太平天国失败,清廷调出大批官军转移入黔征剿太平军余部和侗族农民起义军,此后的十年间,陆大汉、姚文彬分别率领起义军回到“六洞”、“四脚牛”根据地坚持斗争活动,与敌周旋,并与太平军余部、古州“斋教军”及清江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继续并肩战斗,曾于六年六月再度攻打黎平洪州所,击毙守备彭云飞、总理穆邦义与聂向荣,杀得官军横尸遍野。同年十二月再次攻克靖州平茶所,活捉并处死团首杨吉星。十年十一月还在巴扒寨捉拿丙妹县丞藤宜兴并将其处决。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正月至十一月,清江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和广西姚窖侗族首领张瑞林、吴老贡领导的侗族农民起义军分别进入黎平,“六洞”、“四脚牛”农民起义军与其联合,再次袭击了永从县、下江厅、丙妹县、洪州所和播阳所,打死游击刘正山、都司葛世忠、守备马万胜等清军军官。次年正月清廷调集黔、湘、桂三省官军万余人大肆会剿黎平“六洞”、“四脚牛”侗族农民起义军,陆大汉、姚文彬率领两支起义军在根据地浴血奋战三个月,因寡不敌众,起义军惨遭失败,逐渐瓦解,首领相继阵亡。陆大汉率起义军突围至广西三江县境的大苗山,被清军尾追炮击重伤而被俘,惨遭杀害,年仅44岁。姚文彬也率起义军撤入广西三江县境,兵败被俘,被杀害于龙额的高孔,年仅46岁。事后,清军又在“六洞”、“四脚牛”的村寨残酷抢烧掳杀,特别是以募兵为名,将两地区2000余名侗族青壮年带至龙额古帮寨的古庙中,半夜纵火全部活活烧死,制造了惨无人性的惨案。由于清军的残酷镇压,历时20多年的黎平“六洞”、“四脚牛”侗族农民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来源:http://www.gzzxb.com/pages/news.aspx?id=%CD%B3%D5%BD%D5%FE%D0%AD38658
|
|